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來風不知道韓複渠為什麽會問他的意見,不過他剛才就差點冒險進言,現在既然主席大人不恥下問了,任營長當然不怕把自己真實的看法當面說一下,“卑職認為,個人恩怨是小,國家安危是大。主席既然已經豎起了抗日的旗幟,何必要半途而廢前功盡棄?” “你說我應該堅守濟南、繼續抗戰?”韓複渠的臉色有點不好看了。在他的思想裡,警衛營長就是他的貼身心腹,不管任何時候都應該是從他的角度考慮問題的。任來風這個新上任的警衛營長竟然和他說什麽國家、什麽個人,這是你應該說的話嗎? “是,卑職是這麽認為的。”任來風回答的不卑不亢的。他覺得自己的態度挺端正,但這話落到韓複渠的耳朵裡,主席大人就更來氣了。 “嗯,你說得有道理。這樣,你先出去吧,我還有事要和李高參談。”韓複渠擺擺手,任來風趕緊告辭。 “你看任來風這人怎麽樣?”辦公室的門剛關上,韓複渠就問李高參對任來風的看法,把少將高參一下給問愣住了。 不過,李高參畢竟不是任來風這種從底層躥上來的官場新貴,人家可是從軍二十多年軍界老將了,稍微一愣神立刻順著韓複渠的意思接上了話茬,“任營長還年輕,有年輕人的衝勁兒很正常。他哪裡會知道主席的難處?” “還年輕嗎?呵呵,年輕人嘛,不磨練磨練終究是難成大器。好了,你還是給我說說重炮旅的詳細情況吧。” 任來風並不知道李高參在背後對他的評價,其實就算他知道了也會一笑置之。人家說的沒錯,他確實太年輕了,到現在他還不到十七就已經是少校營長了,能不年輕嘛? 飛虎營配備了三個連,一連長煙槍魏彥強,二連長付二衝,三連長則是從別處調過來的一個連長秦俊寶。據說此人當年曾經跟著韓複渠一路北伐到了北京城下,是員猛將。 任來風一回到部隊就把三個連長叫到一起,宣布了韓主席的指示:飛虎營要隨時做好上戰場的準備!這話一說,把仨人唬的一愣一愣的。煙槍猶豫了半天才期期艾艾的發問了,“營長,咱不是韓主席的警衛營嗎?咱怎麽還要上戰場呢?” “廢話!”任來風狠狠瞪了一眼煙槍,這話要是秦俊寶說的還好,出自煙槍之口就讓他平白多了幾分不滿,“咱什麽時候見的韓主席?那時候韓主席的警衛營幹什麽去了?還不是和鬼子戰鬥嘛。怎麽?手槍營能和鬼子血戰沙場、盡忠保國,咱飛虎營就只能守在司令部當個不打仗的兵?” 他這一番話,讓飛虎營的三位骨乾大將全都低下了頭。任來風趁勢又宣揚了一番抗戰報國的先進言論,這才和三人商量起了怎麽樣盡快和部隊磨合以及怎麽樣提高戰鬥力的問題。 第二十師六十旅旅長孫學法把指揮部設在了一輛裝甲車上,結果裝甲車被鬼子的穿甲炮彈集中,孫學法本人重傷經搶救無效身亡。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第二十師終於擋不住日軍強大的地空火力,從濟陽退了下來。 隨後,韓複渠命令第三集團軍工兵部隊拆斷了黃河上的鐵橋,把所有部隊都撤到了黃河以南防守,任命孫桐萱為黃河南岸戒嚴司令。韓複渠把集團軍司令部從濟南城裡搬到了千佛山上。 黃河天險不是說著玩兒的,第三集團軍拆了黃河鐵橋,鬼子一時半會兒的想過黃河可沒那麽容易。搭浮橋吧,黃河河面那麽寬,浮橋怎麽搭?劃船過河吧,大小船隻早讓韓複渠的部隊給趕到河南岸了,黃河以北連一條小垡子都沒留,鬼子想過河必須得另想辦法。 在這期間,鬼子的空中優勢得到了進一步的展現。不僅是每天都有飛機來黃河南岸進行轟炸作案,並且他們還利用空中的便利進行了宣傳攻勢。散發勸降傳單、空投日本香煙、印有漂亮美女圖案的宣傳冊、宣傳單。 日本香煙當然是慰問了有煙癮的**官兵,美女圖案則是給緊張的戰鬥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至於說投降卻沒幾個人去想。當兵的一個人不敢去投降,當官的沒被逼到那一步,韓複渠本人更是堅決不願意背負個漢奸的罵名。於是,事情就這麽僵持了下來。 這一天,任來風又來司令部找韓複渠討要裝備。飛虎營每人兩把盒子槍子彈管夠,可就是沒炮,連迫擊炮都沒一門。作為一個營級單位,怎麽也得配備幾門火炮吧?哪怕就是有個小炮班也行啊。 以前任來風去找軍需處的處長要裝備,那是要什麽給什麽,打開軍械庫的大門隨便挑。但這一回,任來風只是想要個五六門迫擊炮,那位卻連一門也不給,還說什麽集團軍警衛營按慣例就是不配火炮的。哪有這種慣例? 任來風氣不過,這才來找韓複渠要說法,結果一到司令部門口他就被門上掛著的一個東西給吸引住了。在韓複渠辦公的房子門口掛著一張卷起來的紙。任來風不知道那是什麽,湊過去問門口的警衛:“掛的那是什麽玩意兒?” “那個呀?那是日本飛機空投的勸降書。韓主席為了表示絕不投降,就把鬼子的勸降書掛到門口,展覽示眾。”警衛認識任來風,別看三言兩語話不多,卻把前後原因介紹的是一清二楚。 原來是這麽回事呀。任來風恍然大悟的同時,也對韓複渠拒不投降的氣節產生了幾分佩服。 這回還不錯。在軍需處長那兒說盡好話也沒要來的東西,在韓主席這兒不僅要來了,並且還多要了幾門。韓複渠一句話給飛虎營撥了八門迫擊炮。大口徑火炮是沒有,重炮旅都讓拉走了,韓主席手裡的火炮也是以輕便的迫擊炮為主了。 八門迫擊炮以及相應的炮彈帶回去,任來風當即以此為基礎組建了一個炮兵排。就在任來風為飛虎營日漸強大而沾沾自喜的時候,一九三七年的冬至悄悄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