穿越大秦:我有狙击兵

赵扶苏穿越成为公子扶苏,首先想到的是谨守始皇帝命令,稳定边防,为大秦剪除边患。 赵扶苏得宝物加持,获得现代兵种:狙击兵。在安身立命后,为武力讨伐胡亥做准备。主角怜惜历史上始皇帝血脉惨遭胡亥毒手,费心保存下秦始皇所有血脉。 成功遏制胡亥派兵征伐,消除各种大秦帝国内部主要不稳定因素,特别注重发展长城沿线民生,富民强军。在安定大秦帝国后,统军北上,成功击败匈奴,并统一匈奴、东胡。 统一华夏东亚基本盘之后,动用庞大人力物力,开始西征,打下欧洲、非洲后,利用大秦国力,横渡太平洋,将南北美洲也收入版图。 赵扶苏终其一生,打下了十五倍华夏基本盘的地盘,称霸欧亚非美五大洲。

第41章 范雎远交近攻之国策
“那些亡国的君主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将国家决策的大权都交给宠臣。而掌握着国家生杀大权的宠臣们一个个妒贤嫉能,瞒上欺下,谋取私利,从不为国家稳定发展考虑。最终丧失了自己的国家。”
“如今秦国的情况是:从小乡官到朝堂之上的重臣,甚至连大王的左右侍从,都是相国穰侯的亲信。大王在朝堂之上只是孤单一人,我暗自在替您害怕。在您之后,你的子孙还能登上秦王之位吗?”
秦昭王听了这番话大感惊惧,如梦初醒,说:
“先生说得对。”
秦昭王于是将太后的权力限制在后宫;把穰侯、高陵君以及华阳君、泾阳君驱逐出国都,让他们回到他们各自的封地上去;任命范雎为相国。
秦昭王收回了穰侯的相印。由于穰侯家的财产太多了,一次性搬到封地陶邑去的话需要极多车马。秦昭王好人做到底,下令由朝廷派给牛车帮他拉东西迁出国都,派出了一千多辆牛车才装完。
到了国都关卡,守关官吏检查他的珍宝器物,登记造册,发现珍贵奇异的宝物比秦昭王家还要多。
秦昭王收到守关官吏的检查造册,庆幸问题发现得早,在自己还年富力强时驱逐了强臣。如果到了自己晚年,这秦王是谁家的还真不好说,感激范雎立下这份功劳,把应城封给范雎,封号称应侯。
公元前265年,范雎任秦相的第二年,秦国向东进攻韩国,拿下了少曲和高平这两个城邑;同年,又攻打赵国,攻占了三座城池。
公元前264年,秦国进攻韩国的汾陉,并在靠着黄河边上的广武山筑城。
公元前262年,秦攻取韩国的野王,将韩国的上党郡与韩国国内隔断。
一直到公元前259年,先后攻占了陉城、南阳、缑氏、蔺等大小城邑几十座,秦国的版图一年比一年扩大,这都是采用了范雎远交近攻国策带来的硕果。
范雎在担任相国后,发现秦国的蜀地和关中地区交通不方便,需要加强了对巴蜀地区的联系和控制。于是决定在由秦入蜀的群山峻岭中开凿栈道。也就是褒斜道,是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
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称斜谷路,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全程249公里。
自秦惠王降服巴蜀以后,蜀守张若及其继任者李冰,迁移民、筑城市、修水利、治农业,使得当地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社会面貌发生很大的改观。
巴蜀的粮食源源不断运送至秦军前线,供给给持续作战的秦军。
蔡泽在列举范雎之功时,曾说道:
“君侯相秦,计不下座席,谋不出廊庙,坐制诸侯,利施三川,以实宜阳;决羊肠之险,塞太行之道,斩断三秦通途,令六国不得合纵;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之欲已得,君之功至极。”
“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轸”。
蜀汉丰富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长安三辅地区发达的文化流传蜀汉。秦国两大产粮区,一南一北,粮食产量巨大。两地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迅速交融,秦国国力再次跃上了一个高台阶。
千里栈道的开通,不仅便利了秦、蜀间的往来交通,还使秦国用兵更加灵活,可以由蜀地出击河东国家。
此后,秦国不断地恫吓楚国,扬言由蜀地而下,秦军不消几日就可踏平楚国。楚国在其他五个诸侯大国受到秦国攻击时,不敢全力增援,总要留着相当大的兵力在国内,预防秦国抄它的后路。
范雎做了秦国相国之后,仍自称张禄。魏齐、须贾等人由于找不到范雎的尸身,认为他已死了。魏王听到秦国即将向东攻打韩、魏两国的消息,便派须贾出使秦国,希望劝说秦国不要攻打魏国。
范雎得知须贾到了秦国,隐蔽了相国的身分,穿着破旧的衣服,步行到客馆外,假装偶遇到了须贾。
须贾见到范雎不禁惊愕道:
“范叔原来没有死啊!”
