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年輕官員看著這群同僚的反應,有些莫名其妙。 “太子?” 猛然,這位官員反應了過來。 咱大明現在可是沒有太子了。 而朱允炆可是最有希望成為太子的人選之一。 為啥最近朱允炆會朝著皇上獻策,不就是為了爭奪太子之位麽! 這下好了,我這番話傳到黃子澄耳朵裡,黃子澄可是朱允炆的老師,一旦黃子澄跑去訓斥朱允炆殿下一頓。 朱允炆肯定不敢說自己老師不是,但是一旦查到這消息是從他這裡傳出來的。 自己一個小小的鴻臚寺官員,難道能夠承受允炆殿下的怒火? 從允炆殿下處理佔城國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來。 朱允炆可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麽良善之輩! 想到這裡,這名官員冷汗都淋濕了後背。 難怪這幫同僚都離我遠遠的。 媽呀!自己不知不覺中,居然牽扯進了太子之爭了! 大學堂,此時朱允炆正坐在學堂內溫習著昨日的功課。 而學堂外庭院裡,卻喧鬧無比。 朱元璋的這幫皇子皇孫裡,打仗倒是有不少厲害的,但是說到學習,可沒幾個愛學習的。 也正是如此,朱允炆在眾多皇子皇孫中才脫穎而出,深得朱元璋的喜愛。 此時的庭院內,十五歲的朱允熥雖然只是皇孫輩,卻當起了孩子王,正在指揮著今天的第一場鬥雞大賽。 參賽選手是朱元璋二十子朱松和二十一子朱模。 兩人此時都才十二歲,一人拿著一支鬥雞,正卯足力氣,準備開始比賽。 朱允熥掐著時間,正準備開始宣布比賽開始,突然,大學堂裡傳來一陣洪亮的訓斥聲。 “混帳,此地乃學習聖人之學的地方,居然將這種庸俗玩物帶到這裡,侮辱聖人之學,豈有此理!” 黃子澄怒氣衝衝的走了進來,朱松和朱模嚇得手中的鬥雞都丟了。 兩隻鬥雞掉入旁邊的花叢裡,驚起一地的各色花瓣。 朱元璋的皇子皇孫看著黃子澄這副表情,一個個嚇得頓時跑的沒影了。 朱允熥見勢不妙,也想溜走,可惜黃子澄卻逮著朱允熥訓斥道。 “殿下,你可比他們年長幾歲,居然不做表率用心學習,你太讓我失望了!” 朱允熥嚇得老老實實的站在一旁,低著頭不敢看黃子澄,做出一副準備受罰的樣子。 好在黃子澄也知道朱允熥性格頑劣,罵了他一句,見朱允熥這副模樣,知道這個皇孫孺子不可教也,也隨他去了,直接走進了大學堂內。 朱允炆早已經聽到黃子澄來了,見到黃子澄怒氣衝衝的走了進來,連忙站起來準備執學生禮。 然而平日坦然受禮的黃子澄。 今日卻連忙閃過一邊,恭恭敬敬的朝著朱允炆行禮道:“殿下大才,臣哪敢在以老師身份受殿下大禮,還請殿下回稟聖上,將我這個庸俗無能之輩換下,另請高明吧。” 朱允炆懵圈了,這黃子澄話裡話外都是諷刺意味十足,朱允炆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了。 他自從上次被皇爺爺訓斥一頓後,回去就接受母后呂氏的教誨,每日用心讀書,讀完書便在佛堂裡為皇爺爺祈福。 這些事情也被呂氏收買了的黃三狗有一搭沒一搭的委婉的告訴了朱元璋。 以至於這段日子,朱元璋已經兩次傳話誇讚朱允炆,說他儒雅隨和,知孝懂禮,是眾皇子皇孫之表率。 朱允炆正準備繼續發揚下去,哪知道今天居然被黃子澄給莫名其妙的訓斥了。 雖然黃子澄在諷刺他,但是朱允炆性格的確很隨和,也不生氣,而是朝著黃子澄行禮道。 “學生愚鈍,不知學生最近哪裡做的不對,惹老師生氣了,學生向老師道歉即是,還請老師不要放棄對學生的教導,學生必當更加用心努力,以彌補自身不足。” 黃子澄在鴻臚寺的時候的確是怒氣衝天,但是當進入大學堂,看到恭恭敬敬在進行學業的朱允炆,氣本來也消了不少。 在看到朱允炆這幅守禮謙和的樣子,更是不由開始自責,自己是不是訓斥的太過嚴厲了? 這朱允炆雖然有些做的不對,但是他畢竟才剛滿十七歲呀,一個十七歲的孩子,知錯能改就是了呀! 黃子澄於是神情稍霽,但是還是朝著朱允炆問道:“那我問你,何為內聖,何為外王焉?” 朱允炆恭恭敬敬的回道:“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此為內聖。” “一天下,財萬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通達之屬,莫不從服,此為外王。” 黃子澄滿意的點了點頭,但是還是繼續問道:“然秦皇好大喜功,二世而亡,何焉?” “因其不知內聖為本,外王為末,修身為始,治平為終的觀點。” 朱允炆認認真真的回答道:“學莫大於知本末終始。致知格物,所謂本也,始也;知天下國家,所謂末也,終也。治天下國家,必本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國家者,無之。” 黃子澄見朱允炆回答的恭恭敬敬,也回答的很好,心中的怒火已經徹底打消掉了。 在他心中,朱允炆是個非常優秀的學生,也是他們這幫儒生心中最佳的皇位繼承人。 本著這份心,黃子澄便鄭重說道:“殿下,既然你知道內聖為本,外王為末,只要用心修身,專心治國,自然能威服與海外,讓四海歸心,為何還要向聖上提出向佔城國索要十倍朝貢的無理建議?” “你不覺得這樣是仗勢欺人,以大明宗主國身份威壓番邦,這做法和蒙元欺壓我漢人有何不同?” 朱允炆懵了,他連忙朝著黃子澄解釋道:“老師,學生從未向皇爺爺提出如此建議,學生近日每日都在大學堂學習,學完功課便在佛堂祈福,學生都有半月未見皇爺爺了。” “況且這樣的建議蠻橫無理之極,豈是我輩學聖賢之學之人能提出來的,學生絕不會向皇爺爺提出如此無理建議的。” “好,我也覺得殿下如此儒雅謙遜之人,況且還飽讀聖賢之書,斷然不是能提出如此建議的人。” 黃子澄聽到朱允炆這番說辭,也心情大好。 “看來是老師魯莽了,錯怪殿下了,還請殿下莫怪。” 朱允炆連忙回禮道:“老師也是擔心學生誤入歧途,擔心學生,學生豈會責怪,只是學生不解,為何外面會傳出學生向皇爺爺提出如此建議的傳言?” 黃子澄冷哼一聲道:“還能有什麽原因,不就是有些人想要爭奪某些位置,知道殿下乃皇子皇孫表率,便心生不軌之心,故意侮辱殿下。” “殿下無須擔心,此等雕蟲小技自然不會是聖賢之術的對手,殿下隻管用心學業,正所謂正其心,則不會為外邪所擾,假以時日,那些汙蔑之說必將原形畢露,而聖上自然也會知道,殿下是不二之選。” 黃子澄這番話,雖然沒有說出太子二字,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他說的是什麽。 在學堂外默默偷聽的朱允熥聽到這番話,不由悲從中來。 默默地從一旁走出了大學堂,朝著東宮自己的住所走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