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你一个黄口小儿 景蝉芳非常配合的说:“放心,我就看一眼,耽搁不了多少时间。” 马车立刻掉头往城北巷去,不大一会儿就到了。 景蝉芳戴好帷帽,拉着景蝉薇下车。 景蝉薇跟着景蝉芳进店后,见店里面卖的东西既没有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也没有那些好看的花布,疑惑的问:“四姐姐,这是哪里呀,咱们来干什么?” 景蝉芳说:“这是咱们家的店铺,大娘子没有时间,咱们来巡视一下,你说好不好?” “好。”景蝉薇使劲的点头,虽然事情跟自己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但是只要能跟四姐姐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好! 正在里面陪一个大主顾点货的刘威听到伙计的禀报赶过来,赶紧上前行礼道:“小人给四姑娘、五姑娘问安,两位姑娘妆安!” 景蝉芳说:“不必多礼,我来看一下,这段时间货栈经营的怎么样。” 刘威说:“还不错,就是货款拖的有点儿多了,可能暂时需要压缩一下生意。” 景蝉芳忙问:“拖了多少了?” 刘威说:“累计已经有三千多两了。” 景蝉芳大吃一惊:“怎么会欠这么多?” “主要是最近出货量有点儿大,一些货款不能及时收回来。” “那可不行!”景蝉芳立即阻止他这种做法,“咱们宁肯少赚一点儿,也不能担那么大的风险,否则一旦资金链断裂,坑的可不只是我们,还有那些信任你的老主顾。” 刘威说:“小人明白,小人也正要去禀报姑娘呢,恰好您就来了。” 景蝉芳说:“以后这些经营方针上的事情,不用禀报我,你自己做决定就好了,账本在哪儿?我看一下。” 刘威连忙把账本搬出来,景蝉芳看着厚厚的账本,说道:“这么多账本,我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完,你把九月十五以前的找出来,我带回去看看,到时候让万槊带回来。” “是,姑娘。” 刘威把最上面那一本拿掉,对景蝉芳说:“都在这儿了,小人为了方便翻阅,每半个月做一本帐,以前的就是这三本。” 景蝉芳把账本交给烟翠拿着,对刘威说:“以后形成定例,每半个月送一回账本去给我看。” 刘威连忙答道:“是,姑娘,小人一定按时送去。”同时心中也有点惴惴不安,主家这是不相信自己了,还是只是寻常的查账? 其实刘威想的两样都是,景蝉芳既有查账的意思,也有警告的意思,主家不闻不问,最容易让下人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来。 景蝉芳这样做,也是未雨绸缪,因为圈定在一定范围内的信任,才是负责任的信任。 景蝉芳回到家,想到自己临时增加了行程,与其别人禀报变了味儿,还不如自己先去坦白。 于是就先去晚香苑,对柳氏说道:“大娘子,女儿从荀家出来以后,见天色尚早,就到万通货栈去看了一下,事先没有禀明大娘子,望大娘子恕罪。” 柳氏微微皱了一下眉头,随即说道:“你自己的铺子,去看一下也是应该的,只是以后带着薇儿出去,要去哪里,请先跟我说一声。” 景蝉芳连忙说道:“是,这次是女儿大意了,以后不管去哪里,都会先禀明大娘子,征得大娘子的同意后再去。” 景蝉芳也有点儿后悔了,要是她一个人,别说只是拐去另外一个地方看一看,就是真的跑了,估计柳氏也担心不到哪里去。 但是带着人家的女儿到处乱走,这个就有点儿过分了,谁知道你是临时起意的,还是想拿人家的女儿当挡箭牌? 好在柳氏也没有为难景蝉芳,随意问了几句苏氏和荀远枫说过的话,就让她回去休息了。 柳氏越是这样,景蝉芳越是觉得心里头过意不去,想着以后还是尽量不要阳奉阴违的好,免得心中老是过意不去。 不过,自己是不是被忽视的太久了,怎么别人随便一点点好就觉得受不了了呢? 景蝉芳吃完晚膳,就打开账本看起来,没想到却越看越高兴,“嘿,这个刘威,还真是捡到宝了!” 烟翠见自家姑娘那高兴的样子,忍不住问:“姑娘,是不是挣大钱了?” “是啊,挣了二两五钱银子!” 烟翠顿时撇了嘴,“这也没多少呀!怎么会把您高兴成这样?” “你懂什么?刚开店的时候,第一个月都要忙着打出名气,或者就是积攒人脉,通常情况下,都是不挣钱、甚至是赔钱的!可是刘威竟然能够挣钱,那就说明他在经营上确实有一套!” “听姑娘这样说,倒是也有道理,那他这个月又挣了多少,总不会也是二两五吧?” “这个月……暂时应该是亏了三百五十两。” “啊?亏了!”烟翠顿时有些傻眼,这才刚夸过呢,转眼就亏了? 景蝉芳倒是不急,“这种亏损是入账的时间差造成的,等把货款收回来,帐平了,盈利也就出来了,不过,欠帐的数额确实有些大了,也确实需要缓一下经营的步子了。” “姑娘心里有数就行。”这些经营上的事情,烟翠实在是不懂,也不敢随便乱讲。 况且她还怕景蝉芳把账本交给她看呢,那么厚的三大本,不是要她的命吗? 不过姑娘也太厉害了,自己泡的茶都还没凉呢,她就把第三本都看完了,怪不得人家是主子,自己是丫鬟! 景蝉芳为了表示自己认真的看过,在其中两笔记的不太清楚的地方标注了一下,提醒刘威下次记账的时候注意。 第二天一大早,刘威就收到账本了,他也和烟翠一样,暗暗吃惊自己的主家竟然如此厉害,这么快就看完了帐本不说,还能看出这些细微的失误。 好在自己本来也就没有想过动什么歪脑筋,无非就是以后做事的时候多当些心罢了。 下午,景仲明从衙门回来,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就往秋芳院来,告诉景蝉芳:“石桥已经恢复建造了,官府从外地找了几个经验丰富的工匠来,也用不着你再去了,你就给我安安心心的呆在家里吧。” 景蝉芳一听到“经验丰富”这几个字,顿时感到心痒难耐,好想去跟这些推动桥梁发展史的工匠交流一下呀! 景蝉芳想了一下,小心翼翼的说:“父亲,女儿倒不是想出门,只是因为之前一直是让荀家二衙内传话,这次忽然变了人,有些技术上的事情,不到实地去看过,可能会交待不清楚。” 景仲明顿时板起脸道:“难道离了你,这天就会塌了不成?再说人家那么多老师傅,难道还会不如你一个黄口小儿?” “父亲,我只是……” “不要再说了!”景仲明打断景蝉芳的话,沉声说道,“建桥工地上人多眼杂的,本来就不该让你一个闺中姑娘去,给我老老实实呆在家里!” 景蝉芳知道说不通,也就不再多嘴了,免得到最后又落个当猪养的下场,不过,好像过了十岁就不叫黄口小儿了吧?老爹,你学问不扎实呀。 景仲明看到景蝉芳这副明显是装出来的恭顺样子,叹了一口气说:“罢了,我看你纯粹就是闲出来的,从明天开始,和你三姐姐一起到葳蕤书院去读书吧。” “啊?”景蝉芳有点儿懵圈,实在不敢相信这种好事竟然也会落到自己头上。 虽然这更像是打一巴掌又赏个甜枣,但是过程不重要,结果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