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87章 说了别人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
  第87章 說了別人的話,讓別人無話可說
  第二天一大早,徐祥帶過來一副皮甲。
  他昨天在朱高煦營帳只看到一套穿山甲,今天找來一套比較大的,適合朱高煦的緊身皮甲。
  徐祥說,通常高級將領們會穿三重甲,高陽王雖然勇武,但南軍中有火器,不比殘元,最好多套幾重。
  現在天熱,他們一般套兩重,若是天冷,還會加個鎖子甲,三甲在身的防護力,會變的很強。
  朱高煦當然怕死,主要他現在沒有以前朱高煦的勇氣。
  以前的朱高煦,每仗必衝鋒前,打仗不要命的,所以傳言很是勇猛。
  但對現在的朱高煦來說,這種打仗特麽就是找死,也不知道以前的朱高煦怎麽活到現在的。
  他現在肯定要猥瑣發育的,趕緊把皮甲也穿上先。
  兩套甲在身,重也不到四十斤,對他來說,還是很輕松。
  上午吃過早飯,燕王傳令各軍,按昨天的安排,飛快過河。
  今天是八月中秋,南軍都沒想到燕王來攻。
  駐守雄縣的楊松,更是在昨晚跑到鄚州,和潘忠一起過節喝酒去了,因為楊松覺的燕王朱棣不可能在中秋節打過來。
  事後朱高煦也覺的南軍指揮真是一塌糊塗,燕王的哨探在河間和雄縣之間到處跑,南軍哨探居然不知道燕王的兵馬就在新城縣這邊,也不知道這些衛所軍都是不是正規軍出身。
  上午,燕王全軍渡過白溝河。
  火真、張玉、朱能等按計劃帶著近萬兵馬直取雄縣。
  第二階隊的譚淵和朱高煦帶著兵馬繞過雄縣往鄚州方向去。
  當他們過完河到雄縣附近時,聽到前面喊殺聲震天,還有自己的哨探往後跑。
  那哨探好像很高興,朱高煦遠遠看到,馬上下令,把那哨探叫過來。
  宋猛快馬飛出去,攔住哨探,哨探不知說了什麽,沒過來,還是往後去了。
  宋猛也狂喜的跑過來,大叫:“進去了,進去了,咱們的兵馬進雄縣了。”
  朱高煦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
  他們過河是排在第二序列,最先過河的火真、張玉、朱能等部,在他們過完河的這段時間,居然已經打進去了。
  後來他們才知道楊松不在,此時正好是中午,城中守軍還在慶祝中秋,哪料到燕王不講武德,中秋節日過來攻城。
  朱高煦目瞪口呆之際,前面有人跑過來斥問:“譚將軍問,為何高陽郡王還不走?”
  來人原來是譚淵部下薛六。
  薛六現在已經升為百戶,一臉不爽的看著朱高煦。
  朱高煦部後過河,也落在後面,更沒想到朱高煦突然會停下。
  “馬上就走。”朱高煦估計譚淵沒關注到雄縣的情況,或許譚淵還以為燕軍正在激烈攻城。
  他們飛快跟上,沒一會功夫,到了月漾橋。
  果然如宋猛所說,橋北邊一片寬曠,無處藏身。
  此時他們四千多人就在月漾橋兩側,譚淵正在觀察地形,考慮在哪伏擊,然後又覺的這地方不行。
  朱高煦這時看到宋猛嘴裡咬著一個東西,站在河邊。
  “宋猛。”
  朱高煦叫宋猛。
  宋猛趕緊跑過來。
  “給我看看。”朱高煦看了看:“這是什麽?”
  “這就是河裡的茭草。”宋猛聳聳肩。
  朱高煦凝目看去,河裡有一大片,但不是根根都是空心。
  就在這時,譚淵在邊上也說話了:“薛六,你下河看看,河水有多深。”
  朱高煦靈機一動,搶先道:“譚將軍,本王有個主意。”
  譚淵那邊的薛六等親信紛紛扭頭,一臉懷疑的看著他。
  你這個蠢郡王能有啥主意?
  譚淵不動聲色笑笑:“高陽郡王有何高見?”
  薛六咧嘴大笑,明顯嘲笑他的高見。
    “昨日,本王的哨探已經來過這裡,還下了河,河水不深,到胸口左右。”
  “前面咱們的兄弟已經打進雄縣,最多半天就能攻下。”
  “南軍聽到消息,肯定會派援兵。”
  “咱們要堵在這裡,說不定要和援兵一場死戰,而且不知援軍會有多少?”
  “依本王看,派些兄弟躲進水裡,等南軍過橋後,就佔住橋,南軍援兵過橋後在雄縣肯定會被火真、張玉將軍他們襲擊,到時匆忙退到這裡,又被我們堵住,無處可逃,必然要降。”
  “這樣用最小的代價,就能殲滅南軍。”
  譚淵等人聽的一愣。
  原歷史上,就是譚淵用的這招。
  但朱高煦也不記得這段歷史,只是宋猛剛剛給他提了個醒。
  這會譚淵是非常鬱悶的。
  因為他剛剛也想到這招,原本歷史上就是他想出來的,但還沒等薛六下水,朱高煦居然先提出來。
  他有點不高興,嗡聲嗡聲的道:“這麽多兵馬,如何躲水裡?”
  “水面全是茭草,兄弟們都采兩根,含在嘴裡,藏身水下。”
  薛六大聲問:“這麽多戰馬怎麽辦?”
  朱高煦又道:“留一千人足以,其余的兄弟先退出去藏在西北,西北兩裡步外有個高處,守一兩個觀察,若看到這裡打起來,趕緊叫人過來支援。”
  譚淵和薛六面面相覷,因為朱高煦說的很有道理,但更沒想到,朱高煦怎麽知道西北兩裡有高處,還能藏身?
  徐祥一直在邊上看著,沒想到朱高煦居然能想出這個法子,更沒想到朱高煦已經在昨天讓人把這裡附近的地形都查看清楚,心中不由暗讚,誰說高陽王不會打仗的,這些功課,做的比誰都好。
  “事不宜遲,可以立刻進行,要快,當心南軍哨探”徐祥馬上道。
  譚淵很想反對,但為了燕王大業,現在肯定不能這麽乾,他隻好咬牙道:“就這麽乾。”
  當下他示意自己和朱高煦各出五百人馬,湊一千人,躲在水下。
  其余的人馬,都往西北處退去。
  朱高煦左右看看問:“誰願留下。”
  “末將願意。”
  宋猛、王斌、韋達、盛堅等紛紛抱拳。
  最後朱高煦留下王斌、韋達、王友、鄭興、張傑五個百人隊。
  他把五人叫到一邊,低聲道:“你們盡量站河邊,距離河邊近點。”
  “這樣被發現的話,第一時間可以上岸。”
  “上岸後不要急著衝,先看南軍有多少,南軍守橋的人少,就衝,人多,等他們。”
  說罷看了眼譚淵。
  諸將紛紛點頭。
  朱高煦安排完後,帶著其余的兵馬離開,譚淵要親自留下,因為他想立大功。
  當下朱高煦帶著大隊兵馬往西北方向藏去。
  大明二十萬字了,感謝可愛漂亮的運營官包子美小姐姐賦詩一首。
  賀《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二十萬字
  五湖四海皆兄弟,三更半夜睡無眠。
  食不二味找書寫,百裡挑一爭天下。
  六親不認憐建文,七下西洋是朱棣。
  十之八九尋廢帝,眾裡覓他都不見。
  穿越時空多見識,靖難英武霸王姿。
  千軍萬馬避高陽,大明高煦開新天。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