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背天道意志,我人族圣体镇邪魔

宁沧穿越,脑中自带一本阴阳道典。这竟不是普通的法宝,其中蕴含天道最后一抹意志,只要杀魔教徒就能给秘籍,法宝。杀红白双煞,得道家九秘之一的行字秘!杀魔修,得大帝级宝物龙纹黑金!杀邪修,得《六道轮回拳》.....如今的天道是魔道的天下,处处透露着诡异。诡异的天道察...

第37章 我天天捡钱原来是有原因的
    不远处,一座阁楼上,有三人凝视着这里。

    “此人是谁?如此敢说敢言。仅仅十余字,却如此的振聋发聩。”

    “执笔的女子来自大乾,曾在我座下听过几节课。那男子从未见过。”

    “我立下字帖一旬了,本想以今日下午为时限,看来这副对联是应生而出啊。”镜湖书院的院长摸着能触到胸口的胡须道。

    这幅字帖是他的证道之兵,寻常用以书法练字,必要时还可以应敌。

    当方语彤写完的一瞬间,他就知道了。

    本以为是那女子,刚想感叹,我镜湖书院后继有人了。

    没成想在人群中群起激昂,与周围一众学子辩论的少年才是主角。

    “邀他上来。”院长道。

    “是。”门口的书童应声道。

    片刻后,书童领着宁沧和方语彤进入雅室。

    “学生见过诸位大儒。”两人同时作揖。

    院长指了指面前的位置道,“大儒不敢当,叫我先生即可。不用拘谨,两位请坐。”

    宁沧和方语彤落座后,简单的介绍了一番。

    哦,原来是来自大乾王朝的贵族子弟。

    镜湖书院终究是凌驾于周边诸国之上的,对于各个王朝的动向不是很清楚。

    他们自然也不知道,宁沧如今是逃犯之身。

    “晚辈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不知道几位大儒能否为学生解惑。”

    “但说无妨。”镜湖书院的几位老师经过了刚才的事,此时也不敢小瞧宁沧了。

    “那学生就开门见山了。几位大儒也知,咱们书院的学子,无论是否修道了,都会到朝堂之中一展宏图。那我想问,若辅佐的是昏君,那么身为臣子该如何做。”

    “身为臣子,自当劝诫。昏君虽误国,但受其影响的百姓亦应自强不息,共同救国,何必完全归咎于君?”有大儒率先说道。

    “昏君一朝,国家千秋。君主负责治理国家,若不能明智处理国事,如何使百姓安居乐业?再者,昏君专横独断,不听忠言,如何劝诫。”

    镜湖书院院长捋捋胡子,摇头淡然道:“孔圣所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将帅效忠君主,百姓守法纳税,人民之勇气与忍耐力是无穷的。君王虽昏庸,但太监政治、贤臣智谋仍能承担起朝政,国家并非一片黑暗。”

    “但昏君统治下,草菅人命、腐败无道,国家经济衰败,百姓苦不堪言。面对这样的情形,又能如何解脱君王的枷锁?”宁沧反驳道。

    紧接着又道:“昏君都是如此,那暴君呢。如果一位君王不仅昏庸无能,还暴政,视万万百姓为蝼蚁,为自己的垫脚石,又当如何。”

    “什么意思?岂有这种君王。”有大儒戏谑道。

    昏君虽昏,但依然知道,这个国家是自己的,有岂会这样做。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若真是如此,那也没办法了。君终究是君,臣终究是臣。”镜湖书院院长道,“你话中有话,不妨直说。”

    “学生认为,昏君误国,祸害百姓。民有所呼,君应有所应。狗尾续貂,治理无方,昏君岂能长久?反抗内外压力,呼唤更好的领导者,让君知民主质朴,国家才能重启新的篇章。”宁沧慷慨激昂。

    话已经说的很委婉明白了。

    “你这是造反,叛乱,是不得人心的。”

