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娘家

※原以为这是种田文界的一股清流,到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一股泥石流。※赵思穿越了,一夕之间,成了村姑赵四娘。苏破天际的剧情,帅裂苍穹的男主……想太多了,这些统统都没有!惟有各路极品滚动出现。且看赵四娘如何手撕极品,带着家人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步一步走上人生...

作家 璇源 分類 现代言情 | 114萬字 | 434章
第 86 章
    ,内心深处在他没有察觉的地方,生出一丝庆幸之情。于是他更加卖力地劝说弟弟把钱收下,希望李家能够就此高看弟弟一眼,早些把他家大姑娘嫁过来。能使弟弟在冰凉的老赵家有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

    赵永孝推辞不掉,只得收下。不过他坚持说这钱算他借的,日后一定会如数归还。赵永忠无奈应了下来。

    由于赵永孝打算就近在南街买些礼品,于是赵永忠父女俩就在林家面馆门口同他道了别,往东街的庆丰楼走去。

    半路上,赵永忠开口道:“四娘啊,你看你四叔干活干得那么辛苦。就赚了二十文钱。还不如来咱家铺子洗碗呢!活儿没那么累,咱还给包两顿饭。”

    赵四娘心道,作为老实头的自家爹爹说起话来居然开始拐弯抹角了,让她很不习惯呢!

    “爹,你是想让四叔来咱家铺子帮忙吗?”赵四娘直截了当地问道。

    “呃,是呀。我是这么想的。”赵永忠被自家小闺女一语道破心思,只得承认,随即紧张地问道:“不行吗?”

    “我知道四叔他干活勤快,绝对一个顶俩!”赵四娘见她爹猛点头,有点儿不忍打击他。不过她还是得说:“可赵家村离姜家滩得多远呀?每天码头上都有那么多来自十里八乡的村民来搬货,可你见过里面有赵家村的同乡吗?见过赵家村邻村的村民没?赵家村那一带也不是没有穷人,可为什么在这么高的工钱之下,他们都不来呢?还不是因为路实在太远了!要是让四叔每天跑上这么一个来回,省下的力气,吃下的两顿饭,都在路上给消耗得差不多了。”

    其实这些都只是借口,赵四娘心里宁愿请姜家滩的外人,都不想让自家四叔来铺子里帮忙。倒不是她不喜欢赵永孝,恰恰相反她对自家四叔的印象很好,也很愿意帮衬他一把。可是赵永孝还没有分家,贸贸然把他招进自家铺子,极有可能引来老赵家这个大麻烦。若在平时,她倒也不怕,见招拆招,趁机收拾他们一顿,正好出一出心中的恶气。可如今她心里存着事儿,不愿和老赵家多做纠缠,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些无谓的事儿上。

    不过见她爹一脸黯然,赵四娘心下一软,叹了口气,改口说道:“跑那么远的路来干活儿,实在不值当。要不等咱家新房子盖好了,咱让四叔搬来一起住,给他包吃包住。对了,二哥不是不想做跑堂吗?咱们可以问问四叔愿不愿意干这个,到时候多给四叔开点儿工钱,好让他多攒点儿老婆本。”罢了,老赵家这个麻烦不是想躲就能躲得开的,既然如此,就满足他爹爹想要做好哥哥的心愿吧!

    赵永忠眼睛一亮,不过随即犹豫道:“咱们分出来了,家里的重活就指望你四叔了。怕是你奶她不会答应让你四叔搬出来住的。”

    “爹,你放心好了。只要四叔跟咱奶说,他在码头上给人搬货,一天四十个大钱,包吃包住,还保证每天都有活儿干,咱奶绝对一千个一万个愿意。至于地里的活计,那么高的工钱,足够她请好几个短工了。”说到这儿,赵四娘重重地冷哼一声,嘴角浮起一丝嘲讽,问道:“爹,你信不信?只要听到有钱赚,咱奶才不会管码头上的活计有多累,天天干会不会累死人呢!”

