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

白殊雯在遭遇出轨后,出门就一命呜呼了。醒来后却是回到了七年前,接了攻略他人的任务,且男女通吃,还混了个奇怪的天师在里面。还好有最懂她的小软妹陪着她,但是她为什么会对小软妹想入非非……在百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时,却渐渐发现,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假的……前...

作家 若花辞树 分類 百合 | 51萬字 | 177章
第(33)章
    汉王便与王妃一同入内,向佛祖进了一炷香。

    二人来此,乃是为那片梅花林,法光在寺中迎客多年,自是有些眼色,并不与汉王布道,更不拉着她大谈佛法,而是指了身后那两名小沙弥,令他们好生侍奉。

    汉王与王妃出了大殿,往寺内走去。

    大殿之后是一小块空地,空地以石砖铺就,平坦无坡,四周是供奉了菩萨的殿宇,正中摆了一香炉,香炉上方烟雾缭绕,如仙境一般。

    二人穿过空地,直往后去。香客渐渐少了下来,小沙弥与二人介绍道:"再往前便是梅花林,梅花林外有一亭,名洗心亭,平日常有文人在此以文会友,今日恰巧无人,寺中备了斋菜,到午时,两位檀越可在亭中用膳。"

    正说着,梅花林便在眼前。

    那一片梅花,白粉相间,错落有致的蔓延开,仿佛无边无际。

    如此美景,如此大片的梅花,京中少见,唯有宫中麟德殿前那一片红梅,方可与之比拟一二。

    汉王缓缓走近,凑到树前,观赏花之形态。

    那两名沙弥,便不跟着了,只在林外等候。

    汉王不错眼地看了一阵,她只觉眼前之景极为熟悉,让她想到广平寺后的那一片桃花。梅树种得并无规则,仿佛是这边种几棵,那边种几棵,待树长成,开出花来,便连成了一片。

    又往前穿过几棵树,便见前方出现一石桌,石桌四周,围了四只石凳,其中一处,坐了一名穿了高僧袈裟的和尚。

    那和尚生得慈眉善目,令人一看便心生好感,他身前摆了一小炉子,小炉子上煮了一壶茶。茶香伴着梅香,悠然四溢,使人心旷神怡。

    梅花林中煮茶,如此雅致。

    和尚望向二人,笑道:"相遇是缘,贫僧法如,愿邀二位檀越,饮一杯清茶。"

    他便是法如?汉王眼中显出惊讶,想到此人得道,已百余岁了,不禁又局促,望向王妃。王妃知她惶惑,便安抚地牵了她的手,在石凳上坐下。

    汉王坐下,仍有些不安,法如替她斟了盏茶,仿佛不知她是谁,语气和蔼道:"檀越走了许久,想是渴了吧?"

    经他一说,汉王确实觉得自己渴了,她接过茶盏,道了谢,又看向王妃。王妃不由弯唇,微微颔首。汉王便低头抿了一口。

    法如不禁一笑,依旧是慈祥的面容,他转首,与王妃谈起佛法。王妃似乎也jing通,竟与他接起话来。

    汉王不懂这个,听了一会儿,便觉无趣,她等二人说过一篇,方与王妃道:"阿瑶,我可否去别处走走?"

    王妃替她理了理衣衫:"殿下去就是。"

    汉王笑了笑,又与法如颔首致意,方起身,往别处去。

    待汉王身影消失在梅树间,法如念了声佛号,叹道:"八十年不见,君檀越青chun依旧,贫僧却是老了。"

    第二十六章

    若是道行高深之人, 站在不远的邙山上, 眺望整座寺庙, 便可见寺庙上方, 金光万丈,佛门宝地, 熠熠生辉。

    寺中藏有佛家至宝,寻常妖魔见了, 皆是避走不及, 更不必说, 来此行凶。

    汉王独自走开,也是无妨的。然而, 王妃仍是分出部分神识, 留意着汉王那头。

    梅花傲霜,凌寒盛放,在林中煮茶, 与老友闲谈,却也雅致。

    法如叹罢, 倒不见怅然, 提壶斟了茶, 缓缓说道:"贫僧还是幼童时,在广平寺剃度出家,做了个小沙弥,有幸得君檀越点化,方参透佛法, 修得些许佛缘。"

