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音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俞千雪愈发不喜欢她了。但对方既然这般待她,她也没必要和对方亲近,远着些就是。 若程氏不抱怨俞千雪,阿音少不得要说俞千雪几句。但看母亲这么生气,阿音生怕母亲气着了身子,反过来劝程氏:“随她怎样。我们不搭理就是。再说了,我并不在乎她怎么说。” 程氏本还气没消下去,想想往后女儿的身份和境遇,那怒意倒是真的小了一些。 “可不是。”程氏心疼地握了握女儿的手,“咱们阿音往后一定好好的,比她们都要qiáng。看她如何还敢招惹你。” 阿音不知程氏是笃定了如此方才这样说,只当母亲在宽慰她,故而笑道:“娘你放心好了。我一定好好学习课业,往后定然不会给您丢脸。” 程氏指的分明不是这件事,但看女儿无忧无虑的笑容,有些话她终是说不出口。更何况,她也不可能将那事儿提前告诉阿音。顿了顿后就也跟着微微笑了。 这时后头传来一声轻唤:“这位姑娘瞧着有些面善。可是曾在哪儿见过?” 阿音听着声音陌生,本想着不是与她们说的。后来对方再三呼唤,她这才回过头去。这才发现自己身后不远处跟着母女二人。那母亲气度端庄笑容和善,正是开口相询之人。 初看时觉得这位夫人陌生,定然是认错人了。再仔细一辨,阿音又觉得好像真有点眼熟,好似在哪里见过一般。 左思右想没个定论。倒是那位夫人仔细瞧过她后迟疑着开了口:“你……这位小姑娘,你是不是有个哥哥?” 她旁边的少女轻推了她的手臂一下,“娘。谁家还没个哥哥呢。咱们家孩子少,我都还有个哥哥呢。” 阿音听了少女这率直的话后不由得笑了,朝这位夫人行了一礼,颔首道:“我确实有兄长。” 程氏则警惕地询问对方:“二位瞧着面生,口音也不似京城人。不知如何称呼?” 那少女正要开口,她母亲轻拍了下她的手道:“我姓吴。这是我女儿阿妍。” 只报姓氏不报家世,显然是有所顾忌。 见她如此,程氏倒也不恼。出门在外,又是带了个未出阁的女儿,哪个母亲都会心中绷着一根弦的。 “我夫家姓俞。这是我女儿阿音。”程氏如此回道。 谁知听到了“阿音”二字后,那位吴夫人眼睛一亮,倒是愈发确认了:“原来真的是你。” 看阿音还没反应过来,她笑着解释道:“还记得那个布庄么?当时有马将要伤人,你哥哥去救人。” 她这样一提醒,阿音方才醒悟过来。 那时候她和母亲哥哥一同去福临布庄想要买一身舞衣。结果遇到马伤行人。哥哥救了郑惠婷后对方反倒恩将仇报rǔ骂哥哥。 阿音本是和郑惠婷争吵着,后来两位夫人好心拦住了她提醒她稍微等等,待母兄回来后再做打算,且还帮她和哥哥说了话。 思及往事,阿音笑着说道:“原来是您。当日真是多谢您了。” 语毕,她朝程氏解释道:“母亲可还记得那日马伤人的事情?我曾与您说当时有两位好心的夫人帮助我。这位吴夫人便是其中一位。” 程氏自然记得。那时候她带着家中仆妇去照顾伤员了,未能多看顾着女儿。听闻阿音的话后赶忙道谢。 吴夫人连连摆手说不用。 说实话,当时的情形下出言一二于她和小姑不过举手之劳罢了。倒是没料到这个小姑娘那么看重她们的帮助也那么懂得感激,竟然之后还特意告诉了母亲。 吴夫人多看了阿音几眼,与身边的女儿道:“你不是总说上山无趣?如今多了个妹妹与你同玩,如何?” 吴欣妍连声叫好,欢快地上前来挽住了阿音的手臂,“妹妹一个人也无趣罢?不若我们一起啊。” 