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武皇帝劉秀:“這是什麽人?是誰呢?既然視頻說的是最後一位聖人,那麽這第一位聖人又會是誰呢?” “孔聖人?也對,孔子有可能為聖人吧,畢竟,現在經過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地位可是被抬上了天。” “現在,這個視頻一出來,那麽天下人都要瘋,孔子為聖人,這件事也是八九不離十了。” “但是,為何帝王不能夠成為聖人呢?就因為我們是皇帝的這個原因,不能成為聖人嗎?” “朕滅掉新朝的王莽,中興了大漢,這等的功績,還為何當不了聖人呢?” 其實這個聖人一般是對某一學說做出巨大貢獻,往後影響了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對歷朝歷代有著重大的影響,這樣才有可能會被稱為聖人。 朱熹:“都言歷史上孔子為聖人,儒學傳遍天下。在這中原大地上的儒學,可是有著不小的地位。” “現在,天下大多數的讀書人都是儒生,而學習了儒家言論之後,入朝參加科舉為官,又更加提高了儒家的地位。” “而這聖人大多都是從儒家出去的。而聖人一般都是要開派立宗的,尤其是孔子他老人家。” “開儒家這麽大的功績,定然會被稱為聖人,後世還有誰當被稱為聖人呢?這當然就是我了。” “在我之前有誰可以成聖,還不是我!不論我是不是在標題上華夏最後一位聖人,但是我一定能夠成為聖人的。” “歷經華夏千年,我的名字會永遠的流傳下去。” 但是實際上呢,朱熹的一些理論雖有好處,但是往後的弊端越來越大,是不建議借鑒,一直流傳下去的。 當然,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我們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不論是學說還是物品,亦或者是人。 ‘中國最後一位聖人’,這個視頻的標題一出來,歷朝歷代的文人志士紛紛側目,畢竟,這可是正兒八經的聖人之名,都想看看是誰能夠有如此的名聲。 “他出生於浙江省境內的一個顯赫的家庭中,不僅如此,他的父親還是當年科舉考試殿試的狀元,官至南京吏部尚書。” “而且他自生下來之時就有神秘的氣息,因為他的母親懷孕十四個月分娩,才生下了他,並且,在他出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雲’,並給他居住的地方起名為‘瑞雲樓’。” “雖然他出生的時候極為不凡,但是他小時候其實並不像是一個天才,據說他在五歲以前都不會開口講話,這把他的父親、母親都給急壞了。” “因為一個小孩長到五歲都會流利的講話,甚至書香門第的家庭已經開始培養孩子讀書了,而他還不會說話,他的父親分析,他要麽有點傻,要不然就是有病。” “他5歲仍不會說話,你以為他真的不會說話嗎?不,這叫裝,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不同,雖然裝著不說話,但是已默記自己祖父所讀過的書。” “後來,有一高僧路過他的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他的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雲‘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為‘守仁’,隨後他就開口說話了。” “在他五歲的時候突然開口說話了,這件事本身就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他一開口不是叫父親母親,他直接來了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這句話出自儒學經典《大學》的第一句,而且說完這一句之後他還一口氣往後面背了不少。” “好家夥,這就是不按套路出牌,但是,這樣子非常吸引人啊!而且還能顯示出自己的不凡。” “對此,他的家人就感到奇怪,你之前一句話也不說,現在怎麽一開口就可以背出這麽多呢?還有就是開口第一句就是《大學》,你爹你娘呢?忘了?” “在這之後,因為他的父親喜愛紹興的山水,才舉家離開余姚,移居到了紹興。幼年的他,有著顯赫的家世,也因此擁有一個非常優越的學習環境。” “這是在他年幼的故事,是不凡的,而在他成年之後,故事中的他也是非常倔的。” “故事發生在浙江的一戶人家的庭院裡,有一片茂盛的竹林,鬱鬱蔥蔥的竹子旁邊坐著兩個的少年,只見他們神情專注、目不轉睛地盯著清脆的竹子。” “他們的目光一直落在竹子身上,不曾移開,而且,時而皺眉,像是在深思著什麽,時而又長歎了一口氣,搖著頭,嘴裡不知道在嘟囔著些什麽。” “當時的他正在為了成為聖人而努力著。有一天,老師在課堂上問讀書是為什麽讀的,身邊的人都說是為了考科舉,去做官而讀書,但是,只有他回答讀書是為了做聖賢。” “因為,此時的他還是非常相信程朱理學,對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論很感興趣,但是過分的相信並不是好事,應當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有一天他約了同窗去格他們家的竹子,於是便出現了一開始竹林下的兩位少年,兩個少年在竹林裡面格竹子,希望格出竹子的道理來。” “而這兩位少年就那樣坐在竹林裡,就死盯著竹子看啊看啊,吃飯就隨便對付幾口,要是覺得困了的話,就隨便眯一會,剩下的時間都在竹林裡面,格竹子。” “就這樣一直盯著竹子,過了三天,他的同窗覺得自己都快變成竹子了,但是,還是沒有格出任何道理來。” “倒是同窗覺得自己頭昏腦漲,眼冒金星,見沒有把竹子的道理格出來,自己就快猝死了,於是隻好放棄了。” “他看到他的同窗失敗了,而他並沒有灰心。因為他想,朱熹大師可是理學大家,他說的話終歸是有道理的,應該是我們學識太淺,無法參悟吧。而且做事情也不能半途而廢啊!我再堅持堅持說不定會有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