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熟悉的感覺(求收藏推薦投資) 朱高煦默默走進自己的房間,一直走到臥室左側。 這邊有個木架,上面掛著一件甲胄。 這是一套淡金色的直身魚鱗甲。 明朝的魚鱗甲主要有皇室儀衛隊用的九千片魚鱗甲,俱是用金屬打造。 而朱高煦這套是用穿山甲的甲片和金屬一起打造。 一隻穿山甲身上的鱗片並不是片片都能用,一般是取大小相似,在製作之前還要磨平棱角,再鑽出小孔用來穿線,再放置在內襯中。 通常年紀越老的穿山甲,鱗片越牢固,面對弓箭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護力,甚至比這個時代的鋼鐵片還有用。 像朱高煦這套直身魚鱗甲,就采用了九頭成年穿山甲製成,非常珍貴。 “殿下,要著甲嗎?”鍾顯有點意外,他發現朱高煦正靜靜的注視著這套甲胄。 朱高煦從北平過來的時候,都沒著甲,只是隨馬車帶著的。 朱高煦沒有立刻回應,他緩緩伸手摸向魚鱗甲。 歷史上的朱高煦,騎射雙絕,勇猛無比,可謂北軍第一猛將。 但他如今剛過來一個月,實在有點擔心,擔當不起這個稱號。 只是當他摸上這套魚鱗甲時,他的腦海裡緩緩湧起一些熟悉的畫面和感覺。 “著甲。”朱高煦斷然道。 魚鱗甲還是很難穿的,從後面中間,上下、左右皆有分開,需要套進去,類似後世的醫生大白卦,且更複雜。 因為比較沉重,至少得有個人幫忙。 在鍾顯的幫助下,朱高煦終於穿上了魚鱗甲。 說來也奇怪,當他穿上甲胄,戴上頭盔的刹那間,情不自禁的全身一顫,似乎有股神奇的力量如電流般瞬息流遍全身。 下一刻他腦海裡像放電影一般,湧起無數的畫面,剛剛那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再次湧上心頭,朱高煦感覺到自己全身充滿了無窮的力量。 “殿下真是英武。”鍾顯讚不絕口。 這套甲胄是為朱高煦量身定做,他原本身材就高大威猛,現在佩上這甲胄,看起來更加的雄武有力。 “甲重三十斤,一般的人穿上,都走不動?”朱高煦穿上之後,前後走了幾步,毫無反應。 非常順暢,且不吃力。 史書上說他能抗鼎舉馬,朱高煦之前不相信,現在真是信了。 “去把兵器拿來。”朱高煦扭頭看四周。 床邊還有一杆馬槊,這是朱高煦的兵器,掛在木架上還有一副硬弓。 鍾顯先拿硬弓和箭袋。 朱高煦看了下,箭袋裡大概二十支箭,不算多。 硬弓他拿到手上,稍微用力之後,才能拉滿。 這是一張三石強弓,歷史上能拉起三石弓的可不多。 鍾顯看到朱高煦試弓時,臉上也露出佩服之色。 朱高煦的這張弓,當年整個燕王府沒人能拉滿,當時朱高煦才十六歲,他下場後,在五十步內,滿弓破了兩層鐵甲,震撼王府全場軍將。 朱高煦的弓強,馬槊也重,鍾顯要雙手抱著朱高煦的馬槊才能吃力的走過來。 他力氣不夠大,馬槊拿不起來,只能拖在地面,發出吱吱的聲音。 朱高煦看這馬槊約有兩三米長,比鍾顯個子還高。 這玩意類似於長槍,但前面槍頭部位更長,更寬,佔了馬槊三分之一左右。 “很重嗎?”朱高煦往前一步,單手抓過馬槊,輕輕松松拿到手上。 他拈了幾下,是有點沉,估計十幾斤是有的。 這樣的話,他身穿三十斤的甲胄,提著十幾斤的馬槊,加上他的體重,全重已經超過兩百斤。 “走,咱們先走。”朱高煦拿好所有裝備,其余的東西都不要了,直接就出門。 一邊走一邊道:“你準備點乾糧,帶上馬,馬上跟我走。” “是,殿下。”鍾顯跟著朱高煦小跑出來。 他在後面看著朱高煦,就感覺朱高煦像一座山似的,走路沉穩如山,氣勢逼人。 不料兩人準備好一切,剛出自家院子準備去牽馬,就看到譚海在院外等著。 見朱高煦穿全副鎧甲,還披甲執銳的,譚海嚇了一跳。 他愣了下,馬上道:“世子請高陽郡王一起去拜見魏國公。” 嗎的,朱高煦是不打算去的,準備先溜,沒想到世子可能猜到他要先溜,派譚海堵著他。 “你們先去,本王隨後就到。”朱高煦不動聲色的道。 “殿下的馬,都在世子那呢,一起走吧。”譚海笑道。 “。。”朱高煦頓時無語。 他身穿三十多斤重的甲胄,手持二十斤以上的兵器,這沒馬的怎麽出城? 他硬著頭皮到了大門外,居然發現門外那隊官兵也沒走。 這隊京營是負責‘保護’在京的藩王宗室子弟,按說現在朱高煦他們可以走了,也應該撤。 後來朱高煦才知道,他們還負責護送世子三兄弟出京城為止。 “二哥你穿成這樣幹嘛?”朱高燧也瞠目結舌。 世子更是一臉無奈。 “習慣了。”朱高煦淡定的道:“騎在馬上,就喜歡著甲。” 朱高熾長歎:“先不說了,一起走吧。” 他招呼了聲,大夥騎著馬,朱高熾則上了後面的馬車,馬車上還裝著他們府中的部分禮物,準備送給魏國公。 因為要離京了,世子把家裡不用的東西,能扔的扔了,余下有些值錢的,直接給大舅徐輝祖。 此時他們的隊伍除了京營一隊兵馬,一共六人。 世子三兄弟,朱高煦的跟班鍾顯,世子的跟班譚海,朱高燧身邊一個跟班宦官方忠。 一路上朱高煦都在思索,如果大舅在府上,突然要抓自己,該怎麽辦? 但仔細想想,歷史上似乎沒有這個橋斷,或者,我不用太心慌? 只是,因為我的到來,歷史發生蝴蝶效應,有了改變也可能。 朱高煦左思右想,最終決定,皇帝朱允炆都同意讓他們走,大舅徐輝祖要是硬要抓自己,說不得先下手為強,弄個‘失手’傷人也是可以的。 他眼中閃過一絲殺意,心中實在對大舅徐輝祖十分的憎恨。 明明大夥都是親戚,為何處處要針對我們(包括對朱棣,徐輝祖也是很反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