程氏自打知晓吴夫人便是那心善相帮之人后,对她们母女俩便亲近了许多,由着吴欣妍和阿音在前面走,她则和吴夫人在后面慢慢说着话。 吴欣妍年长阿音三岁,眉眼带笑,身材很是高挑。两人虽只相差三岁,这个头却差了不少。也正因了这个,吴欣妍愈发把阿音当小孩子般看待,遇到难走的路要拉她一把,遇到点难解决的事情也要护着他。 阿音感激她的好意。吴欣妍却不甚在意地摆手让她不要一直道谢。 “我家我最小。难得遇到个比我还需要照顾的,我高兴都来不及。” 到了寺门口的时候,吴夫人和程氏谈到了兴头上,正说着各处时新的花样子。眼看着将要分开,还颇有点依依不舍。 但是俞家来了这么多人,程氏和阿音自然要和家人同去。而吴夫人她们也要寻了自家从另一条路上走的长子同往。 两位夫人正商量着中午约定个相同的时辰一起去吃斋菜,却听女儿们在旁喊道:“哥哥来了!” 阿音和吴欣妍几乎是同时将这话喊出来。两人对视一眼后,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原来前面那一同往这边走着的两个高大少年,正是她们两人的兄长。 俞林琛看阿音笑得眉眼弯弯,不由得也心情愉悦起来,问道:“遇到什么开心的事情了?” “哥哥,你怎地和吴欣妍的兄长在一起?”阿音指了他身边的少年问道。 那少年和俞林琛的年纪仿佛,瞧着比俞林琛还要略小一些,又高又壮,一看便是习武之人。 吴欣妍却是没问自家兄长,而是目光灼灼地看着俞林琛,等他回答。 俞林琛笑着与阿音道:“我和阿义半途遇上,颇为投契,便一同前来。”说罢,他的目光朝吴欣妍那边扫了一下,又去看阿音:“倒是没料到这样巧。” “既是这样巧,不若就同行罢!”吴夫人很是慡快地说着,又和程氏道:“你们既是要和家人一起,那我们就叨扰一番,跟了你们旁边。别的不说,闲暇时候咱们聊聊天说说话也是好的。” 程氏笑道:“若是夫人不嫌麻烦,这样倒是最好,求之不得。” 如今俞家人已经聚在了寺门内,往里再行一段路便可汇合。 吴南义朝俞林琛做了个“请”的手势。两人就一同往里去了。 看着他们的背影,吴夫人与阿音道:“原是没看到他。瞧见你兄长的话,我必然能一下子就认出你们来。” 她上下打量阿音一番,叹道:“小姑娘越长越漂亮了。虽然和小时候模样也像,但女大十八变,乍一看着我还是不太敢认。” 吴欣妍开心地问吴夫人:“娘,阿音的哥哥呢?和几年前变化大不大?” “有一些变化,却不太大。”吴夫人和程氏道:“你这儿子教得好。拿得起放得下,又沉得住气。” 程氏连听吴夫人赞了自家女儿和儿子,心里欢喜至极,待吴夫人愈发亲近了些,“哪里。他最是沉闷不过了,平日里只知道读书,旁的什么也不晓得。” 吴欣妍忙问:“他功课很好?” “还不错。”程氏道:“已经考进国子监了。” 吴夫人闻言又朝俞林琛看了眼,赞道:“真不错。” 三房这边多了吴夫人和她的儿女,俞家其他人看到后不免多问几句。 吴夫人以礼相待一一答了,只是未曾报出家世,俞家众人便也不晓得她是哪一个吴家的。但看她和一双儿女俱都十分有礼,老夫人她们就也没有多问, 大人们忙着礼佛。吴欣妍觉得无趣,就和阿音在四处玩闹。 在经过一个池塘边的时候,阿音因着怕旁边垂柳的枝丫挂到她的头发,就抬手不住地将柳条拨开。腕间的手链这时候便露了出来。 吴欣妍原本正笑着追了她玩,见到她腕间的手链后却是一惊,十分意外地问道:“你怎么戴着这种豆子?” 阿音没料到她会提起这个,下意识地晃了晃手腕,问道:“这个可是有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