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于庆在,白昙就有了空闲。 午后,她出了战王府,到土地庙附近。 紫姨早已等候在那,同时在那等候的还有一帮乞丐。 白昙将乞丐头头的事转告紫姨,紫姨听罢,眸子深了深。 “我就知道,那帮乞丐不一般,上一次我把他们赶走后,他们卷土重来,还懂得在我发病时下手,他们的幕后一定有黑手。” 她又看看白昙。 “你就不好奇,什么人要对付我?” 白昙淡然一笑。 “好奇害死猫。你不告诉我,下一次,我再遇到那帮人时就无需要撒谎了。” 两个女人四目相对,从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欣赏,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紫姨知道,白昙身上有秘密。 白昙也知道,紫姨身上有秘密,两人都选择了默契地不问,友情在无声无形中滋生。 紫姨换了身整洁的衣服,看上去多了几分清爽,白昙发现她长相和寻常的女子不同,有几分巾帼不让须眉的架势,只是之前因为是乞丐的缘故掩去了她的锋芒。 “你要的人我都找来了,他们都是原本住在土地庙一带的乞丐,大部分都是些流民。有男有女,有老人和小孩,共有三四十人。这些人,能有什么用处?” “帮我卖药。城里的药铺都不愿意收我的药,我只能另寻出路。” 白昙把药方给了赵国公府,可她并不打算放弃这门买卖,相反,她还要把买卖做得更大,脱离保安堂,她就可以瞒着赵国公府办事。 “让这些人卖药?” 紫姨惊诧不已。 早前白昙让她去当北竹院的管事,紫姨还是不乐意的,她舍不得这些乞丐。 但白昙说会雇佣他们,会给他们一口饭吃,紫姨这才答应了。 可话虽如此,紫姨还有些不信。 “走街串巷卖药的江湖郎中各地都有,乞丐们熟悉城里的情况,让他们卖药也不需要店铺,很方便。” 白昙得罪了天医宗后,就断了药店的财路。 她如今的收入全都靠战王府的束修,一天五百文,几十个乞丐,就得数两银子,一个月下来,的确不是笔小数目。 白昙走到那群乞丐面前,这群乞丐,就像是紫姨早前说的,大多数是老弱病残,他们南幽国的百姓,大多因为战乱和各种灾荒,沦落到南幽城。 这些人没有户籍,只能流离失所,住在土地庙。 唐醉以城中治安为由,查封了土地庙,乞丐就只能沦落街头了。 他们个个面黄肌瘦,有容貌枯槁的老人,也有身形憔悴的妇人,有一些和小年差不多大,面黄肌瘦的孩童,他们的眼里同样流露着惶恐和不安。 天气渐渐冷了,如果没有容身之所,这一个冬天这里很多人都熬不过去。 “诸位,我是紫姨的朋友。我找你们来,是雇你们干活的。” 乞丐们无动于衷。 “一天五百文。” 乞丐们听到了五百文,开始有了反应,可还是没有人动。 他们都是老弱妇孺,不少人都有病,哪里干得动活。 “工作也很简单,就是替我卖药,在街头卖药可比你们行乞简单多了。” 白昙说着,让紫姨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金疮药和女方。 “一副药的价格是五百文,无论卖不卖出药,你们都能拿到五百文。” 乞丐们还是没有动。 他们衣衫褴褛,寻常人见了他们要么躲,要么骂,谁会向他们买药。 这都已经秋天了,眼看就要入冬,天气凉,他们可不愿意挨冻,没准还会被衙差们驱赶殴打。 紫姨暗暗叹了一声,多年的乞丐生活,让很多人连基本的斗志都丧失了。 乞丐们窃窃私语了起来,其中有一个瘦弱单薄的女乞丐抱着孩子,她望着饿得嗷嗷直哭的婴孩,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小声问道。 “卖不出去,也给俺五百文?” “给。” 白昙点点头。 女乞丐从紫姨那要了两副药,就往城门口的方向去了。 她经常乞讨,知道哪里人多,哪些人大方。 “你可别抱太大希望,这些乞丐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 紫姨摇摇头。 第一天,就如紫姨预料的那样,那名女乞丐没有卖出去药。 可第二天同样是午后,白昙依旧让紫姨召集了昨天的那帮乞丐。 当着所有乞丐的面,白昙给了那名女乞丐五百文。 “五百文,这是你的工钱。” 白昙郑重其事,将钱递给女乞丐,她目光平和,没有半点怜悯和不屑。 女乞丐的脸一下子涨红了,她颤抖着手,从白昙手里接过五百文。 其他乞丐们顿时就沸腾了起来。 “俺去。” “俺也去。” 乞丐们眼中,白昙简直就是个送钱的女菩萨。 也不用一定要卖出去药,坐在太阳底下舒舒服服地抓蚤子也能有五百文,这样的好事,哪里找。 一日之间,幽州城的城里就多了不少卖药的乞丐。 傍晚前后,唐醉坐着马车从卫所回府,见一名乞丐正摆着地摊在那卖药。 “那不是土地庙的乞丐?” 唐醉过目不忘,记性很好。 紫姨身份敏感,唐醉还在调查那一伙乞丐的来历,他已经让京兆尹留意城里乞丐们的动向,有不寻常的地方,就立刻禀告。 “属下去问问。” 战风下马,走到不远处的地摊上,问了几句。 “禀王爷,的确是土地庙的乞丐,他们在卖药,说是有人雇他们五百文一天。” 唐醉挑挑眉。 乞丐的摊位前,路人都退避三舍,根本没有人愿意买他们的药。 “哪来的冤大头竟雇佣乞丐?” 唐醉嘲讽着,放下了车帘。 不过,乞丐有了工钱,对于幽州城而言,倒是好事,至少这个冬天,饿死的乞丐会少一些。 夕阳的余晖里,唐醉的马车走远了。 唐醉前脚才走,白昙就走了过来。 她让紫姨带小年先回了赵国公府,她到客栈里找于庆,顺便看看这些乞丐们卖药的情况。 于庆的偏头疼是老毛病,靠一两次针灸不能根除,得连续施针才能治愈。 于庆住的客栈在热闹的大街上,附近有多家客栈,到幽州城参加乡试的秀才们大部分都住在这里。 刚好于庆从战王府回来,他走到客栈门口,就遇到了几名秀才,其中一人唇红齿白,长得颇为儒雅斯文。 “于兄,你一介秀才,怎能去战王府那种地方当助教,太有辱斯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