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调查

全书所有的事件都从纪委的调查开始,从公安局的内幕入手,以纪委对公安局内部的调查为线索,以公安局的真实内幕为故事背景,展开一连串的探索与追踪。光天化日,公然袭警。闹市之中,杀人如麻。坚牢形同虚设,来去自如。地痞流氓张高峰,摇身一变成为市人大代表,呼风...

第24章
    手机访问:m.xinwanben.com

    第24章

    自从上次向市公安局长秘密举报张高峰黑社会犯罪事实局长不幸被炸之后宋百康就觉得问题非常严重,张高峰黑恶势力已经猖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第一个怀疑局长被炸与张高峰有关的不是警察,不是专案组的破案专家,而是他这个全国人大代表,只有他最清楚,公安局长在被害前正是向他许下诺言一定对张高峰犯罪集团严惩不贷,可是一切还没开始局长就被害了,这不是张高峰集团干的还会有谁?

    他没有任何证据,只有一种最朴素最简单最原始的想法,那就是公安局长要摧毁张高峰集团,张高峰就决不会坐以待毙,很可能就趁着公安局还没动手就抢先下手了加害了局长。表面上看就这么简单。他本来准备把这个想法告诉专案组的,想必对破案多少会有用的,可想来想去还是没有,一是他没有任何证据,纯粹是他主观臆想,破案是要讲证据的,凭什么说是人家?没根没据的,显得太轻率了,谁信?二是他已经感到问题的严峻,如果像他想象的那样既说明了犯罪分子肆无忌惮,同时说明了张高峰的邪恶势力已发展到了公安的内部,要在公安局长办公室安装炸药实施爆炸没有公安内部的人策应配合可能吗?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张高峰怎么知道公安局长要对他采取行动?他要不知道公安局长要把他干掉他怎么会抢先下手?他不能再那么头脑简单了,他还只跟局长报告了局长就惨遭不幸,他还能够轻易跟其他人说?再不能那么幼稚了,也不能再让任何人忍受伤害。老局长被害后他什么都没说,而是广泛的收集张高峰及其同伙的犯罪证据,只有掌握了充足的证据才有可能彻底摧毁他们。如果过去还仅仅是为了维护本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话,那么现在他觉得他应该为所有的受害者、为整个社会行使他这个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尽他应尽的义务。他找了凡是能找到被张高峰及其手下伤害的对象,劝说他们起来揭露张高峰犯罪团伙的罪行,在他的一个秘密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个举报人的电话,记满了张高峰及其团伙犯罪的大量事实,包括金凤凰老板的控诉,也包括陈东的妻子。只要宋百康能告倒张高峰,陈东的妻子愿意再冒一次生命危险完成丈夫未尽的事业,提供了大量极为重要的证据。

    宋百康把所有搜集到的证据进行了整理,写出长达万言的举报信,上有一百零八人的亲笔签名,他没有再交给新来的公安局长,他担心重蹈覆辙,担心历史的悲剧重演,他把万言书一份寄到省委,一份寄到了公安部。

    一个星期后,公安部领导和省委钟书记的重要批示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市委刘书记的手中,上级领导态度非常明确:严肃查处,严惩不贷!

    刘书记没有把上面的批示再加上两句自己的话批发下去,也没召开常委会,因为宋百康在举报信中已经指明个别市领导和公安局的有关领导都是张高峰的保护伞,在没行动之前、在没调查之前不能传到任何涉嫌人员的耳朵里,否则将会带来无尽的麻烦,甚至前功尽弃。

    市委书记秘密召见了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李民生、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石刚和公安局长赵志杰,先什么也不说,把公安部领导和省委领导的重要批示连同宋百康的举报递给他们传阅。

    看完了宋百康的举报和领导的批示,三人表情都非常严肃。

    刘书记说说吧,有什么想法?

    李民生说查!要一查到底!早就有反映了,纪委也一直在调查,就因为市里的个别领导干预几次调查都无法进行下去。

    石刚说是该动手的时候了,再让他们猖獗下去市委市政府就形同虚设了。

    刘书记书记又看看赵志杰,问,你呢?也说句话看。

    赵志杰说您就下令吧,不瞒您说我一到公安局就想把这个钉子拔掉,只要市委一声令下,我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书记说那好,市委不再开什么会了,就这么定下来,坚决按照公安部领导和省委领导的批示办,市委立即成立特别调查组,成员就是在座的组成,由我亲自担任组长,先由公安秘密调查,哦,对了,公安局对这起案件的侦破由志杰同志负总责,具体案件承办交给沈宇霆,不瞒大家,市纪委调查事实上早已进行,老李在的时候钟书记就已经布置了纪委秘密调查组调查,沈宇霆一直在进行秘密调查,从来就没中断过,只是一直没有充足的证据,现在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个犯罪团伙的犯罪事实,行动刻不容缓!破案牵涉市委干部和民警的由纪委介入,有必要我再请示省里的有关领导,事不宜迟,马上行动!

