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了,眸光扫过太子身后的陆修文,嗓音凉意彻骨:“陆小公爷作为太子殿下的伴读,若不能行伴读之责,任由殿下荒废课业,蹉跎光阴,本官会启禀陛下,这太子伴读不如换个人来做。” 陆修文霎时面色一白,汗如雨下,赶忙拱手道:“学生知错,往后定时刻牢记阁老教诲,督促太子殿下潜心课业。” 谢昶冷冷盯着他:“下不为例。” 陆修文连连颔首道是。 谢昶来前便听宿郦来禀,说太子听闻含清斋在上围棋课,一时技痒难耐,这陆修文再一顺水推舟,两人干脆就结伴过来了。 陆修文存的什么心思,他还能不知道?总不可能单纯来观棋。 离下学所剩不多时,若两两再来一局只怕就要拖堂了,赞善官还想着将方才谢昶的棋局再好生研究一番,干脆直接宣布下学。 太子灰头土脸地离开了。 陆修文被训斥了一顿,且还是在阿朝面前被谢阁老训斥,如何还有脸面再待下去。 可今日过来,连与她单独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他心中遗憾,转头想要去寻那道窈窕纤细的身影,却发现心心念念的小姑娘已经跟着谢阁老离开了。 哥哥赢了棋局,阿朝连脚步都比往常轻快。 谢昶偏头瞧她一眼:“手不疼了?” 这一提醒,阿朝才意识到捏了小半日棋子的手指又酸又痛,有几处针眼还微微泛了紫。 回到斋舍,瑞春重新给她上了药。 阿朝乖乖地坐着,望向他的一双眼睛又清又亮:“哥哥如何知道我有难?若不是你来得及时,我今日不仅惨败,定然还要遭人笑话的。” 谢昶看着她,沉默思索了片刻。 其实宿郦来报说太子到了含清斋的时候,谢昶就隐隐察觉到她心内的紧张,后来这种紧张愈演愈烈,他闭上眼睛,都能看到她可怜巴巴地看着自己,一双杏眸柔弱娇怜,好像他再不过去,她就要哭了一样。 他沉吟良久,没有回答,只是问道:“时辰尚早,我还要回一趟文渊阁,你自己先回府?” 阿朝点点头:“我得早些将先生布置的《楚辞》抄写完,否则花朝节就不能出府踏青了。” 她手上的针眼还疼着,抄书的手速至少慢下来一倍。 谢昶蹙起了眉头:“踏青?又是与崇宁公主?” 阿朝赶忙摆手:“是棠月想要与我一起去庙里拜花神,我还答应给她带点心呢。” 谢昶努力在脑海中搜索这么个人,棠月,李棠月……那个丙等。 也是个不着调的。 怕他不允,那双杏眼幼鹿般可怜地瞧着他、求着他。 她在琼园关了八年,最好的年纪与外界隔绝,从前那么爱热闹的人,看到墙缝里开了朵花都要高兴一整日的人,怎会不期待姑娘们最喜爱的花朝节? 谢昶从她眼里看出无边的憧憬,最后无奈叹息一声,“花朝节人多眼杂,记得戴幕篱,听到了?” 阿朝欢喜地点头:“知道啦。” 这几日都没有太紧的课程。 算术课讲的是《九章算术》,阿朝在府中已经跟着女先生学完,课上并不吃力,但含清斋这些世家贵女自小都是接受未来高门主母的培养,即便诗书逊色,算账上却不马虎,阿朝想要在月度与半年度的考核中取得前三名并不容易。 之后的乐艺课讲的恰好是阿朝在琼园练过的一首曲子,指法虽不能做到行云流水,但好在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盛京的花朝节比南方要晚几日,在二月十五,含清斋按照规定休假三日。 仿佛突然间暖了起来,盛京城内百花相继开放,连那些足不出户的小娘子们也在今日三五成群地出门踏青,花神庙外人头攒动,一时花香、脂粉香和花神庙内的香火气息交织弥漫在空气中。 若不是跟着李棠月,阿朝还从来不知花朝节有诸多讲究。 两人提前备好了五色彩笺,正准备挂到花神庙外的桃花枝上,却没想到这人潮熙攘之处,一抬眼竟然瞧见了姜燕羽与苏宛如。 四人相互打了招呼,李棠月便带着阿朝继续挂彩笺。 李棠月歪头问她:“阿朝,你许的什么愿?” 阿朝的愿望和冬至时的一样,都是希望爹娘在天上安息,希望自己能一直陪伴在哥哥身边。 李棠月压低了声笑道:“你就没打算替你哥哥求个嫂嫂么?谢阁老都多大年纪了还未娶妻。” 阿朝眨了眨眼,还未想好如何作答,一旁的苏宛如悄悄竖起了耳朵。 作者有话说: ·?第 32 章 ◎似乎可以依赖他一辈子◎ 阿朝叹了口气, 她想过哥哥将来会娶妻吗? 当然想过的。 也想过来日嫂嫂进了府,哥哥定然也会像对待她一样,把所有的温柔和耐心都给嫂嫂, 或许便不会像从前那般宠爱和纵容自己了吧。 所以他才一遍遍地提醒她,男女有别, 来日他要娶妻, 她也要嫁人, 兄妹俩的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