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奏折,居然是以禮部右侍郎農子墨為首的一批官員的集體奏報! 簽名的除了禮部右侍郎農子墨以外,還有幾名鴻臚寺的官員以及翰林院的一些官員。 當然,因為牽頭的是禮部右侍郎農子墨,朱元璋自然將責任怪罪到了禮部的頭上。 關鍵是這奏折開頭居然就是反對佔城國舉國附庸的建議,以及建議皇上停止北征,以免勞民傷財! 怪不得朱元璋會發這麽大的脾氣了。 劉三吾也微微眯著眼,心想。 這陳迪到底是怎麽回事,怎麽能縱容手底下的官員如此胡鬧。 如果僅僅是翰林那邊的建議,朱元璋倒是完全可以將其忽略,畢竟那幫儒生,朱元璋也沒指望他們能給大明的施政帶來什麽好的建議。 但是這牽頭的是禮部右侍郎,朱元璋就不能坐視不理了。 如果一國官員都是一群只知道說道德文章的空談之輩,那這個國家還能有什麽好的發展? 朱元璋依舊怒火中燒,他罵道:“農子墨他們居然跟著翰林的那幫人胡鬧,他們難道不知道,一個國家隻崇尚空談,是會亡國的嗎?” “虧他還是從地方調入禮部上來的,居然還會寫出這樣的奏折出來。” 發完這通脾氣,朱元璋直接朝著劉三吾吩咐道:“劉三吾,傳咱的話,告訴陳迪,要他好好管管自己手底下的官員,還有告訴農子墨,大明的百姓和佔城國的百姓在他心裡到底誰更加重要!” “還有,要農子墨昧心自問,蒙元的大軍都到咱邊境了,還殺了人,咱要是不管,那今後北方百姓會怎麽看咱,天下百姓會怎麽看咱,他農子墨要是不能體會這些,咱就調他去北方看看,看看那些被蒙元韃子肆虐的百姓,日子過的有多慘!” “是,臣馬上去辦!” 劉三吾連忙領命下去。 書房內只剩下朱元璋一人,但是他還是面色鐵青,站在門口的黃三狗從門縫裡偷偷的看著朱元璋,見朱元璋喝完一口茶水,將杯子重重的放在桌上,嚇得趕緊縮了縮脖子,大氣都不敢喘了。 這可是朱元璋心情不好的標志性動作,自從黃三狗在十年前調到朱元璋身邊,早已經熟悉朱元璋的一些言行舉止了。 這時,蔣瓛從門外走了過來,黃三狗看到蔣瓛來了,整個人都松了口氣。 連忙尖著嗓子喊道:“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求見。” “進來!” 朱元璋在門內回道。 蔣瓛整了整衣冠,昂首走了進來。 “蔣瓛,怎麽搞的,咱要你辦的事情怎麽這個時候才給咱辦好?” 朱元璋此時心情不佳,朝著跪在地上的蔣瓛指責道。 這話自然是職責蔣瓛去調查朱雄英屍首失蹤和朱環的身世的事情。 蔣瓛臉上沒有任何喜怒之情,而是直接回道。 “回皇爺的話,卑職接到指示後便立刻著手去調查了,也已經調查出一些情況,特趕來給皇爺稟報。” “說,你都給咱查到了一些什麽?” 朱元璋說這話語氣還算正常,但是在那龍袍下的右手已經開始微微顫抖了起來。 他也很緊張,一方面擔心朱環的身世不是他想的那樣,那自己的雄英看來真的就死了。 但另一方面又擔心朱環的身世正如自己所想是雄英,那十年前居然有人在自己眼皮底下,在東宮鬧出這麽大的事情,那這人到底是誰。 朱元璋側對著蔣瓛,都不敢直視他,深怕自己的表情繃不住了。 而這時,蔣瓛的聲音傳了過來。 “皇爺,卑職查到,這朱環十年前是突然出現在應天府的,之前的所有信息,沒有任何線索。” “而且他的那位養父,朱大郎,也是突然出現在應天府的,朱大郎的戶籍都是後來應天府府衙的人給他補辦上去的。” “那朱大郎的身世來歷都沒搞清楚,應天府府衙的人就給他辦好了?” 朱元璋語氣陰沉,問道。 “是的,辦理的人是當時的應天府府尹張朝貴!” 蔣瓛回道。 “混帳,這人居然敢擅自給人辦理戶籍,是將咱的規定當廢紙麽?” “咱明明規定了,所以的戶籍辦理,都必須又來龍去脈,應天府這幫官員是怎麽搞的,拿錢就辦事是麽?” 朱元璋怒罵道,渾然不記得了,他幫朱環辦理戶籍,也是這麽直接辦上去了的! 蔣瓛回道:“皇爺息怒,其實應天府府尹張朝貴並沒有收受賄賂,這也就是卑職覺得蹊蹺的地方。” 這話一說,朱元璋也愣住了,沒收錢就辦事? 只聽見蔣瓛緩緩說道:“張朝貴是主動幫朱大郎辦理了戶籍,卑職調查過,張朝貴為官清廉,秉公職守,在他主政應天府府尹三年,只有這一件事是違規操辦的。” “而且,之後沒多久,張朝貴便暴斃身亡。” 這番話讓朱元璋渾身一怔,臉色徹底繃不住了,他看向蔣瓛,追問道:“繼續說,你還查到了什麽?” “卑職還查到,朱大郎和朱環當時居住的茅草屋,其實最先是屬於東宮的,只是後來由一名叫做金三兒的朝鮮商人購買了下來,再轉送給了朱大郎。” “那這麽金三兒商人呢,他在哪?” 朱元璋語氣都顫抖了。 雖然他問了這句話,但隱隱約約覺得,這個金三兒的商人,恐怕……! 蔣瓛這時抬頭看了朱元璋一眼,回道:“這名叫金三兒的朝鮮商人在八年前回朝鮮途中,被一夥流寇殺害了。” “但是卑職查到,這金三兒的商人其實在朝鮮已經沒有親人,而且在朝鮮也並沒有經商!” “並且那群流寇,在當地官府並沒有記錄,之前也沒有任何傷人的記錄,在那次殺害金三兒以後,這群流寇又消失了。” “卑職所查的線索到這裡全部都斷了,因此卑職只能前來向皇爺請罪!” “起來吧,這不怪你,這事情涉及東宮,你這麽點時間就給咱查了這麽多信息出來,已經很不錯了。” 朱元璋聞言,坐了下來,他臉色陰沉的可怕。 這些蔣瓛提供的信息,雖然最後都斷線了,但是這些信息都指向了一個方向,那就是東宮。 朱環的養父能讓應天府府尹給他辦理戶籍,但是為什麽沒給朱環辦理? 這居住的茅草屋,雖然是商人轉贈,但是這商人卻是從東宮那邊買來的。 而且一位朝鮮商人,又有什麽本事能從東宮買東西。 朱元璋忽然想起來了,自己身邊的這些太監,十有八九都是朝鮮國進貢過來的。 莫非,操縱這一切的都是朝中宦官? 想道這裡,朱元璋吩咐蔣瓛道:“你,繼續給咱查!” 說著,朱元璋從書架上拿上一枚玉佩,交給蔣瓛。 “這是咱隨身帶著的玉佩,宮裡的下人都知道,給你,咱給你最大的權力,給咱在東宮好好查,咱到要看看,到底是誰,當年敢在咱眼皮子底下弄出這麽大的陰謀!” “是!” 蔣瓛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