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可以犯錯,不能失寵(求追讀 月票) 朱高煦跪在地上,心中在醞釀著情緒,明明很想學著朱高熾哭出來,但就是沒眼淚。 倒是朱高燧,眼睛用力眨了幾下,豆大的淚珠很快就滾滾而落。 “高燧也瘦了。”徐王妃心痛的摸了摸他的臉。 朱高煦感覺自己像是個多余的,表情有點尷尬。 但徐王妃還記得自己有個兒子:“高煦,你過來點,讓娘看看。” 朱高煦趕緊上前:“讓娘擔心了,有大哥護著咱們,咱們都挺好的。” 徐王妃伸手摸了摸他的臉:“高煦也懂事了呐。” 當徐王妃軟綿綿的手摸到朱高煦臉上,朱高煦不由想到前世自己的母親。 他突然穿越到這個時空,無法想像自己原來的父母們,此刻是什麽樣的心情,但他能肯定,家裡必然是和天塌了一般。 很多人夢想穿越古代,縱橫天下,成就帝王之霸業。 但如果能讓朱高煦重新選擇一次,他寧願回到以前的時空,陪伴自己的家人。 “娘。”朱高煦痛哭。 醞釀已久的情緒,在刹那間崩潰,他真的很思念前世的父母,淚水止不住的往外流淌。 朱高煦突然大哭,把原本正在抽泣哽咽的朱高熾和朱高燧都嚇了一跳,兩人不可思議看著朱高煦。 因為以他們的記憶來看,這是第一次看到朱高煦在娘親面前哭。 徐王妃也很意外,她激動的又撫了撫朱高煦的臉額,顫聲道:“高煦去了京師後,長大了——” —— 瞿能灰頭土臉的回到京師,據說還死了長子瞿陶。 消息傳到黃子澄耳朵裡,黃子澄非常驚慌,因為當天是他力主放燕王三位兒子離京。 從瞿能那邊得到的消息看,朱高煦果然和徐輝祖所說的那樣,騎射雙絕,力大勇武,瞿能的兒子被朱高煦一招就陣斬。 但這還不是關鍵所在,最關鍵是瞿能說了聖上口諭(不管真假),高陽郡王還是不由分說的當場反抗,擺明了心懷異志。 想想現在燕王如虎添翼,且證明當天齊泰和徐輝祖才是對的,黃子澄生怕皇帝會責怪自己。 人可以犯錯,可不能失寵。 他心事重重的來到武英殿,發現武英殿裡早已聚集著好幾個人,齊泰,徐輝祖,李景隆,連瞿能也來了。 黃子澄不由心中一個激靈,畢竟以前每次都是他第一個到。 “微臣叩見陛下--”黃子澄剛要跪下。 “黃先生快請起,賜坐。”朱允炆道。 黃子澄頓時心中狂喜。 朱允炆當皇孫時,就尊稱他為黃先生,登基後在私下也是如此稱呼,今天當著眾臣,意思已經很明顯。 然後他發現自己來之前,大夥都站著。 現在他到了之後,皇帝朱允炆才示意賜坐。 現場和以前一樣,只有黃子澄和齊泰能坐,這證明他在皇帝心裡,仍然是最重要的。 “高陽郡王果然勇猛,但事已至此,再去追責已毫無意義。”朱允炆等他坐定,馬上開口,直接幫黃子澄免去心頭大患。 現場諸人臉色各異,瞿能低著頭,一臉悲痛之色,看起來好像真是死了兒子似的。 “齊尚書,你先說下。”朱允炆這時又道。 齊泰長歎,厚重的聲音緩緩道:“剛剛傳來消息,湘王朱柏,引火自焚。” “啊。”大殿裡諸人都是做一臉驚訝色。 朝廷原本只是想派人過去悄悄捉拿湘王,然後將其幽禁,畢竟前面已經這麽乾過好多次了。 沒但沒想到湘王朱柏居然提前得到了消息。 據密報,朱柏聞訊既驚且怒,仰天歎道:“唉!我觀前代大臣,遇到昏暴之朝而下獄,往往多自盡而亡。身為太祖之子,父皇逝世,我既不能探望病情,亦不能參與葬禮,抱憾沉痛,活在這世上還有什麽樂趣呢!今日又將受辱於奴仆之輩嗎?我豈能如此苟且求生!” 朱柏說罷痛哭不止,在與家人飲酒訣別後,朱柏隨即親手放火焚其宮室妃妾,並穿戴好親王的衣冠,手執弓箭騎著白馬躍入火中自盡,闔宮皆從朱柏而死。 因為湘王無子,可以說,湘王把滿門大小都燒死了。 這是大明立國以來,第一個被滅門的宗室親王。 瞿能則低著頭,保持他喪子的表情,他在追擊高陽郡王之前,徐輝祖已經和他說過這事,沒想到湘王全家死的這麽慘。 現在削藩的事搞的越來越嚴重,此時如何削燕王,就變成了頭等大事。 大殿裡安靜了幾息後,徐輝祖終於說話了:“聖上,臣請奏。” “魏國公忠心朝廷,朕是看在眼裡的,你說罷。” 瞿能悄悄用余光的看了下朱允炆,年輕的皇帝,還會拉攏人心了? 這證明朱允炆這一二年成熟了不少。 徐輝祖沉聲道:“趁此時消息還沒有傳到北平,當盡快下密旨,派人嚴密監視燕王朱棣,一旦朱棣有異動,隨時準備動手。” 齊泰馬上道:“臣附議。” 曹國公李景隆沒哼聲,他看了看黃子澄,應該和黃子澄關系更好點。 這要換成以前,黃子澄說不得就要反對,反正齊泰支持的,他就要反對。 但這次讓朱高煦跑了,朱柏又放火自焚,黃子澄也知道形勢嚴峻。 他想了想後,終於道:“臣附議。” 徐輝祖大喜,暗暗舒了口氣。 李景隆見狀,也馬上道:“臣附議。” 朱允炆見群臣都同意了,便道:“何人可托?” 意思是這種重要的事情,該由誰辦? 齊泰道:“北平都指揮使謝貴,沉穩決斷,可著其處置,給予當機立斷之權。” 徐輝祖馬上又道:“臣附議。” 李景隆又看看黃子澄。 黃子澄這次不幹了:“臣舉薦北平都指揮使張信,有勇有謀,經驗老道。” 李景隆馬上道:“臣附議。” 齊泰和徐輝祖兩人瞪著他們兩人。 當年朱允炆登基,就是黃子澄推薦張信,說他有勇有謀,專門去北平對付燕王。 後來齊泰又推薦了謝貴,因為齊泰知道張信不靠譜。 於是北平出現兩個都指揮使,雙指揮使的局面,大明歷史上或許就這麽一次。 當然這也可以說是朱允炆對燕王的看重,一個小小的北平,派了兩個都指揮使。 但以齊泰看來,張信膽小而怕死,只會壞事,哪有謝貴有用。 當年他據理力爭,才迫使朱允炆派了雙指揮使。 徐輝祖這時看向瞿能,道:“瞿將軍,伱與謝貴和張信都相熟,依你看,何人能乾此事?” 瞿能頓時滿頭大汗,也不知是緊張還是害怕,他想了想,顫聲道:“張信有勇有謀,謝貴沉穩決斷,都是我大明良將,當可一起行事。” 特娘的,你說了等於沒說,徐輝祖氣的翻白眼,卻又不好罵瞿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