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农女

不是公主就是侯门嫡女,貌美多金,俊男环绕,金手指一开,天下我有。唉,醒醒吧,那是别人家的穿越。许乐也穿越了,却成为了一个家徒四壁,连窗户纸都没有的农家贫女。父亲离家另娶,二婶跋扈欺侮,还有表面良善美丽偏又心思恶毒的继母暗中使坏,眼看母亲与弟妹受尽恶...

作家 南柯 分類 古代言情 | 70萬字 | 292章
第60章 私房钱都快亏光了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初秋的下午,阳光已经不是那么猛烈了,再加上高大的烧汤花投下的大片阴凉,许乐很惬意的眯起了眼睛。

    脚下的番薯藤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四处乱攀,有的竟然和离它不远的烧汤花纠缠在一起,番薯粉红色的小花朵夹杂在桃红色的烧汤花中间,倒也显得娇俏可爱,格外灵动自然。

    “不可能吧,先不提这朱大婶的傻儿子,就光说她家那穷的锅都揭不开的样子,人家刘秀才也不可能要跟她家接亲啊,况且她做下的那些肮脏事情,咱附近谁不知晓……”

    伴随着哗哗的洗衣服的声音,另一个妇人开了腔。

    随后她抓着一件灰布长袍的衣领,随手把它扔进了河里漂洗了一遍,又麻利的拧干水分,放在脚下的石头上,拿着洗衣棒狠狠的摔打着那件衣服。

    “咋不可能,你别忘了,我和她家是邻居,她家穷的连院墙都垒不起,啥人去过她家我能不知道,我可是亲眼看见刘秀才和他老婆带着自家女儿去她家相亲的。那小丫头,你是没见,那可真是俊呢!”

    先前说话的妇人就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将自家衣篓整个泡在面前的河面上,怕它被水冲走,又捡了两块大石头放在里面压着。

    “照你这么说,那是她们两家见了面,也没说定亲啊,就她家那条件,人刘秀才能看上……”

    夕阳斜斜的照在水面上,两个妇人有说有笑的在拉着家常,而旁听的许乐却惊的张大了嘴巴,因为这两个人的对话带给她的震撼实在太大了。

    没想到她们口中的朱大婶,竟是莺儿的亲姨母,因她丈夫早逝,儿子三岁时候又烧坏了脑子,成了个傻子。

    再加上寡妇门前是非多,她在这里的口碑并不好,,所以亲戚邻居都有些看不起她,甚至很多亲戚索性就和她断了来往。

    也只有她的姐姐还惦记着她,逢年过节的嘱咐自己的一双儿女记得来看看自己这个唯一的妹子。

    而这次朱大婶家的傻儿子之所以有这么好一门亲事,也多亏了自己的外甥女莺儿。

    正是她拿出了这些年在郡主府当丫环存下的私房钱借给了朱大婶,才使得朱大婶的和刘秀才家的这门亲事顺利定下。

    因为那刘秀才说了,谁要娶他的女儿,就要拿二百两纹银做聘礼,另外家中还要是青砖瓦房,这样他才应允。

    周围的人都嘲笑他是想钱想疯了,媒人更是从他家门前绕道走,谁都没想到朱大婶会拿得出那么多的银子,还真把这门亲事定下了,就等着房子建好迎娶新娘子了。

    听到这些消息的许乐真是无语极了,这莺儿比蝶儿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啊,蝶儿只会硬来,不是派杀手烧房子就是活埋,手段残酷。

    而莺儿却善于耍心机,稍不小心,就会落进她的圈套里,就像这次嚷嚷着减租子的事情,虽然不知道这朱大婶是如何在背后组织起来的,但幕后主使肯定是莺儿无疑了。

    许乐回去的时候正好碰到了云丰的妻子柳氏,就装作无意一般说了刚才那两个妇人的对话,想听听柳氏对朱大婶的评价。

    “唉,她也是个可怜人,孩子一岁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很多人都劝她再走一家,她为了孩子死活不同意,后来孩子发烧变傻了,她的日子更苦了,再加上她家连个院子都没有,这些年村里人没少背后骂她的。”

    柳氏倒是很中肯,她和云丰一样不喜欢背后论人是非,所以村子里的八卦消息什么的她也就是听听,知道的并不多。

    回去的时候,许乐心中是有些雀跃的,这莺儿已经上钩了,据自己知道的,她可是出了至少二百两纹银了,虽然还是有些忐忑,不知道接下来莺儿要出什么招儿,但还是自己安慰自己,有什么嘛,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莺儿此时可没有许乐这么好的心情,也豁达不起来,她匆匆的走过街角那家自己最爱吃的烧鹅店,努力屏住呼吸不去闻那不断往自己鼻子里钻的香味,心里难过极了。

    这算什么嘛,蝶儿为郡主做事的时候,天天在外面大鱼大肉,轮到自己了,母亲就这也不准那也不能的,肚子再饿也只能回府和其他下人一起吃大锅菜。

    端着那碗净是萝卜白菜的饭菜,想想自己跟着蝶儿当跟班时候的逍遥日子,莺儿真是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蝶儿当外事大丫鬟的时候,天天根本就不回府吃饭,都是带着自己下馆子,走的时候就记着郡主府的帐。

    而轮到自己了呢,刚开始的时候真是觉得蝶儿太过分了,乱花郡主的钱,可是被府里的青菜豆腐涮过几个月后,自己真是十分怀念跟着蝶儿的时光。

    唉,其实,不去下馆子也是能忍的,这为郡主跑腿办事却要自掏腰包算哪门子的道理,母亲只说那是她妹妹,若是让郡主知道了,肯定以为自己有意骗她钱花,反而不美。

    所以,自己的姨母朱大婶娶媳妇儿盖房子都要自己拿私房钱去填窟窿,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

    越想越气的莺儿,恨恨的从自己的腰间借下瘪瘪的荷包,看着那绿色锦缎荷包上面的黄莺,眼泪不争气的滚落了下来。

    这个荷包自己第一次被派到蝶儿身边的时候,蝶儿亲手送给自己的,她还记的当时蝶儿对自己说的话。

    “听说你叫莺儿,就想着送你一个可心的礼物,可巧那天我逛街时候正好看到这个荷包,就买了来送你当见面礼,妹妹你可别嫌弃哦。”

    自己当时刚进府中,什么都不懂,虽说母亲是郡主身边有头有脸的嬷嬷,但也是忐忑的,见蝶儿还特意买了个黄莺图案的荷包,当时真是挺感动的。

    见自己接了荷包,蝶儿接下来说的话让她现在想起了就想哭,因为她说:“好妹妹,我自小虽说是和郡主一起长大,外人看着我们挺有情分,但终究主仆有别,今天有了你这个妹妹,我是真的高兴,送你这个荷包,也是要你记着,只要有姐姐在,你任何时候都不必从里面拿钱出来应付,一切有我呢。”

    当时自己只觉得她是说大话,如今想来,当时蝶儿可真是把自己当亲妹妹待的,自己跟了她这么多年,竟真的从不曾花过一文钱!

    谁曾想,自己辛辛苦苦攒了这么久的私房钱,竟在自己姨母身上快亏空光了。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