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環那個氣呀! 他還在那裡罵罵咧咧的說道:“黃子澄他們這些大儒就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他們不知道科技能夠給老百姓帶來多大的用處!” “就我這水泥,如果沒有研發出來,這場黃河水患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 “如果沒有活字印刷術,沒有造紙術,他能不能成為大儒都還是個問題!” “還有武器的革新,火炮的發明,農具的革新,這些難道就不重要麽!” “他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現在反倒將我們這些科技說成奇技銀巧了,他這種人充其量也就是個大儒,讓他來治國,別把老百姓和咱大明給害死!” “如果這次科舉是考這樣的題目,那我看咱大明選出來的官員,以後也就和前宋一樣,那靖康之亂早晚也會在咱大明出現!” 朱環這話一說出口,劉三吾整個人都被嚇得打了個哆嗦。 他連忙朝著朱環說道:“小店家,不可胡說,什麽靖康之亂,咱大明可不是前宋!” “大明開國之初,洪武皇帝可就親口說過,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降,咱們怎麽會出現靖康之亂這樣的事情!” 你就算再怎麽受皇上的寵愛,你也不能在刀尖上來回橫跳吧,皇上可是最忌諱前朝的那種低聲下氣的事情了。 劉三吾心道,他看了朱元璋一眼,發現朱元璋也正在看著他,面色露出一絲不悅。 “三吾,你在教我大孫子說話麽,什麽不可胡說,他說什麽,自然有他的道理!” “你就在一邊聽著就好,沒事別亂插話!” 朱元璋訓斥完劉三吾,又接著朝朱環說道:“大孫子,別理那麽多,繼續說,為什麽你覺得咱大明也會出現靖康之亂?” 得了,果然是你最喜歡的大孫子,朱允炆都沒這待遇! 劉三吾心中暗道,乾脆就老老實實坐著,聽朱環繼續分析。 朱環喝了一口茶水,接著分析道:“劉大人說當今聖上提出了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降,但是這是當今聖上的意思。” “如果換成聖上的子孫後代呢,如果滿朝文官都是黃子澄這樣的,滿嘴仁義道德,但是只知道空談的儒生,他們教育出來的皇子皇孫今後當了皇帝,不也就跟他們一樣了。” “到時候,洪武爺立國的政策,早晚又會被推翻!” “前宋立國時,太祖皇帝不也北伐遼國,但是後來呢,嶽武穆都被殺了,這不就是被那幫只知道空談的文官害的!” “別看這群大儒嘴裡總是仁義道德,等外族入侵,他們就連投河殉國都不敢,只會說水太涼,之後剃發易服,歸順外族,再幫著那幫外族誅殺皇族!” 朱環口若懸河,一不小心將明末清初的事情都說出來了,他趕緊閉嘴,喝了口茶,掩飾自己的尷尬! “剃發易服,水太涼?” 劉三吾說好不插嘴的,但是這時還是忍不住問道:“你說的這人是誰?” “我記得前宋可沒有這樣一個人呀!” “我隨口說的,前宋投降前元的文官難道還少麽,一個姓錢的,滿嘴仁義道德,結果自己小妾都跳河殉國了,他居然說水太涼,出門投降了!” 朱環含糊其辭的解釋道。 “姓錢的,誰?” 劉三吾還在思索,這錢姓可是江南大族,但是劉三吾怎麽想,都想不出哪個姓錢的做了這個事! “管他哪個,這江南士族和前元的勾當還少麽!” 朱元璋聽到朱環這番話,心裡也來氣了,他罵道:“咱滅了前元,趕走外族,這幫江南士族還有不少寫詩懷戀前元的!” “咱為啥剛立國時要殺那幫江南士族,咱不是看不起讀書人,而是看不慣那幫子江南士族和外族的勾當!” “大孫子說得對,如果讓這幫儒生教育皇子皇孫,那教育出來的不就是只會仁義道德,只知道空談的廢物麽!” “皇上,這話也不能說的這麽絕對,這仁義道德可是立國之本,忠孝二字更是立國之基!” 劉三吾對朱環的這番話也只是一部分認可,他作為讀書人還是覺得這儒學是很有用的。 朱環這時又說道:“劉大人這話說得也不錯,我說過,這科技和教化是要並舉的,儒學,仁義道德還是要,但是在教育皇子皇孫這塊,肯定要選能臣乾吏來教育!” “只知道空談的儒生,是不需要的!” 末了,朱環又加了一句。 “我不是否定儒學,我否定的是那幫子只會空談的儒生而已。” “像劉大人這樣的飽學之士,又能提出治國的觀點的大儒,才是國家需要的人才!” 朱環雖然在這裡閑聊,但是他也知道此時的大明可是儒學的天下,儒釋道三家,儒家可是毫無爭議的老大。 衍聖公門生遍布大明朝野,如果此時直接否定儒學的作用,那自己別想在大明立足了。 因此,朱環直接將否定儒學變成否定某些儒生。 “哪裡哪裡,小店家太抬舉我了。” 劉三吾趕緊客氣一番。 朱元璋則是否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大孫子你這番話讓咱振聾發聵,咱就是讀書少,不能分辨哪些是真正的飽學之士,哪些是空談之輩!” “今日聽大孫子你這番話,咱明白了,這黃子澄、齊泰他們,就是一幫只知道滿口仁義道德的口談之輩,用這些人來教育皇子皇孫,那不是誤國麽!” 聽著朱元璋這番話,朱環心道。 黃老爺子你也明白了,後來建文帝被永樂帝給滅了,不就是黃子澄他們害的! “這治國,不僅要道德教化,更需要用大孫子說的那科技,對,大孫子說的太對了!” 朱元璋看向劉三吾說道:“三吾,你覺得咱大孫子說的對不對!” “對,小店家此言可比不少朝廷的臣子說的還有道理!” 劉三吾看到朱元璋已經徹底認可了朱環這言論,哪裡還敢說個不字,直接滿口認可了下來。 而且劉三吾也覺得朱環這話說得很對! “那,這奇技銀巧這考題咱不能用,三吾,咱們換個考題,在告訴皇上!” 朱元璋朝著劉三吾問道,“你覺得用哪個考題最好!” 劉三吾聽到這話,沉思了一番,然後說道:“我覺得不如就用剛才小店家說得那個句話,從裡面取幾個字,作為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