    “你奶她……”不是这样的人?赵永忠想替她娘辩解几句,却发现小闺女说的是事实,她娘就是这样的人。他开始为自家从老赵家分了出来而感到庆幸不已。

    ☆、第七十八章 出售秘方

    父女俩边走边说,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东街上。快到庆丰楼门口时,碰巧看到汪掌柜正站在门口送客。送走的那位客人赵四娘看着觉得有些眼熟,细想了想,原来是南街恒源布行那位曾经给她打过折的掌柜。

    汪掌柜送完客,瞥见赵永忠父女俩过来了,忙让伙计接手赵永忠推着的车,亲自把父女俩迎上了二楼雅间。

    果然如同赵四娘所预料的那般,汪掌柜不仅早就在雅间里备了好些精致茶点,还亲自沏了一壶香气四溢的新茶,用以盛情款待他们。

    赵四娘见她爹一副受宠若惊以至于手脚不知该往哪儿摆的样子,心中暗暗好笑。不过她也知道她爹这会儿很不好意思,有些紧张。为了能让她爹早点儿放松下来,于是她就顾不上品茶,直接和汪掌柜切入正题。

    关于腐rǔ等豆制品,赵四娘愿意以七折的优惠价供应给汪掌柜,另外还免费教授一些简单的食用方法。

    至于菜谱今儿赵四娘并不打算多卖,只打算卖给汪掌柜腐rǔròu和大煮干丝这两道。

    对于赵四娘提供的菜谱,汪掌柜自然是十分信服的,甚至这两道菜只是听赵四娘形容了一下味道,都没有让她去后厨试做一番,就当即表示要把它们买下来。

    只是“腐rǔròu”很好理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但对于何谓“大煮干丝”,汪掌柜很是好奇。煮就是了,为何叫做“大煮”?求解释。

    “所谓‘大煮’,就是先烫后煮。为什么要先烫呢?是为了去除豆腐干里的豆腥味。您今儿在咱家铺子里应该吃过以豆腐干为原料的菜肴,想来知道咱家的豆腐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褐色的叫做茶干,还有一种白色的叫做香干。不过说实话,咱家铺子里不管是茶干还是香干,都是没有烫过的。毕竟咱家主要是做码头生意,本小利微。不那么讲究。可您做大酒楼生意多年,接待的贵客不知凡几。不知您是否遇到过极其讲究的客人,表示受不了豆腥味,吃不惯豆腐的?”赵四娘问道。

    “有。还真碰上过这样的客人。”汪掌柜如同遇到知己,连连点头。

    “大煮干丝里面的干丝就是用香干切成的细丝。丝有多细?当然是越细越好。把干丝先放入沸水中迅速烫上一遍,出水再烫。这样就能完全去除豆腥味,能够让挑剔的客人无可挑剔。”赵四娘见汪掌柜露出一副受教了的神情,再接再厉细细解释道:“至于为何不多烫一会儿,使之一次烫完,要麻烦地分成两次?这是生怕把干丝烫老了,烫僵了。接着将烫好的干丝浸入撇清油的鸡汤中,先入一道味儿,再加入猪油和虾米大火煮沸。之后放入细盐改用小火烩煮一盏茶的功夫,将汤里的鲜味煨入干丝。上桌的时候,再配上鸡丝、笋丝、木耳丝、香菇丝、蛋皮丝、开洋丝和火腿丝等,然后点缀烫熟的绿叶菜装盘,最后在上面撒上少许姜丝即可。”

    汪掌柜从未想过简简单单的豆腐菜里会藏着这么多学问。直佩服得心服口服。原本他打算依照丸子的先例,每道菜谱给二十五两银子的价格。经赵四娘这么一解释,当即决定涨到每道五十两的高价。

    谈完这笔生意,汪掌柜继续招呼父女俩喝茶吃点心,半晌,他有些欲言又止道:“四娘啊,我有个不情之请……”

    见汪掌柜一脸为难。赵四娘忙道:“汪爷爷,您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