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破案升官发财

北阙司直沐钰儿,人美心狠,人生目标是升职加薪曲江命案,她当夜锁定出嫌疑人.——竟是御前红人唐不言,洛阳城中待嫁闺秀的心中夫婿!幸好不是我的!沐钰儿胆大包天敲响房门。“开门,北阙送温暖。”沐钰儿盯着唐不言那张美人脸,起了最怜惜的心,下了最狠的套,把人...

第44章
    沐钰儿嘴角一挑,并未说话。


    庙宇高悬,清明在上,春寒料峭的风自屋内盘旋,在空旷的红柱间萦绕,在紧闭的门窗中呼啸,沉重的往事在岁月中无声流过。


    “老大老大!”张一还未绕过影壁,声音就传了过来。


    沐钰儿懒懒去看人。


    只看到张一和陈菲菲相携而来,背后跟着几个北阙的兄弟。


    “这里就麻烦你们了。”沐钰儿把血书一卷放在袖中,“我和唐别驾去书院询问剩下的人。”


    陈菲菲头也不抬地挥了挥手:“可以剖吗?”


    沐钰儿摇头:“现在不行,等家人来吧,张一,你找人打听一下死者家属,把人带过来。”


    “哎,好的。”张一很快就指定了两个脚程快的人,“对了老大,曲园那些侍卫的口供还要看吗。”


    沐钰儿:“要,晚上把所有人都叫来开会。”


    “哎,没问题。”张一跟在她身后,刚走了一步就被人拉住。


    “哎,小猴子你走什么,你走了,谁给我写验尸格啊。”陈菲菲眼疾手快把人拉住。


    张一大惊,脸色发白。


    “老大!”


    他奔溃大喊,却看到老大竖起的一只手随意地摆了摆。


    “嘻嘻,小猴子,来嘛,胆子吓吓就大了。”背后传来陈菲菲桀桀笑声,属实有些吓人。


    “司直接下来打算如何。”唐不言问道。


    “去查一下死者今日的行程,何时失踪,于何人有过交集,再等菲姐那边确定出死亡时间,就能缩小范围。”沐钰儿随口说道,随后话锋一顿,似笑非笑道,“唐无刑在考我啊。”


    唐不言倒是不避讳地点了点头:“已经发现三具尸体,司直却不慌不忙,安排有序,实在厉害。”


    沐钰儿懒洋洋一笑:“夸奖,幸好别驾不是我的上司,不然我这每日还要听别驾考核,实在是有些害怕。”


    “你若是我的手下。”唐不言不落下风,“必是要先修一下仪态的。”


    “那正好。”


    两人穿过垂花拱门,整个视线骤然放大。


    沐钰儿站在门口,扭头挑衅:“咱们也不合适。”


    唐不言闻言颔首:“确实。”


    两人对视一眼,随后各自默契地移开视线。


    “别驾在国子监读书两年,可有了解。”沐钰儿转移话题,“我瞧着六位博士不对付,姜祭酒似乎不喜欢邹思凯。”


    “国子监有六学,收贵勋子弟一般都是按照父辈品阶,三品以上官吏及国公子孙直接入学国子学,五品以上为太学,以上两馆不招平民子弟。”


    唐不言的说话冷淡平静,偏又听出几丝讥讽。


    沐钰儿摸摸下巴,意味深长:“那学院一定泾渭分明。”


    唐不言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继续说道:“四门学是七品以上官家子弟,另外择优录取普通百姓子弟八百名,以上三学以儒家明经为主,隶书和时务策都要兼学。”


    “那不是以后都是走明经或进士科,坦荡大路。”沐钰儿一脸受教点头。


    两人穿过一进大院,视线豁然开朗。


    沐钰儿不由感慨:“好大的后院,怪不得人人都向往国子监。”


    唐不言盯着不远处屋檐,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道:“所以他们被称为上三学。”


    沐钰儿下意识缓了步伐,等着他慢吞吞走上来:“这也分贵贱?”


    唐不言漆黑的眼睛盯着院中三三两两的学生:“字法算三学入仕后最高只能当六品官,如此自然分出三六九等来。”


    沐钰儿叹气:“原来一个读书的地方也搞得这么复杂。”


    唐不言站在廊檐下,侧首看她,微微一笑:“还有更复杂的。”


    “什么?”沐钰儿微微睁大眼睛,不解问道。


    唐不言并不解释,只是转移话题先一步带路:“学校放假也会有人没有回家,名单都在学管手中,一起去拿。”


    沐钰儿点头:“行。”


    国子监占地极大,光是隔开前后两院的花园便要走一炷香的时间。


    假山坏绕,小桥流水,在学府高墙重瓦的森森庄严中透出江南水乡的精致。


    “果然趁着前院出事来闹事!”


    两人走到一处假山高壁上,忽然听到那里传来学生剧烈的争吵声。


    作者有话说:


    1.这个藏头诗看明白了?就跟贪吃蛇咬尾巴一样,一句诗的最后一个字的和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一定有一个字是相同的!


    2.国子监的那个六学学生招录参考唐朝,初唐的科举还不算完善,但是给寒门子弟撬开一个口子,真正完善的在明朝!!!所以明朝出了一大批牛逼的人,毕竟都是千军万马独木桥里挤出来的天才,没点本事没法和同僚们吹牛逼!(明朝吹牛逼都是报我是某年的某某,比如我是嘉庆三年的进士这样),所以我开了个明朝科举的预收(你们懂我的意思吧QAQ)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