随后想了想,又问道:
“范叔是来秦国游说的吧?”
范雎答道:
“不是的。我前时得罪了魏国宰相,所以流落逃跑到这里,怎么能还敢游说呢!”
须贾问道:
“如今你干些什么事?”
范雎答道:
“我给人家当差役。”
须贾听了有些怜悯他,便留下范雎一起吃饭,看他穿着破烂,不无同情地说:
“范叔怎么竟贫寒到这个样子!”
于是就取出了自己一件粗丝袍送给了范雎。须贾随口问道:
“秦国的相国张君,你知道他吧。我听说他在秦王那里很得宠,有关天下的大事都由相国张君决定。这次我办的事情成败也都取决于张君。你来到秦国有没有结识到跟相国张君熟悉的朋友啊?”
范雎说:
“我的主人很熟悉他。就是我也能求见张君的,请让我把您引见给张君。”
须贾以为范雎在吹牛,很不以为然地说:
“我的马病了,拉不了车,而我乘坐车的车轴也断了,不是四匹马拉的大车,我是决不出门的。”
范睢说:
“我愿意替您向我的主人借来四匹马拉的大车。”
范睢回去弄来四匹马拉的大车,亲自给须贾驾车,一直进了秦国相府。相府里的人见到范雎像仆人一样亲自驾车,猜想不透是怎么回事,也没有人敢上前问缘由,都回避开了。
须贾见到这般情景感到很奇怪,相府里竟然没有人上前阻拦自己,以为范雎真的很熟悉相国张君。
到了相国办公地方的门口,范睢对须贾说:
“等等我,我替您先进去向相国张君通报一声。”
须贾就在门口等着,拽着马缰绳等了很长时间不见人来,便问门卒说:
“范叔进去很长时间了不出来,是怎么回事?”
门卒说:
“这里没有范叔。”
须贾说:
“就是刚才跟我一起乘车进去的那个人。”
门卒说:
“他就是我们相国张君啊。”
须贾一听大惊失色,自知被诓骗进来,就赶紧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双膝跪地,托门卒向范睢认罪。
范睢派人挂上盛大的帐幕,召来许多侍从,做足了场面,才让须贾上堂来见。
须贾见到范睢连叩响头口称死罪,说:
“我没想到您靠自己的能力达到这么高的尊位,我不敢再读天下的书,也不敢再参与天下的事了。我犯下了应该烹杀的大罪,把我抛到荒凉野蛮的胡貉地区我也心甘情愿!”
范雎说:
“你的罪状有多少?”
