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哥,你手裡頭有大鵝?”“有啊,怎麽,你感興趣?” “我正愁找不到大鵝呢。” “來來,我帶你過去。” 兄妹兩跟隨陳正來到賣大鵝攤位上,木桌上全是拆分好得鵝肉。 有鵝翅膀、鵝腳、鵝腎、鵝腸,還有分兩半賣的大鵝肉。 可以啊,陳正頗有些生意頭腦,知道大鵝斤數大,拆開來賣,不愁沒人買,說不定拆開賣的錢,比整隻大鵝出售更賺錢。 一旁瞧著的鴻櫻,忙拉著鄧鴻運問這問那,為什麽鵝比鴨子大那麽多,鵝肉比鴨肉好吃嗎,要怎麽煮呢。 被她問煩的鄧鴻運,趕緊向陳正下單。 “陳正哥,給我來隻大公鵝,鵝翅膀、大鵝掌、鵝腎全包了。” “鄧老板,真闊氣,那我就收你一個大鵝的價錢,剩下的當是預定燒鴨的貨款,可行?” “多謝陳正哥,我賺不少呢。” 鄧鴻運要的那些鵝翅膀、大鵝掌、鵝腎的價格,單獨買價格更貴,換他一隻燒鴨值得。 師傅說要說鹵水鵝,翅膀、鵝掌一起下去鹵,天氣冷,能放幾天,閑來無事可以當零嘴吃。 難得吃一次鵝肉,要吃盡興。 買完鵝肉,兄妹兩人向陳正告辭前,約定好下午三點把燒鴨給他送去。 年二十九,家家戶戶開始包糍粑,炸酥餃。 今年家裡人多,除了包葉糍粑,炸酥餃安排上。 表姨帶著一眾吃貨們兒,開始揉麵團,炒芝麻、花生做內餡,手把手教他們包葉糍粑、包酥餃。 不能小看吃貨們的學習能力,小半天兩樣東西全做好,又開始幫忙磨芋頭拌肉餡,做油豆腐釀肉。 專心致志的樣子,鄧鴻運很懷疑下一秒他們要偷吃點什麽。 此預感在炸酥餃出鍋後,得到印證。 原本一大盆堆高的酥餃,一人三五個,去了小半盆。 過年高興,長輩們任由他們吃,大不了再補做點便是。 明天光是烤製預定的幾十隻燒鴨,忙活到下午。 所以今天把一些菜提前做好,明天上鍋蒸一蒸即可。 先前買回來的鵝翅膀、大鵝掌、鵝腎需要今天鹵起來,他怕放到明天再鹵製,會有異味。 工夫菜芋頭扣肉交給師父完成,想要炸出完美的虎皮,特別考驗功夫。 上次鄧鴻運自己做扣肉那會,手上、臉上、被蹦過不少油,現在想起來還隱隱作痛。 林叔下午搬了半扇豬來燒鴨鋪,小香豬也一並帶來。 排骨、梅頭肉用調製好的叉燒醬醃製整晚,明天再烤製。 小香豬林叔已經抹上調料,也需醃製一整晚後,再進烤爐。 趁著有豬板油,熬出一大鍋豬油,炸完酥餃,炸好芋頭片。 再讓師父炸扣肉,炸好的扣肉切成厚片放入調味料醃製入味,再和炸芋頭片一起碼進大碗裡,上鍋蒸兩個小時。 一大塊五花肉,總共做了8大碗芋頭扣肉,足夠吃貨們填肚子。 油豆腐釀做好同時上鍋蒸,大蒸籠足足能放好幾層高,一起蒸省不少柴火。 冬筍市集上買回來,切成片焯水後,將筍片浸泡在清水裡,明天可直接用臘肉炒筍片。 忙活一整天,大家沒什麽胃口,晚餐鄧鴻運直接做一大盆蔥油拌面,配炒酸菜吃。 因著明日早起,大家複盤一下,明天各自任務,早早回周公去了。 翌日四點,鄧鴻運和胡明一人一輛三輪車,去養鴨場拉回六十隻鴨子。 鄧記燒鴨鋪預定燒鴨,分三個時間段出爐。 最早一批二十隻燒鴨,預約在上午十一點半來取。 基本上鄧紅運隻接受礦上居民的預約,其他地方來的,都被勸走了。 因為他不敢保證路途較遠的,燒鴨到家後還是不是熱的。冷卻的燒鴨好吃程度大打折扣,鄧鴻運不想毀了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好口碑。 陳正哥那算是例外,從燒鴨鋪到他家,騎三輪車送過去,十來分鍾路程。 如果用油紙罩住,送到他手上,應該還是熱的,只要不破肚放出鹵汁。 再遠的地方,鄧鴻運就i不敢保證,所以沒有接其他地方預定的客人。 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去支持他們燒鴨鋪搞外賣。 早上所有人先幫忙收拾二十隻鴨子。 收拾完後,鴻櫻幫忙守著小賣鋪,偶爾有人來醬油、醋的,下午三點再關門。 米鋪那頭也是如此,因為有些人,緊著這一天打糯米粉做糍粑、湯圓之類的。 米鋪必須開著,同樣開到下午三點。 鄧鴻運和胡明、張勤一、林青陽主要打理燒鴨這塊,表姨、老媽、師父則是年夜飯掌杓人。 林叔要守著豬肉鋪,不少人搶著買新鮮豬肉,回家做年夜飯,林叔也得下午才能脫身。 第一輪燒鴨新鮮出爐,有人整隻拎回家的,也有讓幫砍好打包帶回家的。 鄧鴻運跟勤一負責接待前頭的預定燒鴨的客人,胡明和青陽繼續在後頭收拾鴨子。 此時的林青陽:“我長那麽大,從來不曾見過,掛滿鴨子的後院,我想晚上閉入夢時,定有不少鴨子找我聊天。” “那這回算是帶你長見識了吧,哈哈哈。” “短時間內,我不想再看到鴨子。” “你天天豬肉鋪看肉,也沒見你戒掉吃肉。” 胡明是有毒舌天賦的。 第二輪燒鴨是三點出爐,鄧鴻運讓胡明給陳正送去一碗芋頭扣肉、一整隻烤鴨。 最後一批燒鴨四點出爐,忙活完燒鴨,又該忙年夜飯。 空余出來的烤爐,一個可以烤小香豬,另一個可以烤叉燒、烤排骨。 另一邊師父炸完排骨,再炸酥魚,那是母親一大早去市集,買回來的鮮活大草魚。 旁邊小炭爐在煨著鹵水鵝,天冷吃熱乎的比較好,冷卻的容易結油。 煮好的白切雞,已經拿去拜過先人,等要吃時,淋一下熱水,衝洗乾淨表面的香、紙灰,砍好裝盤。 其他準備好的菜,等烤爐時間過大半,再上鍋連同大米飯一起蒸煮。 忽然發現,時間不到五點,所有準備工作忙活完,大家圍坐一桌開始啃瓜子聊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