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在这个世界并不罕见,但大多数都只是一些可燃粉末。 真正能够达到爆炸标准的少之又少,而且威力也仅仅能拿来作为爆竹使用。 那种原始火药,别说是开山凿石,便是连人都很难伤到。 奚舟给奚政的初级工业卡,便是凝聚着古代时最为精华的工业科技。 再加上由于他作为国运之神对于汉国国民的反哺,这些工匠和工学士们,总有一些聪敏之人在短时间内捅破那层窗户纸,取得这方面的重大突破。 说起来,这黑火药的出现,还是一个工学士的父亲,正好负责一座煤矿的开采事宜。 而这工学士,在看到小孩玩爆竹时得到灵感,与父亲和同窗们言明后,还真的将更大威力的火药弄了出来。 开矿的效率得到提升,在军工厂的人在听说这玩意儿过后,立马就想到了将黑火药运用在军事上。 于是,类似于爆竹一样的投掷物和填埋物出现。 这东西被称作“震天雷”,其只要位置得当,威力足以炸毁一辆战车。 而战车方圆三尺之内的人马,也会受到极大的损伤,甚至直接被炸死。 一些人想到在其中装上钉子和“金汁”,令这震天雷的威力最大化。 岳飞在见识过这震天雷后,便直接下令,在每镇兵马中,每人都应当配备至少三枚。 而那用于开矿的“爆竹”,也被起了个形象的名字——雷管。 在第一次见识过雷管炸开巨石后,岳飞当即便下令,在军队中亦要随时准备这东西,用于攻城之用。 这初级工业卡带来的突发性爆发,令汉国上下的人都有些手足无措。 但在经过时间的冲洗过后,大家便会习以为常。 而且奚舟的这张初级工业卡,给大汉带来的将远不止这些。 工部这边带来的成就,同时也反哺了农业。 在冶铁技术进步以后,打造的农具也更加耐用和实用,开垦土地的效率,也比以前提升了不少。 按照大汉官府的规定,目前农民新垦土地的上限,在每人三亩的数量。 在开垦完毕后,这些土地经过登记造册,最终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万亩。 按照现在的亩产,这新垦出来的土地,一季足够出产至少五十万担粮食。 五十万担虽然听上去很多,但也不过堪堪够整个大汉上下吃两个月。 这还是因为汉国人口稀少的缘故。 在中原地区,田少人多的情况将会更加严重。 自千年前大汉建立,近千年的安定,让神州人口达到了爆炸式的增长。 尽管这些年来神州大乱,战国林立,人口已经下降了许多。 但经过数十年战乱后,各国也趋于稳定发展,像中原、江南和巴蜀地区,这些地方人口也呈上升趋势。 就如那齐国鲁国所在的渤州,人口便有整整千万之数,是咸州的十倍。 土地只有那么多,人口却是可以一直增长。 如果亩产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未来即便没有天灾,依然有可能发生饥荒。 目前奚政能够做的,也只有下令让下边多多开垦土地,将每一亩地都利用上。 至于未来的亩产问题,这个不是奚政这个王上所需要亲自担心的。 …… 汉郡,京城外郊,一片荒芜。 这几日奚政一时兴起,微服出行,想去看看下面的农事进行得如何。 毕竟作为一国之君,仅在深宫之中,只能在奏折看到民间疾苦。 这些奏折所呈现出来的,仅是冷冰冰的数据,让奚政根本无法代入其中。 但刚刚到达外郊的时候,呈现在奚政面前的并不是欣欣向荣,而是一片废弃的荒地。 奚政勒马停下,脸色阴沉得快要拧出水来:“这是怎么回事?” 一旁跟随的常侍严甫脸色骤然大变,立马朝随行的一个工部官员呵斥了一句。 那工部官员连忙翻身下马,对着奚政微微躬身:“王上且听臣言!” 奚政眉头一皱:“孤在奏折上看到的可不是如此景象,丞相和尚书、侍郎们孤倒是信得过,倒要看你如何替他们解释!” 这不得不叫奚政生气,内阁官员他是完全信任,但出来所看到的却与那些奏折陈述的完全不一样。 难道那些内阁官员,也会蒙蔽视听? 不过那位工部官员接下来的话,倒是让奚政心有惭愧,不应该有所怀疑。 “启禀王上,这里乃是王上的私人官田。” 一句话便道明了原因,这让奚政骤然想起,作为汉国的王,他的那些私产。 当年自己作为傀儡上位,汉王的私库便被大将军和太后把持。 在扫清太后一党后,奚政便一同将自己的私库充入了国库。 后宫的三千佳丽,也被他解散不少,所以宫中用度极少。 再加上汉国这段日子正值节衣缩食,以至于奚政都忘了作为汉王拥有的一些私有财产。 不过在他看来,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大汉的王,又怎能将公私如此分明呢? 这些官田,便是奚政私库的主要收入来源,总共有将近十万亩。 这个数字,令奚政有些咋舌。 要知道合那么多百姓之力,这段时间也不过才开出五十万亩地而已。 奚政看向那个官员,沉吟道:“像这般官田,整个大汉拥有多少?” 那官员想了想:“禀王上,整个大汉,如这等官田应该不下三十万亩。” 奚政眉头微皱,这些官田都是作为汉王的私有财产,就这么荒废了着实可惜。 他继续问道:“当初分配农民土地,为何没有将这些官田一并分下去?” 那官员踌躇了一会儿,却愣是没有憋出一句话来。 奚政见状,意识到自己所问有些多余。 这可是王田,谁敢动? 就算荒废在这,这也是汉王的私有财产! 奚政看着这些土地,其边界都已经看不到了,想来已经多年没有垦殖。 这些都是上好的土地,若种上粮食,亩产肯定也要比一般土地要多上不少。 如此荒废,着实可惜。 沉吟片刻,奚政转过头来,看向一脸肃然的李元芳:“元芳,若是你,会将这些官田如何处置?” 李元芳没想到奚政会突然问上自己,他挠了挠头道:“这些土地,是王上私库不可或缺的来源,而王上私库所用,无非也是宫廷用度,以及犒赏臣子。” “如今王上将私库并入国库,宫廷一切开支由国库进行补贴,这些王田倒也失去了用处。” “不过这等上好土地不种未免可惜,但王上将府兵化为朝廷募兵,这些土地便只能雇佣百姓来种植了。” 听着李元芳的话,奚政不由眼前一亮。 民间的劳动力始终有盈余的时候,这些官田便可雇佣百姓种植。 种植所得,便完全收入国家粮仓。 大汉百废待兴,经过一年半的大旱,朝廷承诺免三年赋税。 所以国家的粮草便只能通过向百姓购买获得。 但由于大旱的余威,前两季能够购买到的粮食可能并不会有多少。 日益减少的粮仓储备,也让内阁的官员们愁容满面,总不能一直向他国购买粮食吧? 这官田的出现,让大汉有了固定的来源。 奚政突然想到老祖在谈到关于这方面的制度时,有个遥远的国度,竟然能够做到免农税。 这等情况,在奚政看来,也只有老祖那等神仙人物呆的天国,方才有可能实现。 若国家能有稳定的粮仓储备来源,再每年固定向百姓购买多余的粮食,这农税倒是显得有些鸡肋了。 毕竟在老祖的蓝图中,当商业发展起来后,农业那点税收,比起商税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