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一群人先后进了宫。 经过宫人的盘查后,便进了保和殿。 而后便有太监将他们领到自己的座席。 下方有软软的蒲团,但是盘坐依旧令人脚麻。 即便跪坐了十余年,李常笑还是更加喜欢凳子和椅子。 云王府一行人算是来得比较早的。 李常笑粗略数了一下坐席。 按照蒲团来算,这次的宫宴规模大概在五百。 其中皇室成员占了一半。 剩余二百多席,有三成是留给文官老爷,俱是正三品以上。 还有七成是给这次秦楚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 天命帝开恩,破格允许他们携带家眷一人。 如此一来,倒是满足了武将的虚荣心,在妻儿面前有了炫耀的谈资。 天命帝的帝王心术已经炉火纯青,此举恰好正中武将的下怀。 如此,武将们会心甘情愿地替他效死。 大秦本就以武起家,自太祖皇帝开始,便对武人颇有厚待。。 武将们也没有让历代帝王失望,替大秦打下了赫赫江山。 这只是表象,李常笑知道的多些。 武将受宠,是因为他们从来不会牵扯到皇室的斗争中。 唯一有过黑历史的,是京畿地区的禁卫军。 不过禁卫军上下,从统领到小将,俱是由皇室自己任命,算不得武将一系。 这时,各位皇室宗亲,文臣武将也先后赶到了。 天命帝一共有十七个儿子,夭折了四个,成年的一共有十一个。 最小的敬郡王才三岁,李常笑都比这个小叔叔大了一轮。 皇子受邀参加宫宴的一共有八位亲王,宗亲中过来的王爷多达二十个。 云王爷也是从皇后腹中出来的,算是天命帝嫡子,与太子一母同胞,但双方关系不算亲近。 这也是历代宗正与自家兄弟的正常相处模式。 说到宗正,代王李元俨并没有来,是代王世子替他来的。 据说老宗正因为旧疾复发,无法赶来。 代王世子来的时候,云王爷还专程问了一下这位族兄关于老宗正的事。 回来的时候,他的脸色不太好。 不用问也知,代王的情况也不太好。 李常笑轻叹了一声。 老了身体就是容易出毛病,医疗条件有限。 即便天命帝将最好的御医派去,也不过是稍缓病情罢了。 皇家都如此,黎庶的寿命就更短了,像老裴那样近百岁的人瑞,可太少了。 想到这里,李常笑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幅画面。 九泉之下,老裴向自己的高祖启明帝炫耀自己的寿命。 王权富贵,锦衣绸缎,还是逃不过生老病死。 …… 戌时 夕阳落下,天色进暗。 天命帝在大小太监和宫女们簇拥下,进了保和殿。 在场的人纷纷起身行李。 一句“平身”后又纷纷坐下。 龙椅的位置是天命帝,凤椅坐的是德妃,齐王的生母。 皇后已经逝世了五年,天命帝没有再立后,朝野上下纷纷夸赞深情。 这可就搞笑了,说皇帝深情,倒不如说猴子深情来得靠谱些。 至少猴王跟猴群还是共存亡的。 德妃被天命帝推到了台前,所以齐王才有底气跟太子打擂台。 不过根据历史的惯性,结合大秦的实际,李常笑觉得还是太子的胜算大些。 因为嫡子这个位置就能令他处于不败之地了。 朝野诸大人,宗室各王爷,有爵位在身的基本都是嫡子。 庶子出身的官僚也有,但不多。 因为朝廷重嫡庶,在选官的时候也偏向嫡子。 齐王即便是天家贵胄,但德妃一日不上位,他便摆脱不了庶子的身份。 李常笑这位太子皇伯虽然平庸了些,却没有犯过错。 细想,便能品出其中的意味了。。 平庸这个评价,对“雄主”的太子而言,反倒是一种美称和保护符了。 不管这些,无论是谁上位,都影响不到宗正这一脉,这是十代帝王以来的默契,成了祖制。 后来者,基本没希望挑战祖制。 天命帝入座后,这场浩浩荡荡的庆功宴便开始。 西域的美姬,中原的歌女,江南的娇娘…… 这是大秦各地官员献上来的美人。 她们能歌善舞,温柔入骨。 一首“丹阳破阵曲”,更是引得天命帝都亲自叫好。 婀娜的身姿,婉转的嗓音。 一颦一簇之间,都自带了风情。 饶是家里妻妾成群的官老爷们,一个个都双手捂住嘴,只怕口水滴了出来。 那可不行,真要滴出来了,就是君前失仪。 届时,好好的新年便要在天牢里度过了。 同为男人,云王爷和云王世子都不能免俗。 不能说他们花心,毕竟云王这么多年,连个侧妃都没有。 云王世子也只是有个通房,但那是教导房事的,算不得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李常笑也是,可是他从来都是走身不走心。 此生漫长,无人可以陪他度过一生。 比起沿路下车,李常笑还是倾向于一开始就焊紧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