    前尘往事,仿佛就在昨日,转眼间,已过去百年。他自小沙弥,长成了白须白眉的老和尚,君檀越却是旧时容颜,风仪婉丽,卓然若chun风。

    王妃并不居功,只淡淡笑道:"是你一心向佛,方得善缘。"

    法如也不与她争论,那慈善的眉眼,透着看透世事的睿智与超脱:"檀越太过谦逊。"

    他一面说,一面望向王妃,这一看,他目光一凝,面上满是惊奇。王妃也不躲闪,任他去看,法如定睛凝视,过了半晌,他连连摇头道:"檀越所修之道,早已功德圆满,该有接引之光,来渡檀越飞升上界,位列仙班才是,怎会还在人间,受这凡尘之苦。"

    他参了八十年佛法,日夜苦修,无片刻懈怠,总算体悟皮毛,能窥得王妃身上灵力隐隐有突破之势,再往上修,便该是仙法了,仙法需引渡仙气入体,方可修行,凡间何来仙气?万物修到这步,便是突破飞升之际。

    她为何,还在凡间?

    法如道行不浅,却远不及王妃,看破表象已是勉qiáng,更不必说参透其中玄机。

    万物入道,便是为成仙,君檀越亦是如此,她修炼三千年,曾在广平寺中参悟佛法,一悟便是五百年,心中唯有大道而已。到此要紧关头,却不知为何,竟仍在凡间,不得飞升。莫非是遇上了什么难以化解的大劫?

    法如百思不得其解,也知自己才只摸上大道的边罢了,许多玄机是看不透的。他也不再深思,转首看向王妃,却见她并无为难,亦无愤懑,神色间淡然得很。

    王妃见他着实疑惑,便开口道:"我尘缘未了,做了仙,也少不得再下界来。"

    只这一句,便使法如醍醐灌顶,既是尘缘未了,法如也不再追问,毕竟不论是人是妖,总有不愿外人过问的私事。

    只是成仙一事,委实要紧,法如好意提醒:"仙缘珍贵,转瞬即逝,檀越可莫要错过了。"

    待汉王自林中归来,法如已不在了,只王妃一人,坐在石桌旁,端了盅茶,慢慢浅酌。

    高僧离去,汉王自在许多,她高兴地走过来,坐到王妃身侧的石凳上。

    自千树万树的花丛间穿过,她染了一身梅香回来,坐到王妃身旁,花香格外馥郁。

    王妃略略施法,不动声色地将她衣上香气化去。

    汉王坐了一会儿,抬手拉住她的袖子道:"阿瑶,渴。"

    壶中清茶已尽,唯止王妃手中这一杯了,她将茶盅递与汉王,汉王欢喜地接过,小小抿了一口,正好是可入口的温度,既不凉,也不烫,且又十分解渴,她觉得喜欢,又低头饮了一口。

    "林中梅花可好看?"王妃道。

    茶盅还在唇边,汉王歪头,想了想:"好看。"

    王妃似笑非笑地看了看她,并不说什么。

    晚间,二人自白马寺归。

    车驾辘辘,驶过宽阔大街。汉王行走半日,有些乏了,便伏在王妃膝上,合了眼,陷入半梦半醒的浅眠中。

    她一手搭在王妃的膝上,枕着脑袋,另一手习惯性的,便抓住王妃的裙边。车驾摇晃,毕竟不如榻上舒服,汉王不时睁眼醒来,睡意朦胧地看一眼王妃,仿佛看见她,才可安心一般,又合眼睡去。

    王妃见她睡不舒服,便轻轻揽了她过来,汉王并未睁眼,却如清醒着一般,准确环上王妃的腰,埋首在她腹间,继续安睡。

    她今日戴了青黑的幞头,内衬缝了一层厚软的狐皮,戴在头上,既避寒风,又可保暖。此时她躺下了,幞头便也摘下,放到一旁。她漆黑的发丝梳了个髻,只以发带缚着,并未插簪。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