    “非也,非也。我这是替天行道。”宁沧道,“诸位大儒不妨看看这段画面。”

    宁沧将留影石展开,画面上记录了文启修炼魔道的一举一动。

    “如此昏君,难道不该斩?不不不,这已经不是昏君了,已经远超越于此。血屠三千里的惨案,他就是主谋。宁沧在此,请诸位大儒出山,擒住此獠,还天下苍生一个朗朗乾坤。”

    他抱拳而立,目光坚决。

    不大的阁楼内,此时安静的落下一根针都能听到。

    呼噜~宁沧甚至听到一人的吞咽口水声。

    纠结。

    十分的纠结。

    这是弑君!是有违君臣之道的,若处理不好,是要遭全天下读书人耻骂的,是会被钉在耻辱柱上遗臭万年的。

    他们的一贯作风都是,不晓得,俺不晓得。

    几位大儒的神情,宁沧全看在眼里。

    唉,看来还要加一把火。

    “观朝廷之政令,频频改易,法度混乱,让百姓无所适从。举贤用能,却被亲信纵容,致使朝中充斥小人之徒,忠良无处立足。愿天下苍生早日摆脱昏庸之君,迎来太平盛世!吾愿倾尽所能,守护国家安稳,谋划国家兴盛。”

    有大儒苦笑道:“非我等不愿,而是这世间所有的凡俗国度都是由三大皇朝掌握。换皇帝,是由他们说了算的。我镜湖书院虽背靠儒家圣院,但平日之间,根本不会有交集,更请不了大儒坐镇。三大皇朝不是我们能惹的起的。”

    “岂能因为对手强大而退缩。你不出力,我不出力,如何谈论天下太平。”宁沧略显不满。

    “容我们细细商讨一番吧,这件事终究不是小事。”院长长叹一声道。

    这个世界魔道势力太强了,强悍到没有一个势力敢公然反魔,就连儒家圣院也是如此。

    他们在面对这滔滔大势,也仅能自保。

    “好,在下唐突叨扰了,还请诸位谅解。有答案了,还请告诉宁某。”

    宁沧和方语彤朝几位大儒行学生礼离开了。

    一路上宁沧默默不语,方语彤能在他脸上看到了失望。

    对镜湖书院的失望,对几位大儒的失望,对整个世界的失望。

    ......

    宁沧没有回去,在方语彤的推荐下,选择逛逛传说中的镜湖书院。

    方语彤的母亲也非常乐意撮合这二人,连声道,不急不急,天色还早。而后,笑眯眯的带着侍女离开了。

    寒风的山峰掠过林间,枯枝发出凄厉的哀鸣。

    青石板铺设的小道上,宁沧侧头,看着衣袂与黑发齐舞的方语彤,气质出尘,仿佛是谪仙下凡。

    方语彤容貌清丽脱俗,恰似一朵濯而不妖的水莲,而那双清澈的眸子仿佛一面冰镜,透彻中难掩高冷华贵。

    早已张开的身段玲珑浮凸,曲线诱人。

    常年的带兵并未削减她身上的女人气,反而增添了一抹兵娘的滋味。

    既有骁勇善战的将军味,又有大家闺秀饱读古书的娇弱感。

    镜湖书院的后山,有一片竹林,很出名。

    竹子在北方是稀罕物,不易养活,不易繁殖,一夜惊雷雨后春笋的景象,只有在南方才能看到。

    读书人对竹子有一种特别的喜爱,赞赏它的风骨,常常以竹喻人、喻己。

    书院的先生们便从其他地方移植竹子,辛勤培育(法力培养),耗时一盏茶时间更改这座竹林的气候,这才养出这片郁郁葱葱的竹林。

    镜湖书院的前几代院长某天过来一看,呦,竹林这么茂密了,竹不惧严寒,四季风骨,形容的不就是我吗。

    于是,这座竹林就成了院长的闭关之地。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