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字景略,北海郡劇縣人。前秦時期大臣、政治家、軍事家。” “王猛出生寒門,為了有口飯吃,他不得不以販賣畚箕為生,就和漢末那位織席販履的一樣。” “但是,王猛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貧苦,而看不起自己,他胸懷大志,能夠在亂世之中,靜下心來認真學習讀書。” “而且,王猛認識到現在是亂世,讀書就要讀一些利於自己的,尤其是兵書這類書籍。” “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長大之後的王猛給人一種深沉剛毅,氣度非凡的印象。” “再加上王猛平時做事又特別嚴謹、認真,這就給人一種正氣的感覺。” “王猛曾經到後趙的都城遊玩,雖然王猛給人一種很好的風姿,但是那些高官貴族還是因為他是寒門出身而瞧不起他。” “就在此時,有人慧眼識珠,認為王猛人不簡單,欲要讓王猛入朝為官。” “這個時候的王猛雖然初出茅廬,但是也知道後趙太小,這不是可以讓自己施展才華的國家,於是沒有答應,繼續隱居,等待他的伯樂出現。” “王猛前期不是非要隱居,而是和王猛的出身有很大的關系。” “晉朝時期,有著嚴重的世家門閥規矩,一個人若不是從世家出來的,那將難以獲取很好的機會。” “而王猛就是寒門子弟出身。所以,王猛即便投奔了晉朝,因為世家的打壓,王猛也不會有什麽出人頭地的機會。” “對於隱居,王猛一開始是隱居在山野之中的,這個為人處世行為就像當年的諸葛孔明一樣,在當地種地,在那裡慢慢的等待明主。” “最先想要請王猛為官的,是晉朝的官員。但是,這個大臣不是士族門閥之類的大族官員。” “所以,這位官員就沒有擺出世家大族的架子,盡管王猛的出身不高,還是被接見了。” “通過交談,晉朝的這位官員很喜歡王猛,覺得王猛指點天下大事之時,顯得非常有見地。” “同時認為這王猛絕對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看到這位官員這麽看重自己,王猛也一度動了為晉朝效力的想法。” “這位官員一開始還是好好的,到了後來,這位官員沒有聽王猛的建議了,貿然出戰,最終被打得大敗而歸。” “在回來的路上,他再次邀請了王猛,可是王猛卻猶豫了。最後王猛覺得,還是算了吧。”就是覺得你有些垃圾。 “在天下諸侯各自征伐的戰亂中,各自諸侯紛紛割據一方,稱王稱帝。這些人大都分布川渝、陝甘之地。” “這些氐族勢力日益強大,氐族首領苻健乘後趙內亂之時,趁機佔領了關中,在長安稱帝,建立了前秦,並且與之前交好的東晉斷絕往來。” “不久之後,晉朝大將、荊州都督桓溫受命率軍北伐,先後在藍田和白鹿原擊敗前秦軍隊,進逼長安。” “桓溫把軍隊駐扎到長安東邊的灞上,關中的百姓見晉朝大軍到來,欣喜不已,夾道歡迎,以酒肉慰勞晉軍。” “王猛聽到這個消息,如見曙光一樣,趕到了灞上。” “王猛身著殘破的衣服前去桓溫,與桓溫一邊談論天下大勢,一邊在那裡抓跳蚤的癢。” “桓溫虛心向王猛請教:我奉天子之命,率十萬大軍北伐,為百姓除害。而三秦豪傑為何無人來慰勞王師?” “王猛回答:您率軍不遠千裡進行北伐,而長安就在眼前,您卻不渡灞水攻取長安,所以,百姓們不明您是什麽心意,所以沒有人前來勞軍!” 還想騙我,門都沒有,就你那些小心思,我會看不出來? “桓溫聽到王猛的話,羞愧不已。” “桓溫成為晉明帝駙馬之後,有著滅亡成漢的巨大功勞,實力與聲望大增,桓溫起不臣之意。” “現在桓溫的軍隊已經到了長安城下,要是和前秦的軍隊拚個你死我活,最後兩敗俱傷,這樣只是便宜了朝廷。” “桓溫想的是保存實力,養寇自重,為自己謀利,而且自己的大軍深入關中腹地,糧草等後勤跟不上。” “而關中之地正值秋收之際,桓溫想要把關中的糧食收割,作為軍糧。” “所以,桓溫的心思被王猛戳破之後,桓溫折服於王猛的睿智,同時,力邀王猛和他一起回南方發展。” “桓溫原本想的是等莊稼熟了之後,就地籌集軍糧,但是,沒想到有軍隊將麥苗都收割掉了,並且,堅壁清野打算對付晉軍。” “桓溫看到糧草已經沒有多少了,而且若是敗了影響了士氣,隻得撤軍返回。” “走之前,他還是忘不了王猛,就賞賜馬車給王猛,給了他督護的官職,力邀他跟自己到南方去。” “王猛回到山裡向師父請教這件事,他的師父認為他和桓溫不可能一起建功立業。” “而王猛留在北方,同樣可以得到機會,為什麽非得要跑到南方。” “王猛知道桓溫不是可以棲鳳的梧桐,婉拒之後回山中隱居讀書。” “王猛怎麽會選擇晉朝當做自己的效力國家,就晉朝那樣的,自己都內亂不斷,我若去了有好果子吃?” “在內部政治環境不穩的情況之下,官員只要稍不注意,就會成為皇室成員互相爭鬥的炮灰,即便不考慮君王的尊嚴,但也不能不考慮自己的生命。” “相較於南方的晉朝,北方的苻堅就顯示出了不同,那時中原的北方十分亂,有印象深刻的‘五胡亂華’。” “能夠在天下大亂的背景中,去建立一個比較安穩的郭嘉,這證實了這個君王絕對是有能力的,而且在見到這個君主後。” “我們可以看出苻堅不僅雄才大略,而且對寒門貴族也沒有那麽成見,這毫無疑問是合適的效力明主,他不會因為王猛出身寒門,就瞧不起王猛。” “苻堅對自己的計劃會進行合理的思考,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王猛的才能發揮,王猛非常清楚這一點。” “所以,王猛還趁自己可以選擇的時候,最後選擇前秦作為自己效力的對象。” “幾年後,苻健的侄子、東海王苻堅廢掉了殘暴的苻生,自己登基稱帝。” “苻堅是一個有能力的君主,他幼年聰慧,喜愛研究閱讀經史典籍,對漢家文化十分尊崇。” “而且,在苻堅13歲時就被自己的伯父苻健授予龍驤將軍的官號,是氐族貴族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