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军阀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赚了多少钱,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钱,但自1905年起,到二战结束后,他的寡头财团已经控制了全世界大部分石油、矿产、航道,并垄断了几乎所有高端产业,成为金融、工业、商业的主宰,牢牢掌控着世界经济命脉。他是江渝,一个开了外挂的穿越者,在...

第 8 章
    贪夫争一文,这两种人在命理师看来也不奇怪。

    第五章:华东集团

    江北巡防营的面试裁汰率很高,达到近三分之一,那些举止谈吐太伶俐的不要,这种人上战场就会瞻前顾后,很容易当逃兵。那些没有家庭的也不要,军人就像是利刃,家庭就像是剑鞘,没有剑鞘的利刃很容易伤到自身。

    还有面带凶死之相的更是坚决不要,而那些面带有福之相的,身体素质就算不达标,勉强还过得去的也是会要的。

    即无有福之相,也无凶死之相的则按照正常标准选拔。

    这些士兵几乎都是百里挑一,年轻、朝气、朴实!整体气运强大,是最好的新兵,江渝前前后后招募了一千五百人,组建了三个营,对外宣称一个营。

    军营正在修建,而军装、军火早已运到青岛德租界,这年头海关都掌控在洋人手里,弄点军火进来还不容易,而且目前也没有禁运。

    江渝采购的军火数量极为庞大,不过大部分都是他岳父支援给他的,毛瑟98K5万杆,MP18冲锋枪5000支,ZB-26轻机枪3000挺,马克沁重机枪500挺,75速shè炮300门,各种口径迫击炮800门,子弹5000万发,炮弹100万发。

    以上都是自家兵工厂制造的,由于一些军火采用半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冲压技术制造,成本比较低。

    除此之外,江渝还采购了德国105榴弹炮60门,法国155榴弹炮36门,法国的155榴弹炮是比德国150榴弹炮的xìng能更好的,不过法国人太迷信75速shè炮,这种大口径榴弹炮是法国的外销产品,法军并不装备,估计法国炮兵已经不会用榴弹炮了。

    对于军火出口,不论是德国还是法国都很积极,因为这一阶段不论是法国还是德国,工业生产能力已经开始过剩了。

    产能过剩怎么办?

    那自然只能通过zhèngfǔ采购军火来解决了,采购军火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回炉,而是为了通过战争手段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把问题转嫁到别的国家,否则一旦产能过剩的问题爆发出来,将出现内乱,从而导致统治不稳定。

    所以说德国孕育的辛迪加是一个恐怖的垄断怪兽,而英国、法国的卡特尔同样也是一头垄断的小怪兽,美国的托拉斯则是比德国还要恐怖的超级大怪兽。

    怪兽打来打去是很正常的,现代战争的爆发往往都和经济问题有关,经济不景气是催生战争的主要因素。

    这些军火被走私到了青岛德国租界,江渝到淮yīn上任后,一边募兵一边建造军营、仓库,忙得不亦乐乎。

    装备到达后,江北巡防营便展开了训练。

    江渝和蒋方震将早就定好的军纪颁布了下去,江渝又把自己的人手安插了进去,是一叫孙振东的掌柜学徒,是江家培养起来的,五岁就到了江家做事。

    江渝小时候培养了一批与他同龄的掌柜学徒,此时这些掌柜学徒也已经逐渐长大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江渝手下的商业人才将不断涌现出来。

    把孙振东安插到江北巡防营,是让他担任督导大队队长,专门严肃军纪,并对士兵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的主要目的,还是抓住军权,除了要宣传民族主义思想之外,还要向士兵们灌输忠于江渝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白江渝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为了加强这种观念,江渝到了淮yīn之后立即淮yīn投资工商业,在淮yīn圈下了不少的地皮,地皮下面全是铁矿、盐矿、油田,以及不少的工业用地。

    能投资的东西有很多,不过石油、铁矿的开采是肯定要发展的,江渝找了一支德国钻井队,前来淮yīn钻井。

    要钻的井有不少,开采石油要钻井,开采地下岩盐也要钻井。

    另外还从德国聘请工程师,并购买设备组建了数支工程队,开始在淮yīn大兴土木,厂房、宿舍、学校、医院都要有。

    江渝在回国前就做好了大量准备,江渝要在杭州投资一个大型造船厂,在德国时已经购买了三座一万五千吨级的大船坞。

    同时回国前还让汉斯采购机器、设备,并调派人员,把远华集团的合成氨制造厂、硝酸制造厂、zhayao制造厂、机械制造厂、机床制造厂、电机制造厂、发动机制造厂、拖拉机制造厂、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开设到中国来。

    汉斯知道江渝有这方面的想法,早已做好了准备,不过他对在中国投资没啥兴趣,在中国的投资还是江渝自负盈亏的,因此江渝成立了一个远华集团的中国分部,重新命名为‘华东集团’。

    另外江渝要把他的各个实验室也开到中国来,并从实验室抽调部分人员前来中国参与研究工作。

    另外江渝还让他岳父尤科斯在中国成立一个兵工厂分部,股份算谁的都无所谓,反正以后也是江渝的。

    除了投资各种工厂,交通、原材料的问题必须解决,否则靠进口原材料的话太吃亏的。

    如果是发达国家还好说,原材料自然是去挖别人的更好,不过江渝现在没这个本钱,必须走自力更生的路线。

    因此又在安徽芜湖地区圈下了铁矿、煤矿的地皮,随即联系德国方面的技术人员,并从德国制造各种设备。

    德国远华集团的已经能制造大部分设备了,这年头的设备、机械主要的还是看人,手工业制造在工业生产当中并未退出,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同样如此,因为手工永远都是最jīng密、最灵活的,八级技工绝对是宝贝。

    而德国技工是这个时代各国当中最优秀的,所以他们能造出最jīng密的机械。

    远华集团成立后该买的设备都买了,高级技工请了一大堆,江渝又安排了很多中国工人到工厂当技工学徒,同时聘请德国的工程师主持技术方面的问题,再加上江渝提供的一些先进机械制造知识,使得远华集团已经成为了德国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集团。

    钢铁厂的设备也要建造,江渝提出的转炉顶吹炼钢法已经试验成功,这项技术是严格保密的,实验室是江渝独股,汉斯都不知道这个技术的存在。

    为了建设芜湖钢铁基地,以及合成氨制造基地,江渝特地跑到了安徽去拜见了安徽巡抚朱家宝。

    塞了银子,又给了股份30%的股份,朱家宝成了江渝在芜湖工业建设的官方保护伞。

    之所以给股份,那是因为江渝根本就不在意朱家宝入股,等辛亥革命一爆发,就可以把朱家宝一脚踹开了。

    rì夜赶工进行建设,钢铁厂基本上也就是在辛亥革命前后一段时间投产,不过刚投产朱家宝是分不到一分银子的。

    那30%的股份完全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空头支票、画饼。

    同时还要建造一条从淮yīn通往芜湖的铁路,以及一条从淮yīn通往连云港,通往南通的铁路,总长360公里,可能需要耗资3600万银元左右,因为津浦铁路每公里平均耗资10万银元。

    当然津浦铁路有些水份在其中,很多东西都是要进口的。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