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動搖了? “誰教你這些的?” 朱棣深深地看了一眼面前這個孫子,有一種如在夢中的感覺。 嫡長孫朱瞻基就已經很出色了,現在又出現了這麽個出色的孫子,甚至比嫡長孫還出色。 在繼承人的人選上有選擇,這是一件多麽幸福,但卻又這麽痛苦的一件事。 “這些還用人教?”朱瞻壑聳了聳肩,現在的……不,應該說他早就開始破罐子破摔了。 “孫兒自幼接受到的教育不就是這些?只不過是一些隱藏在道德、倫理和事實中的道理,孫兒只是將它們給整理並且說出來了罷了。” “道理就擺在那裡,其實誰都知道,只不過沒有察覺,也說不出來而已。” 朱瞻壑一邊說著,一邊朝著門口吹了聲口哨,讓外面的狗子們安靜了下來。 朱棣看著一臉平淡的大孫子,他有一種想要剖開這個孩子的腦袋一探究竟的衝動。 沒錯,道理是很簡單,但有又誰能夠理清,更別說是認識到並且貫徹落實了。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朱棣再次開口:“那你說說,你在市舶司安插的那些人是想要做什麽的?” …… 朱瞻壑臉上那平靜的表情瞬間消失不見。 “啊這……”朱瞻壑撓了撓頭,滿臉的尷尬。 “您知道了啊……” “廢話!”朱棣甩給了這個孫子一記眼刀。 “你就差明擺著讓他們進入市舶司了,作為大明最重要的事情,我怎麽能不知道?你當我是瞎子、聾子不成!?” 朱棣的語氣雖然很嚴厲,但實際上恰恰相反。 他不再用朕這個自稱,那就代表著現在已經不是在說正事兒了,而是在嘮家常。 “嘿嘿,就是一點小事兒罷了……”朱瞻壑訕笑著撓了撓頭,然後跑到老爺子身後,討好地為其捶背。 “孫兒就是想要收集一些奇珍罷了,之前聽聞鄭和遠洋見過不少的好東西,所以孫兒就想讓人去看看能不能帶回來,並且為我們大明所用。” “這樣一來孫兒以後有個立身之本,二來說不定也能給大明做些貢獻不是?” “去去去!”朱棣嫌惡似的把朱瞻壑推到一邊。 “就這麽點原因?要是就這麽點原因的話你還用得著這麽做?直接給爺爺說不就行了?” “這又不是什麽麻煩的事情,摟草打兔子都是順便,爺爺還能拒絕你不成?” 朱瞻壑聞言撇了撇嘴,但很快就恢復了之前那討好的笑容。 “您說的是,是孫兒狹隘了。” 個屁! 朱瞻壑在心裡腹誹著。 以前老爺子哪裡正眼看過他?誰不知道自家老爹總是作妖,而且每次還都會被老爺子勸誡,甚至是拿來開刀。 跟您說?您怕不是會直接一個大逼鬥給我甩到一邊去! 想到這裡,朱瞻壑其實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滿的,因為老爺子實在是有些偏心了。 因為朱瞻基的出色,所以導致老爺子早早地就將注意力放在了這個嫡長孫的身上,想要將這個好苗子培養成一代明君。 這樣一來,忽視別的孫子就成了在所難免的事情了,尤其是在明面上總是挨罵的漢王,作為他的兒子朱瞻壑所得到的的已經不只是和嫡長孫朱瞻基不對等了。 說一個天一個地可能有些過了,但也差不太多了。 就拿之前去嘉興府的事情來說,紀綱要不是提前受到了朱棣的囑咐他能對朱瞻壑這個漢王世子卑躬屈膝?但你要是換成朱瞻基再看看!? 不過雖然有所不滿,但朱瞻壑也沒有覺得太委屈。 這個時代就是這樣,資源是有限的,只能是擇優培養一個,剩下的再給他們分分,有肉吃點肉,沒肉就喝點湯也沒辦法。 “行了,你在這裡再待一段時間,等風聲過了再回去吧,等年前爺爺宴請百官的時候你隨著你爹一起去。” 朱棣此行得到了他想要知道的,但也有了新的疑惑,他要回去消化消化。 “另外,別天天的跟你這些狗待在一起,多跟別人走動走動,不然的話你以後的路不好走。” “孫兒恭送皇爺爺。”朱瞻壑低著頭,隱藏起了臉上的表情。 他現在很想直接掀桌子,然後大喊一聲“老頭子你不講信用!”。 朱瞻壑明明打算著給老爺子當一次刀、背一次鍋,然後就早早的讓老爺子把自家老爹給趕去封地。 現在倒好,背道而馳了! 朱瞻壑哪裡不知道老爺子在想什麽?無非就是看到有可造之材就想做兩手準備,再加上他也卻是喜歡那個更像他的二兒子,心中也有幾分愧疚的緣故。 但是啊,老爺子您就不怕最後出亂子嘛? 這優秀的繼承人多了可不是好事兒啊! 心裡雖然是門兒清,但朱瞻壑卻並沒有開口挑明,不是說他心存僥幸覺得自己有希望能坐上那個皇太孫的位置,而是他知道沒什麽用。 畫餅這種事,讓老爺子給自家老爹畫一畫就行了,自己就算了。 另一邊,坐在回宮的輦駕上,朱棣撫著胡須陷入了沉思。 說實話,他不是不知道再培養一個繼承人的候選有多危險,因為他就是這麽經歷過來的。 奉天靖難這種事,他做了也就做了,沒有辦法後悔,但他不希望自己的後代也出現這種情況。 但是…… 就目前的表現來說,朱瞻壑並不弱於朱瞻基,甚至可以說是更加出色,因為在為君之道這方面,朱瞻壑的理解遠超出朱瞻基。 要知道,這還是在他經常將朱瞻基帶在身邊的緣故,而朱瞻壑沒有他的教導就已經如此出色了。 可話是這麽說沒錯,朱棣又很糾結。 立嫡長子為儲,這是他在靖難之後與文臣,也是跟那些轉投他的建文舊臣一個交易,更是一個交代。 雖然說現在局勢已經平定,但文武之爭仍舊還在,若是想要立朱瞻壑為皇太孫,那就先要改立太子,將漢王扶上太子之位。 對於漢王,朱棣雖然喜愛,但並不看好。 只是想想,朱棣似乎就已經看到了漢王登上太子之位後會怎麽對付那些文官,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唉……” 深深地歎息聲中,帶著朱棣滿滿的猶豫和糾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