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汉当都护

重生大汉王朝,竟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腐儒,还因为反对汉武帝讨伐匈奴,被发配边陲,半月之后死在匈奴马蹄之下。唐烨表示这剧情不对,重生一世,自当厉兵秣马,封狼居胥,反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作家 封狼居胥 分類 历史 | 69萬字 | 242章
第二十九章 李广撑口袋
    第二十九章 李广撑口袋

    西郡城北

    “张副将,看到这片开阔地了吗?我命你带领一千名士卒,在三天之内,把图纸中的作坊建起来。”唐烨命令道。

    并把图纸交到了张平手中。

    “喏!”军令如山倒,张平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点头答应。

    这就是用军人干活的好处,废话少体力少,不唧唧歪歪,只求两餐管饱。

    若是请普通百姓做工,这造纸作坊怕是个八月后才能问世,那就太晚了。

    “所需银钱,直接向西郡内库支取。”说完唐烨便转身离开。

    把此事交给张平来做,绝对放心。

    ......

    李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好诗文呢,好诗文,没想到我飞将军李广,还能受世人如此歌颂!”

    “此生就算永无封侯之日,也无感了。”

    “他卫青,霍去病就算立了那么多丰功伟绩,不也没有一首诗是歌颂他们的吗?”李广拿着竹简激动的说道。

    飞将军李广配得上千古名将的称号,但有两大致命缺点。

    一是无方向感,二是为人高傲善妒。

    第一点,注定他只能成为一代名将,并无统帅之才。几十万大军深入敌方腹地,作为元帅,不知身处何地,下一步又前往何处,这仗还怎么打啊?

    第二点,注定他与卫青霍去病面和心不和,最后落的个自刎的下场。

    “将军,该上早朝了!”

    长乐宫

    “众爱卿,昨日子时,张骞快马加鞭给朕送来一卷奏折。”刘彻轻声说道。

    而后眼神示意苏文。

    “微臣张骞,蒙皇恩出使西域,途中遇右贤王所部三千兵马阻路,我大汉五百名将士不畏死,击杀右贤王三公子库尔伦,护送微臣突破重围,身旁大汉儿郎只剩七人,入凉州城。”

    “匈奴三千兵马,紧随其后,兵临凉州城下,微臣本想舍生取义,报效陛下隆恩,守护凉州几万百姓。”

    “却被西郡郡守唐烨厉声阻止,唐曰:若我大汉王朝,连臣子都保护不了,谁还会为我大汉卖命?”

    “右贤王所部猛将窝阔石,率领三王子亲卫军大举攻城,铁蹄所到之处,山河震荡,草木不生,唐烨率两千凉州守卫军,拼死抵抗。”

    “但,凉州城墙年久失修,木质城门难堪重任,西郡守唐烨,手持方天画戟,一人落城,斩断撞城木铁锁链,缓解破城之危!”

    “又以一人之力,斩杀匈奴铁骑三百,首任贼首窝阔石!”

    “最后更是率领西郡两百铁浮屠,出城追击匈奴残部,终将其全军覆没!”

    “此战西郡守唐烨,英勇无敌如神兵天将,护凉州数万百姓,杀胸奴三千铁骑,扬我大汉君威,可谓壮哉,望陛下封赏!”

    “另,郡守唐烨,斩杀朝廷命官,威逼皇室宗亲一事,臣也已查明。”

    “与传言不符!”

    “斩杀贾平乃正当防卫,向刘长史借粮甲,是为重归我大汉的龙牙山匪军,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至于欺君更不曾有,唐烨早已派出家臣,送奏折前来长安,奏明陛下因果。”

    “但匈奴猖獗,屡犯我大汉边境,家臣不幸遇害,这才有先斩后奏的话柄。”

    “唐烨,一心为我大汉,有拳拳报国之志,乃千古难寻之猛将,望陛下少持偏见,莫提曾经,唯以重任,实乃我大汉之幸,百姓之福!”

    随着张骞的奏折一同呈上来的,还有凉州刺史府史恭亲笔书写的。

    主要是诉说凉州城一战,打的如何风光。

    除了为主要人员请功封赏以外,还出现了彩凤的名字。

    两份奏折读完,朝堂开始窃窃私语。

    “董大人,唐烨之前在你手下做事,对他甚是了解,可否创造出如此丰功伟绩?”东方朔轻声询问道。

    “这…这…东方大人,本官真的不知啊!”董仲舒结结巴巴了半天,也感觉很是头大。

    唐烨这个彻头彻尾的儒士,手无缚鸡之力的家伙,怎能手持方天画戟,斩杀几百匈奴兵?

    “哼,我看这奏折并不属实,张骞应该藏了私心,真相绝非如此。”田蚡冷哼一声说道。

    “哦?田丞相是对朕派出去的使臣有偏见?还是真如董大人所说,田丞相与贾平之流关系密切,想要借朕之手,替他们报仇?”刘彻问道。

    田蚡吓得冷汗直流,得罪了武帝谁都救不了他。

    就算有王美人这层关系,也难保他与朝同寿,

    “陛下明见,微臣绝无此意啊!”

    “之前,董大人也说唐烨就是个文人儒士,朝堂上下所见皆是如此,这突然间守城池救百姓,又亲率两百西郡铁骑,斩杀上千匈奴兵,这说不通啊。”田蚡赶忙说道。

    “有什么说不通的?唐烨有大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远非你们这些朝堂之上,所谓治世能臣可比的。”

    “若我所料无错,唐烨之前隐忍不发,就是对尔等结党营私,蛊惑陛下,而心生愤怒,这才破罐子破摔。”李广出列毫不客气的说道。

    “你,你,李将军,你血口喷人,我对大汉忠心耿耿,对陛下之心,更是天地可鉴,日月可照,我什么时候结党营私,蛊惑陛下了?”田蚡愤怒的质问道。

    “田丞相,本将军又未指名道姓的说你,你激动什么?莫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李广回怼道。

    “我…”

    “好了,两位爱卿不要吵了,李爱,卿朕记得之前朝堂之上,你也对唐烨嗤之以鼻,为何今日?”刘彻开口打断道。

    “陛下,之前是微臣有眼无珠,而现在微臣坚信唐烨有大才,绝对配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李广自信地回答道。

    “何出此言?”刘彻好奇的问道。

    心中暗想:今天老李怎么转性子了?以前在朝堂七个不服八个不愤,连卫青,霍去病的面子都不给。

    那些文官更是想怼就怼,怎么如此帮唐烨据理力争?

    难道,李广突然得知,唐烨是他流落在外的私生子?

    刘彻心中yy着。

    “陛下,这是西郡守唐烨,在凉州诗文大会所作的七言绝句!”李广将竹简举过头顶朗声说道。

    “呈上来!”

    宦官苏文一溜小跑,将竹简递到了刘彻面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美哉!壮哉!朕未曾想,世间竟有如此应景之词!”刘彻龙颜大悦,手掌重拍龙椅称赞道。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
无广告、全部免费!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