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神棍风范

古代文给主角批命的和尚妖鬼文行走江湖的道士西幻文戴着十字架的神父清穿文经常出场的萨满……这些神棍们往往起到了推动剧情的作用当主角穿成这些神棍,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阅读指南1,本故事纯属虚构,不要当真2,更新不定时,建议养肥再看

第(37)章
    随后,沈月茹登了外家的门,和外家和好,和武力值超高的小表妹成了好姐妹,和身份最高的公主成了好闺蜜,铁人三角一起联手,压下了京中贵女的风头。

    沈月茹也没有放过沈家,她利用外家的权势,让沈父降职丢官,一生落魄,也让偏心眼的祖母死不瞑目。

    最后,当然不能放过渣男。

    重生后的女主,从一个单纯的大家闺秀,变成了心狠手辣的复仇者。

    她面上永远是清清冷冷的,如九天上的月神。

    渣男认识到了庶姐的庸俗,爱上了高贵的嫡女,无望皇位,用一生来纪念让他爱到心里的人儿。

    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对爱情绝望的女主,遇到了表面上放dàng不羁的忠犬男主。

    一颗冰冷的心被忠犬男主用满满的深情慢慢地融化了。

    最后,女主帮助男主登上了皇位,她也成了后宫中唯一的女人,与男主一生一世一双人,还生下了一个极为聪慧的继承人。

    这个忠犬男主在番外还有出场,他是先皇后之子,因为被继皇后忌惮,所以装作流连花丛,名声也变得极为不堪。

    当然,男主还是清白之身,他的第一次当然是留给了女主。

    男主表面不堪,实质上十分睿智英明,私下掌握了庞大的势力。

    男主上辈子对女主一见倾情,却因为女主不爱他而默默守护,还退出了皇位的竞争,最后因为女主之死而崛起,杀了渣男贱女替女主报仇雪恨。

    自己也没有登上皇位,而是另择他人登基,一生没有娶妻生子。

    这本书就是一群女人的戏码,起承转合,跌宕起伏。

    男人无论是男主男配或者pào灰也好,都是女人撕bi的工具或背景。

    这剧情真是让谢安歌无话可说。

    他完全不明白,一支簪子、一身罗衣、宴会上的第一人……有什么好争的。

    毕竟是个男人,还是一个从未陷入过后宅争斗的男人,看完这本书后,谢安歌唯一的感觉就是神经病。

    几乎整个世界的人都是神经病。

    最让谢安歌恶心的一个情节就是,书中京城里有一个天下闻名的绣娘,她用价值连城的金玉云罗鲛绡裁剪的衣裳叫金缕玉衣,极尽奢华美丽。

    鲛绡寒暑不侵,不染一尘,金缕玉衣上面的纹路也是极为美观,走动间,隐隐约约有金光和玉文流动。

    为了争夺这件金缕玉衣献给心爱的女人,男主和男配们争先恐后地派出了许多暗卫。

    最后,死了许多暗卫后,男主得到了这件衣服,送给了女主,让她一时风光无限,倾倒众生。

    谢安歌就想问问女主,穿着这件染血的衣裳,她是否会冤鬼缠身?

    男主又是怎么想的,才会把这种不吉的衣服送给心爱之人?

    最让谢安歌不能理解的就是这本书的逻辑。

    重生复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女主的为人到底差到了什么地步,才会让一个男人手刃妻子和骨肉?

    一个重视血脉的古代男子,就算是要杀死妻子,也不应该把自己的孩子,不是,是儿子,一窝端了。

    还是在登基后没多久,就让一国皇后bào毙,又马不停蹄地另娶?

    要知道,在古代皇后可不仅仅是指皇帝背后的女人。

    在礼仪上,皇后与皇帝平等,出同车、入同座。在重大的日子里,皇后还要和皇帝一起,接受百官的朝贺。在理论上,后宫中所有的女人,都是皇后的臣属,她还拥有自己的官署,负责管理后宫,

    皇帝去世的话,皇后一般会被尊为皇太后,如果继任者年幼的话,她还可以临朝听政。

    大名鼎鼎的吕后、武则天、孝庄都gān过这事。

    此外,皇后的产生需经过皇帝册立,诏告天下,普天同庆,举行立后仪式。

    哪怕是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皇后身为一国之母,地位虽然不如皇帝,也是极为尊贵的,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朝政大势。

    所以,男主才不得不故作堕落,避继皇后锋芒。

    所以说,女主做人得多失败,上辈子才会被一个算不得智障的皇帝那样对待,落到那个地步啊?

    而且,重生而已,又不是重新投胎,女主的智商怎么就蹭蹭蹭地上去了呢?

    真心不明白,这里面的逻辑在那里。

    沈月茹在帮渣男争皇位、斗皇子的时候,也应该见过不少血腥之事,也应该明白成王败寇的道理,怎么就一点警惕性都没有呢?

    连自己的丈夫和庶姐搅和在一起都不清楚。

    不过,令谢安歌心生安慰的是,这些破事应该跟他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毕竟,他这命,生来便寡亲缘。

    第一世,祖父出于仁义收养了战友之孙----也就是他,一直当作亲生孙子养,他也是无意间才得知了真相,所以父母冷淡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第二世倒是父慈母爱了,但都早早的就死了。

    他就合该是个方外之人。

    书中与主角有联系的方外之人,唯有事故高发地的皇家寺庙里面的僧人,跟神经病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可喜可贺。

    谢安歌算是看出来了,他没那么容易死的。

    第27章 和尚2(修改)

    自前朝的大一统结束后,中原大地以长江为界,分为南梁、北齐。

    南梁太宗梁河乃前朝一将军,曾被法华寺主持批命,言其紫气东来,聚气于顶,有帝王命。

    果不其然,三年之后,前朝崩塌,南梁太宗于建康称帝,令法华寺为皇家寺庙,尊佛教为国教。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室尊崇佛道,民间信佛之风日益旺盛。

    登基十年,梁太宗下诏令全民奉佛,因此全盛时期,南梁的佛寺达二千多座,僧尼有六十万余人。

    梁太宗甚至身体力行,带头礼佛敬佛,钻研佛法,讲解经书。除此之外,他还建佛塔,造佛寺,塑金像。

    故而,有诗人曾作诗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谢安歌到达新世界的时候,大时代的背景就是如此充满了宗教的味道,一座座jing美恢宏的佛塔伫立在都城,环绕皇宫而立。

    佛香与梵音jiāo织,在产房里面缠绵。

    法华寺的方丈匆匆而来,请求收谢安歌为徒。这个时候,梁太宗已经五十多岁了,儿孙满堂,就同意了。

    于是,谢安歌才出生就离开了家人,踏入了寺庙。

    至于生下他的女子,没多久就产后抑郁而亡。

    梁太宗早年无后,过继侄子为太子,后来一心向佛,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倍加推崇佛教,几次舍身入庙,每次都是由朝廷用重金赎回,因此荒废了朝政。

    这时,北齐大将卢迪投降南梁,被封为异姓王,他利用皇室的矛盾,挑动蠢蠢欲动的诸皇子,发动叛乱。叛乱过后,梁太宗活活气死,皇室梁氏一族子嗣凋零,卢迪被腰斩,并诛九族。

    嫡枝一脉只剩下了年轻的九皇子和早已出家的谢安歌,九皇子登基称帝,大封后宫。

    在风雨飘摇的帝国中,法华寺如同一把巨伞为谢安歌遮风挡雨。

    "方丈,师叔,九皇子派人来找师叔。"一个小沙弥急匆匆地跑来方丈室,额头冒出了一点点细汗。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