须贾连忙答道:
“拔下我的头发来数我的罪过,也数不过来。”
范雎说:
“你的罪状有三条。”
“楚昭王时申包胥为楚国谋划打退了吴国军队,楚王要把楚地的五千户封给他作食邑,申包胥推辞不肯接受,因为他的祖坟安葬在楚国,打退吴军也可保住他的祖坟,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我的祖坟在魏国,我为魏国做事也是本份,不求任何赏赐回报。可是你却认为我对魏国有外心,暗通齐国,在魏齐面前说我的坏话。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
“当魏齐把我扔到厕所里肆意侮辱我时,你不加制止,这是第二条罪状。”
“你不制止其他人往我身上撒尿就算了,你自己也往我身上撒尿,你如何忍心?这是第三条罪状。”
“但是你今天请我吃饭,还赠给我一件粗丝袍,说明你对我还有一点老朋友的情谊,所以我给你一条生路。”
范雎结束了与须贾的会见,随即进宫把事情的原委报告了昭王。
秦昭王决定不接受魏国来使,责令须贾回国。
须贾去向范雎辞行,范雎便大摆宴席,请来所有诸侯国的使臣,与他同坐堂上,酒菜饭食摆设得很丰盛。
但是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一槽草豆掺拌的饲料。又命令两个受过墨刑的犯人在两旁夹着,像喂马一样喂他吃饲料。
范雎让须贾带话给魏王:
“给我告诉魏王,赶快把魏齐的脑袋拿来!不然的话,我就要屠平大梁。”
须贾回到魏国,把情况告诉了魏齐,魏齐大为惊恐。因为魏国弱小,挡不住秦军,便逃到了与秦国一样强大的赵国,躲藏在平原君家里。
范雎担任了秦相之后,王稽有一次不经意间,对范雎说:
“对我来说,不可预知的事情有三件,毫无办法的也有三件。”
“秦王说不定那一天死去,这是不可预知的第一件事情;您突然死去,这是不可预知的第二件事情;假使某天我突然死去,这是不可预知的第三件事情。”
“如果秦王有一天死去了,您即使因为我没竭力举荐被秦王重用而感到遗憾,那是毫无办法的事情。”
“如果您突然死去了,您即使为还未报答我而感到遗憾,也是毫无办法的事情。”
“假使我突然死去了,您即使因不曾及时推荐我而感到遗憾,也是毫无办法的事情。”
范睢听了,哪里不知道时王稽在责怪他不懂报恩?想来自己也确实没有好好报答恩人,这是自己的疏忽,就入宫向秦王进言说:
“王稽对秦国忠诚无比,出使河东时,还在想着为秦国输送人才。我才得以遇见贤能圣明的大王。如今我的官位做到了相国,爵位已经封到列候,可是王稽还仅是个谒者。贤能圣君定会赏赐举荐贤能者。”
秦昭王便召见了王稽,任命他做河东郡守,表示自己得遇贤者,也有举荐人的功劳。
范雎从王稽的责怪中醒悟到,他还欠着当初帮助过他的那些人天大的人情,又向秦昭王举荐曾保护过他的郑安平。昭王便任命郑安平为将军。
范雎散发家里的财物,用来报答所有那些曾经帮助过他而处境困苦的人。凡是给过他一顿饭吃的小恩小惠他是必定报答的,而瞪过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报复的。“睚眦必报”的成语出自于此。
范雎听说天下的谋士都聚集在赵国讨论合纵盟约,目的是使六国联合起来攻打强秦,便上奏秦昭王说:
“臣可以使他们的合纵之盟约土崩瓦解。因为天下的策士聚会谋划攻打秦国,只是因为他们想借此升官发财而已。”
“大王看看王宫里养的狗,睡着的都好好睡着,站着的都好好站着,走着的都好好走着,停着的都好好停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争斗。”
“可是只要在它们之间丢下一块骨头,所有的狗都会立刻跑过来,呲牙咧嘴露出一副凶残相,互相争夺,乱咬乱叫。这是因为所有的狗都起了争夺的意念。”
范雎派秦臣唐雎用车载着美女乐队,并且给他五千金,让他在赵国的武安大摆宴席,并且对外宣称:
“邯郸人谁愿意来拿黄金呢?”
首谋攻秦的人没有拿赠金,而其他那些得到黄金的人,就跟秦国像兄弟一样亲密,自然就不会想出对秦国不利的计谋。
范雎又告诉唐雎说:
“您此番为秦国在外交方面建功,可以不必管黄金究竟给了哪些人,只要你把黄金都送完就算功劳不小,现在再派人拿五千金给您。”
于是唐雎又用车拉着大量的黄金出发,再度前往武安去收买天下策士,结果还没分完三千金,参加合纵之约的天下谋士就为黄金而大起内讧。合纵盟约大会就此无疾而终。
秦昭王见范雎又为秦国立下大功,听说魏齐藏在平原君的家里,想替范雎报仇,就假装交好写了一封信给平原君说:
“我久闻您为人有高尚的道德情义,虽然身为秦王,但希望跟您交个像平民百姓一样无拘无束的知心朋友。您肯光临我这里小住几日的话,我愿同您开怀畅饮十天。”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