    拿着宋百康沉甸甸的举报信,赵志杰一时还有些不好如何处理,早就盼着这一天了,现在这一天终于来了赵志杰又感到不知从哪里下手好。按照正常的程序,他必须首先同常务副局长林国平商量,他既主管刑侦,又是局长爆炸案专案组的组长,业务的事情应该跟他商量。可赵志杰越来越觉得林国平的许多行为都是与他离心离德,虽然他指挥吴欣破获了老局长办公室的爆炸案,赵志杰仍然觉得工作上很难走到一块,很多事情都无法形成共识,有分歧不要紧,只要出发点是一致的,只要真心实意解决问题,什么事都好说,可赵志杰已经明显感到在关键问题上林国平永远不能和他同步。赵志杰越来越觉得他们的认识在很多时候已经站到了两个对立的方面,这是他这个当局长难以接受的。另外,宋百康在举报信中已经提到市公安局有极少数人是张高峰集团的保护伞,虽然宋百康没有指名道姓,但赵志杰已经耳有所闻,这保护伞不是别人,正是这位常务副局长,虽然没有任何材料证明林国平与张高峰集团有关,可赵志杰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关于陈东,关于焦剑,赵志杰已经知道了一些原委,他希望他所听到的不是真的,希望林国平与张高峰没有任何瓜葛,但在心里他找不到否定的理由,所以一接到市领导的秘密任务他就本能地把林国平剔除出相信、使用的范围,无论如何,他不能首先告诉他,不能还没开始就把事情搞砸。事实上,刘书记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这起案件他负总责,沈宇霆具体抓,只字未提中间的常务副局长,怎么办?你自己去办吧,市委书记也没说穿。在公安局的时间也不短了,谁可信赖谁可重用谁能干事他已经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轮廓了。无论从能力还是从个人素质,沈宇霆都是他绝对信赖的手下。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毅然决断,抛开林国平,由沈宇霆全权负责,包括纪委驻守的几个同志,迅速秘密调查张高峰及北方集团。

    沈宇霆接受任务后没有一点惊讶之举,反应得非常平淡,说其实这项工作早在进行,而且一直没有中断过。

    赵志杰就有些责备,说什么,早就在进行?为什么这么久了不报告?还有哪些人知道?

    沈宇霆就说老局长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调查,一直到现在都没中断,他就焦剑卧底的事情如实地作了汇报,这一切在公安局除了他一个人谁也不知道,也不能告诉任何人。

    直到这时,赵志杰才真正了解了他的手下沈宇霆,才真正了解了公安工作的复杂和艰难。他在心里暗暗庆幸自己对沈宇霆的判断,也暗暗庆幸没有把一项极为艰难而又重要的任务交给不该交给的人。

    除了不知道宋百康在老局长遇害前有过举报之事之外,宋百康举报的事情沈宇霆多少都已掌握,缺少的就是证据。一听说宋百康在老局长出事前见过一面沈宇霆立即找到了宋百康。把情况一问沈宇霆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老局长的被害与张高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宋百康把老局长的被害与张高峰联系起来仅仅是一种猜想的话,那么沈宇霆就把这种猜想上升到了科学的逻辑推理:宋百康向老局长告的是张高峰及其北方集团,而实施爆炸的却是黄一兵,如果没有张高峰的指使黄一兵会在这个时候搞爆炸?他要报复老局长为什么那么多年没报复,偏偏等到公安局长要采取行动了才想起了要报复?可能吗?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正是因为宋百康的举报老局长才决意要铲除这股黑恶势力,作为主管刑侦的副局长林国平,老局长肯定会要把打击张高峰的计划告诉他,这才有了老局长办公室的爆炸案。

    所有的分析判断都合情合理,唯独让沈宇霆无法理解的是张高峰要炸老局长林国平怎么会在现场?难道张高峰的行动没有告诉林国平?这于情于理都不可能,炸谁都有可能,唯独他不会炸林国平,林国平几次从“水深火热”中把张高峰和黄一兵救出来,他能去炸他?绝对不可能!

    那又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那又为什么会有林国平受伤?为什么?什么目的?

    沈宇霆绞尽脑汁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又跑到老局长办公室再去揣摩爆炸的现场,他重新审读着看过无数次的现场,看到那些飞落的木块和纸片,他又再次回到从前的问题上来了:黄一兵为什么要安装定向炸弹?真像黄一兵交代材料中所说的仅仅是想集中爆炸力量对准老局长?为什么要在老局长的抽屉后面竖立一叠书本?为什么还要装上一块铁板?反过来想与其是要集中火力对准局长一边,倒不如说是保护另一边,这不就是要“保护”坐在局长对面的人?坐在局长对面的是谁?不就是林国平吗?这么说一开始就都是计划好了的?要炸死一个局长,要“保护”一个副局长?

    为什么要这么做?“保护”一个副局长的目的又是什么?是不是就是要把这个副局长推上去?推到局长的位置上去?

    真会是这么设计?杀害一个?“保护”一个?推上去一个?一箭双雕?这么残酷?这么狠毒?这么没有人性?叫人不可思议?想起来后怕。

    不是这样又是什么目的?

    沈宇霆想象不出他们还会有什么别的意思。

    他决定再审黄一兵。

    电脑访问: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