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延年走向前,手按劍柄對霍光說:先帝把大漢的天下委任給將軍,是因為將軍忠誠而賢能,能夠安定大漢的江山。” “而現在國家可能要顛覆,漢室宗廟斷了祭祀,將軍就是死了,又有何臉面去地下見先帝呢?” “田延年環顧四周說:今天的大會,每個人不準不表態,諸位大臣要是回答完了的話,那就嘗嘗我的寶劍是否鋒利?” “於是,霍光又自我批評道:天下騷擾不安,我霍光應該受到責難,為了大漢的江山,我霍光豁出去了。” “參加會議的大臣們見狀,隻好叩頭,說:天下萬民的性命都在將軍手裡,一切聽從大將軍的命令。” “霍光看到這裡,搞定了大臣們,於是霍光立即跟眾臣去見皇太后,並且列舉昌邑王劉賀不能繼承皇帝的各個原因。” “於是,在皇太后的主持下,廢黜了劉賀的皇帝,然後把他遣送回昌邑,剝奪了他的爵位,賜給他私邑兩千戶。” “因為,給出的理由是昌邑地區帶來的臣子輔導不當,使昌邑王劉賀陷入昏庸,霍光命令把這二百多人全部處決。” “其實廢劉賀,霍光是有私心的,為什麽會這麽說呢?” “從史料中的記載中,我們不難看出,廢黜劉賀的主要問題是‘淫亂’。” “可是,他是皇帝,而作為一個帝王來說,這肯定不是重要問題,不是有違道德的問題。” “另外史料中沒有記載劉賀的具體事件,也就是說,劉賀的這個罪名應該是莫須有的。” “那麽霍光為什麽一定要廢黜劉賀呢?他才剛剛上任27天啊!其實,霍光要這麽做的原因就是在劉賀從封地帶來的二百多個人身上。” “要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劉賀從封地帶來這麽多人,是要職位的,劉賀當了皇帝,當然要換‘自己人’了,這就要跟霍光爭權奪利了,難道霍光能將手中的權柄給交出去。” “這些才是劉賀對霍光最大的威脅,這也是霍光最大的擔心,也是他要廢劉賀真正的目的。” “然後,就是實現大漢國力巔峰,漢宣帝劉詢劉病已的故事了。” “公元前91年,漢武帝一朝爆發了著名的‘巫蠱之禍’,漢武帝派奸臣江充審理。” “而江充素與衛太子劉據有過節,怕太子繼位後對他不利,就趁機構陷太子。” “結果太子被迫起兵誅殺江充,後遭漢武帝鎮壓太子劉據,於是劉據和皇后衛子夫相繼自盡。” “而牽連在內的太子一家都被投入大獄,其中包括衛太子劉據的孫子劉詢劉病已。” “公元前87年,漢武帝劉徹病重,有善於望氣的人向武帝進言,長安監獄中有天子之氣,漢武帝就命令把所有的犯人無論罪行輕重,一律處決。” “當使者抵達監獄時,當時正負責監獄工作的丙吉,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光祿大夫,他拒絕開門,不讓使者進來傳旨,並且說道:皇曾孫在此,常人無辜被殺都不行,何況是皇上的親曾孫呢!” “就這樣,丙吉一直堅守到天亮也沒讓使者進。使者隻好回去報告,此時的漢武帝又犯糊塗了,說:這也許是天意吧!” “這也的確是天意!於是漢武帝下令大赦天下,劉詢獲釋後,丙吉一直對他照顧有加,使他得以存活。直到被他在農村的外祖母接去生活。” “在劉賀被廢黜之後,在朝任光祿大夫的丙吉趁機向霍光推薦了在農村長大的劉病已。霍光權衡利弊,愉快地接受了。” “因為沒有根基的劉病已,符合霍光的要求。不會給霍光帶來任何威脅,他還能繼續把持朝政。” “雖然,漢武帝當時還有詔命令掖庭養育照看,可惜,沒人照看出獄的劉詢,他還是在農村外祖母那裡長大。” “此時,劉病已已經18歲了,具備一定的行為能力了。” “劉賀被廢後,在宣帝一朝就是霍光一生的主要奮鬥史,尤其是在昌邑王的廢立之後,霍光的權勢和威信,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 “所以,劉病已即位之後,同樣對霍光十分尊重。此時的霍光,就算被稱為前漢的‘另一位皇帝’,也絲毫不為過,畢竟他在朝堂上可謂是說一不二的。” “最關鍵的是,即便已經達到了這樣的頂點,霍光依然對漢朝忠心耿耿,沒有任何造反的心思。對此,身為皇帝的劉病已,也是心知肚明,對霍光也沒有心存芥蒂。” “到了這個時候,霍光得以善終,並且青史留名,其實已經成了肯定的事情。但問題是,接下來的幾年了,霍家的那些家人,卻徹底把這事給搞砸了。” “首先,漢宣帝登基之後,對霍家已經是尊重至極,所有能給霍家的爵位和榮耀,漢宣帝都沒有任何吝嗇,該給的已經全都給了。” “但即便如此,霍家依然還想要的更多。尤其是霍光的妻子,在漢宣帝登基之後,一眼就看中了皇后這個位置,他想要她的女兒去做皇后。” “從霍家的角度來看,這事其實倒也無可厚非。畢竟,眼下霍家的榮耀和地位,其實都只在於霍光一人。一旦霍光去世,霍家的衰落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就算漢宣帝念及往日的情分,對霍家依然有各種賞賜。但霍家想要擁有如此大的權力,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唯一的希望,就是讓霍家的女兒,當上皇后,給漢宣帝生一個兒子,然後這個兒子再被立為太子。如此一來,霍家就等於是在皇帝寶座上,以後自然不用擔心家族衰落了。” “但問題是,對於霍家的這些想法,劉病已不同意。” “劉病已不同意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早在登基之前,劉病已早就已經娶了一個妻子許氏。” “而且,劉病已早年經歷坎坷,兩人歷經磨難,好不容易才熬到了今天,絕對稱得上是患難夫妻。登上高位之後,怎可忘記糟糠之妻呢?” “在劉病已登基之初,大臣們曾經想讓他改立霍家女兒為皇后,結果劉病已卻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詔書,讓大臣們費了好大的力氣,去找一柄他以前用過的寶劍。” “於是,大臣們知他有“糟糠之妻不下堂”之意,也就是不要拋棄共同患難過的妻子,大臣們因奏立許平君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