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此人不该杀?”门客不解,抬头看向魏无忌。 “杀。”魏无忌十分无奈的叹息,“该杀。该死!” 魏无忌因重义而被世人传为佳话。 这些门客也因此而来。 成就魏无忌的佳名。 然而,能被魏无忌吸引而来的,基本都是些游侠。 这些游侠为一个义字,上刀山下火海,纵使敌军上万,刀斧加身。 也甘愿为一个义字,慷慨赴死。 然,成也重义,败也重义。 这些游侠思考问题,总是被情绪掌控。 就例如这次,明明可以将那流窜至大梁城的赵国士卒,带来此地,问个清楚。 可却因游侠看不惯这士卒在国难之际,弃国而逃。 就将其当场格杀。 最关键的是,魏无忌还不能说半分不是。 否则,这些游侠轻则散去,转投他人。 重则直接当场自裁,以此证心中之义。 魏无忌忍不住说道:“你杀她之前,就不能先带过来,让我问个清楚吗?” 门客欲要说些什么。 却被魏无忌阻止,“算了,都已经杀了。如今说什么也没用。你且下去。” 门客重重抱拳,而后转身离开。 魏无忌双手揉捏着太阳穴,“长平一战,秦人明明折损二十多万青壮女子,为何军队还有如此战力?难不成秦人举全国之力,也要拿下赵国吗?” 她十分不解。 长平一战,虽然赵亡四十万,但秦人也折损接近二十五万人。 这都是直接死去的秦人,还不算重伤,轻伤。 如此重的伤亡,秦人就算能拉出二十万人。 应该大多数只是新兵。 老兵人数能占一半,就已经不错了。 长平一战,才过去一年。 就算秦人往死里练新兵,也不可能将新兵提高到长平之战前的水准。 再加上不是白起亲自领兵伐赵。 所以,魏国才能心安理得的看着赵秦二国,以邯郸为战场,彼此消耗着国力。 可自从赵王丹派使者来魏求援。 邯郸战况突然就变了。 就好像稳速前行的马车,突然提速冲刺。 一切发生的太快了。 若真按民间流传的话来看,赵国败亡好像就在顷刻之间。 那名叫赵姬的男子,有句话没有说错。 唇亡齿寒。 若秦灭赵,上可伐齐。 下可攻魏楚。 到时候,魏国如同与虎相伴。 且无人能阻秦之攻势。 绝对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魏无忌突然站起身,正要让人准备马车,前往王宫见魏王。 可转念一想。 流传在街头巷尾的消息,有可能不太准确。 万一赵国还能撑。 此时出兵伐秦,不过是锦上添花。 且赵国的国力尚未损耗殆尽。 只要些时日,便又成了气候。 对于邻国的魏而言,无疑是一个隐患。 魏无忌想了想,让人唤来好友侯嬴,商议对策。 不一会,一位年纪大约四五十岁女子,步入堂中。 女子身材干瘦,满脸褶皱,看起来颇为苍老。 但一双眸子,却有着年轻人的飞扬。 且行走之间,全无老态。 倒是有着洒脱之人的桀骜。 “侯嬴。”女子随手一拜,未做全礼节,“拜见信陵君。” 魏无忌笑着走下主位,走到侯嬴身前,握住侯嬴的手,“你我姐妹,何须如此多礼,且坐,且坐。” 她拉着侯嬴走回主位,而后邀请侯嬴共坐一位。 侯嬴也没客套,直接坐到魏无忌的座位上,“信陵君邀我前来,是为援赵一事?” “哈哈哈,知我者,侯嬴也。”魏无忌大笑,“没错,坊间之言,你也听说了吧。” 侯嬴点了点头,“有心之人散播,岂能不知。” “有心之人?”魏无忌一点就通,双眼一凝,“你是说那赵国使者?” 她摇了摇头,“不可能,我已经让门客监视她们。除了去王宫吃了个闭门羹外,那些使者并未去他处。” 魏无忌伸手摩挲着下巴,“倒是随行领兵的将军,去与商贩接触了片刻。不过都是买些吃食。” “是谁散播的并不重要。”侯嬴双手塞入衣袖,环于胸前,“重要的是,赵能否挡秦军之锐。” “那你以为如何?”魏无忌坐到侯嬴身边。 “信陵君何必问我?赵王丹身边不是有你的门客吗?” 魏无忌脸色有些不好看,“那门客非要建立功勋,随那赵括,役于长平。” “那现如今赵国之处境,信陵君也不知?” 魏无忌摇头,“不知。若我知晓,也不会如此被动。” “如此难为。” “求先生教我。” “秦军如何?” “虎狼之势。” “赵军如何?” “哀兵老弱。” “出兵伐秦!” 魏无忌询问道:“当真?如今情况尚不明朗。” “当断不断,必受其害。”侯嬴开口道:“先出兵伐秦,而后伺机而动。” “得先生之言,豁然开朗!”魏无忌起身,“我这就前往王宫,面见王姐,让其出兵伐秦。” 魏无忌连忙唤来门客,先是让门客小心陪同侯嬴,等她回来。 而后又让人准备马车,进宫面见魏王。 魏王宫。 魏王此时也在听手下人汇报。 “百姓当真如此说?” 魏王表情看不出喜悲。 而汇报的女子,却战战兢兢,“是。小人不敢乱嚼舌根,百姓言,信陵君重义,大王···大王。” 那女子低首,“大王弃信。” 魏王好似咬牙,“好得很!好得很!这帮愚民,竟敢消遣寡人!可恨!” 她突然挥手,桌上零零碎碎砸向四周,“着实可恨!” “大王息怒!”女子更加害怕。 竟双膝一软,跪在地上。 “大王息怒。”殿外此时也响起近侍之声。 魏王深深吸气,压住胸中恶气,“何人如此消遣寡人?赵国撑不住的消息又是何人相传?” 女子浑身颤抖,“小人也不知是何人如此传言。” 魏王阴沉着脸,肥嘟嘟的脸上满是阴郁。 身体也向前靠拢。 直到肚皮撞到桌案,方才停下,“你不知?” 一股令人生寒的气势弥漫在殿内。 女子或是被这股气势刺激到了记忆,她想起什么,连忙道:“小人想起来了,赵国的消息,是一名流窜至我大梁城的赵国逃卒散布。” “那逃卒身在何处。”魏王身躯向后,“带她来见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