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根据许牧云的说辞,查看着楠竹筒的密封口,果然在蜡封外面还贴了封条,他询问的说着,“如果从外面将蜡封小心的刮掉,再揭开封条呢?” 许牧云否定的摇头,“这些封条是特殊材质制成,它们非常容易破碎,根本不可能揭开。” 其实这些封条采用了易碎纸工艺! “高明兄,你可以尝试一下。”许牧云使用李承乾亲自试试。 李承乾从侍卫长孙崇手中接过一柄匕首,他准备先把楠竹筒的蜡封小心翼翼的刮掉,再尝试揭开封条。 结果李承乾稍微大力刮蜡封,这个封条直接碎了,李承乾连续试了三次也是这样的结果。 李承乾感叹的说着,“果然是很好的防伪方式,通过这个封条,便可以判断竹筒是否被打开。” “万里兄,另外三个竹筒是什么?”李承乾补充询问。 “那是额外赠品,分别是三种口味的瓜子。”许牧云说明。 葵瓜子要明代才会传入夏国,唐朝时代的夏国,连西瓜子都没有,更何况是葵瓜子? “高明兄,你只能吃五香味和山核桃味,焦糖味的不能吃。”许牧云补充。 李承乾肯定的回应,“焦糖味是甜味吧?” 许牧云点头,“没错。” 许牧云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装着五香味瓜子的竹筒,“我来教你应该如何吃瓜子。” 许牧云首先教李承乾使用手剥瓜子,将瓜子仁剥出来再喂进嘴里,随后又展示了嗑瓜子的绝技。 李承乾也想要使用嗑瓜子的绝技,但他反反复复试了好几次,他发现嗑瓜子并没有想象中简单,嗑碎瓜子壳很简单,但如何准确将瓜子仁吃进嘴里则不简单。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在现代人看起来如同本能一样的嗑瓜子,对于唐朝贞观年代的古人来说,其实并不简单。 那是一个熟能生巧的事情! 许牧云也没有嗑太多瓜子,因为一竹筒瓜子就只有100克而已,差不多只有大唐的二两四钱多一点。 “时间不早了,我就不留太子殿下小食,免得错过了宵禁。”许牧云表达了送客的意思。 然而李承乾厚脸皮的回应,“我可以在宵禁时回去,我很想尝尝万里兄的小食。” 之前中饭的时候,李承乾便被惊艳到,所以李承乾想要看看许牧云的小食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