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暂无简介

第66章 豫章来信
    “豫章?”


    “豫章?”


    甘宁和太史慈听到张绣的话,皆是露出惊讶的目光。


    这个时候去豫章干什么?


    张绣也不卖关子,直接告诉了两人答案。


    这封信是从豫章寄来的没错,但此刘使君非彼刘使君。


    给张绣寄信的人是刘表。


    他在扬州连战告捷,速取寻阳、转战舒城、假道居巢攻下皖城,又在皖城治庐江郡的事情自然传到了荆州。


    刘表自是大喜过望。


    原本他还在为张绣的事情头痛。


    之前黄祖曾找他诉苦,因为张绣的部曲张先占着蕲春,拒不跟身为江夏太守的黄祖配合,俨然有自立之势。


    虽然说黄茂在下雉的表现令人失望,连带着让刘表也对黄祖有了不满。


    但是跟张绣相比,黄祖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只是刘表也知道,由张绣派人来守蕲春肯定比黄祖更加坚挺。


    所以他难免有些左右为难,一面安抚黄祖,答应他会主持公道,一面让在南阳的文聘诘问贾诩。


    当然这就是做给黄祖看的。


    以贾诩的精明,应付这种事情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黄祖当然也明白。


    但刘表都已经这么做了,他除了暗暗怨恨自己的侄子不努力之外,也只能表示感谢,蛩伏下来等待下一次机会。


    就在这个时候,刘表突然得知张绣跑到隔壁袁术的地盘搞事,自然分外高兴。


    特别是听说张绣居然在袁术身上硬生生撕下一块肉来,又建了一个庐江郡,更是发出感慨:


    “生子当如张博超!”


    于是他向张绣修书一封,表达了肯定和支持,告诉张绣只要他跟袁术对着干,自己就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


    只是他信还没有发出去,一个新的情况又出现了。


    跟自己同为皇室宗亲的刘繇在江东之战败给孙策,带着部属来到豫章。


    结果刘繇刚到豫章不久,豫章太守周术因病而死去世,太守之位悬空。


    刘表当即举荐了自己的人接替。


    刘繇原本来豫章就有投刘表的意思,自然不会反对。


    按照以往惯例这都是十拿九稳的。


    但让刘表意外的是,这一次朝廷却没有听他的,而是任命朱皓为豫章太守。


    朱皓自然不是普通人,他的父亲是名将朱儁(jun)。


    朱儁是谁?


    早年曾任交州刺史,以家兵五千大破叛军,平定交州。


    战后就以功封都亭侯,入朝为谏议大夫。


    后来黄巾起义爆发,朱儁跟卢植、皇甫嵩一起持节调发全国精兵分击黄巾军。


    朱儁平定三郡之地,以功进封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又率军讨平黄巾,因功增加食邑五千户,改封钱塘侯。


    在平定了黄巾起义以后,黑山军首领张燕又率兵侵犯河内郡,进逼京师。


    朱儁遂被任命为河内太守,率领家兵击退张燕。


    此后朱儁便历任光禄大夫、屯骑校尉、城门校尉、河南尹,是深得朝廷信任的一员名将。


    朱皓作为朱儁之子,行事颇有父风,亦有才行,善推诚以信人。


    汉廷选派他作为豫章太守,倒也十分合理。


    但是这件事情却让刘表察觉出了不对劲的地方。


    如果是以前,朝廷绝不会拒绝自己的举荐。


    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汉帝人在许昌……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刘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一个人。


    曹操!


    因为就在曹操被张绣打败回到许昌不久,他就派祢衡出使荆州,企图招安刘表。


    作为使者的祢衡来到荆州,表面恭敬,实则讥讽。


    刘表不喜欢这个人,就让魏延去江夏的时候顺便把祢衡带给黄祖。


    谁知最后他却成了张绣的人。


    想到这里,刘表干脆又在信中阐述了如今天下大势,着重指出自己和张绣皆为汉臣,忠于汉室。


    曹贼却包操祸心,是两人的共同敌人。


    所以希望张绣能够暂时放下跟孙策的战斗,前往豫章,支持自己人成为豫章太守。


    一句话,既然你不给,我就自己拿!


    听完张绣的话,甘宁和太史慈都默契的没有开口。


    太史慈倒也罢了,甘宁对刘表是真没什么好感。


    就在这时,太史慈突然开口:“主公,慈愿同主公一同前往豫章!”


    生怕张绣误会,他又连忙说道,“某欲去豫章告知刘使君,吾已跟随主公之事。”


    张绣笑了笑,“我本来就打算带你一起去豫章,还有兴霸也是。”


    接着两人就去安排一应事宜。


    两人离开不久,走在路上的太史慈见甘宁皱眉不语,忍不住问道:


    “兴霸,我听文长言荆州刘使君曾断了南阳的粮草辎重,可如今看主公与刘使君关系似乎并无不谐?”


    甘宁闻言摇头道,“那时我尚在江夏,此事我亦不知。”


    见太史慈目露失望之色,甘宁想了想,也觉得张绣今天愿意听从刘表安排去豫章事有蹊跷,干脆让人把王虎叫了过来。


    王虎是张绣的府卫队长,从张绣接手张济的部队时就一直跟着他,是如今张绣军中资历最老的一批人,想必知道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王虎闻讯,很快就赶了过来。


    一听甘宁和太史慈想听张绣的光辉事迹,立刻两眼发光,滔滔不绝地说了。


    单骑吓死敌人,喝退十万大军。


    阵前单挑无敌,生擒敌方主将。


    奇兵断敌后路,迫其弃袍割须。


    遭遇卑鄙暗算,实力逆转结局。


    ……


    听完王虎的陈述,甘宁和太史慈面面相觑。


    虽然过程有些夸张,但大体上还是还原了事情经过。


    正因如此,两人愈发惊讶。


    从王虎的陈述来看,张绣跟刘表的关系实在说不上好。


    两人最多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既然都已经决定了返回庐江,怎么也不该因为刘表的一封信就改变战略部署。


    真是怪哉!


    不过既然张绣下了命令,纵使心有不解,两人亦会坚决执行。


    甘宁和太史慈并不知道,张绣并不是因为刘表才改变的主意。


    他之所以决定要去豫章,主要是因为刘表在信中提到了一个人。


    那个被他上表举荐为豫章太守的人。


    他叫诸葛玄。


    本站网站: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