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帝似乎也說夠了這些客氣話,此時他的臉色更加的難看了,臉上甚至都流出了汗水,看起來甚是狼狽。 看了一眼殿下的大臣,泰昌帝開口道:“朕的皇兒年齡還很小,朕實在是放心不下,現在朕的身體這個樣子,一旦有了什麽意外,朕怕對不起列祖列宗啊!”說道這裡,泰昌帝的慈愛的看了一眼太子,久久不語。 可是聽到泰昌帝話的眾大臣,此時卻是激動無比,尤其是那些身為地位足夠的人。他們經歷過很多事情,一旦皇帝這樣說話,那就說明皇帝的身體真的不行了。還有一點更重要的,那就是輔政大臣。 眾所周知,每一位帝王在死之前,都會安排自己的身後事,避免國家出現大的動蕩。而那些繼承人年幼的,就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任命輔政大臣。這樣的輔政大臣,雖然很多最後都被清算了,可是卻在歷史上流下了不朽的名聲。距離他們最近的,就是內閣首輔張居正。雖然很多人都說張居正貪權誤國,可是很多人卻都想成為張居正那樣的人物,無論是為了權力或者為了舒展胸中的報復。 張居正在世的時候,那是如何的風光,可以用權傾朝野來形容了,這是每個文臣的夢想。可是如果皇帝英明,那些沒有被清算的大臣,無一不是封侯拜相,富貴無比。 要知道,在大明朝有一群人是最讓人羨慕嫉妒恨的,那就是那些受封的國公爺和勳貴。當年追隨朱棣靖難的大臣,無一不是富貴無比,雖然很多都沒有了實權職務,可是他們卻沒有人敢小瞧。隻要不是謀反的罪名,這些人就不會被下獄。 雖然每個文臣提起這些勳貴的時候,都是一副不屑與之為伍的表情,可是很少有人能夠拿到這樣的富貴。 此時所有的大臣都激動了,所有人都滿含希望的看著泰昌帝,此時的泰昌帝在他們的眼中,就是一片前程。 看著下面的大臣都看著自己,泰昌帝輕輕的摸了摸手下的龍頭,這個位置是那麽的讓人迷戀,自己真的沒坐夠。可是上天不給自己這個機會,自己命不久矣了,輕輕的歎了一口氣,緩緩的道:“朕的皇兒年紀還小,一旦朕有不測,朕的皇兒實在是放心不下。” 看了一眼殿下的大臣,泰昌帝繼續道:“所以朕想找一個人輔佐朕的兒子,不知道眾位愛卿有什麽看法?” 所有的大臣立刻就是知道了話皇帝的想法,真的和自己猜想的一樣,首輔方從哲的身體都在不斷的顫抖。原本已經準備致仕回家的他,此時卻不願了,如果能夠成為輔政大臣,自己一定能夠彪炳史冊。 聽了泰昌帝的話,所有的大臣都跪了下來,口中齊聲高呼:“吾皇英明。” 等到所有人都站了起來,泰昌帝滿意的點了點頭,激動的說道:“李選侍是朕最寵愛的女人,雖然沒有兒子,卻給朕生了一個女兒。朕想將她封為貴妃,將天子交給她,有眾位愛卿的輔佐,想來應該沒什麽問題。” 泰昌帝的話剛出口,下面的大臣頓時愣住了,集體呆住,首輔大臣方從哲更是猛地搖晃了幾下,差一點就摔倒了。給了一個大大的希望,卻又瞬間將希望擊破,這實在是有些殘忍。 此時我站在大殿之上,看著下面大臣的表情,心中一陣冷笑,你們想的太簡單了。歷史上明朝最不靠譜的三位皇帝,就是萬歷、泰昌和天啟,也是這三代斷送了大明的江上。 泰昌帝此時很奇怪,怎麽剛剛還那麽激動的大臣們,此時卻變得鴉雀無聲了呢? 此時所有的大臣都明白了,無論是那看似關懷的家常話,還是剛剛的詢問,不夠都是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李選侍。皇上為了這個女人還真是費盡心機,隻是這些大臣都明白這意味這什麽,皇帝幼小,身邊有一個女人。 如果這個女人是皇帝的親生母親,這些大臣們都不能放心,但是那是他們都沒有辦法改變的事情。就算此時不答應,以後新皇帝登基了,也是會加封自己的母親為太后,這是誰也攔不住的事情。那個時候這些大臣都要時時刻刻防著太后專權,歷史上的呂後,後來的慈禧,以及中國的第一人女皇帝武則天,哪一個上來不是殺了一大批文官。 在這些文人看到女子主政,這樣的事情是萬萬不能答應的。泰昌帝的這個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更何況泰昌帝剛剛覆滅了他們的希望,這些大臣怎麽可能會讓皇帝順心如意。 見下面又一次冷場了,泰昌帝頓時有些生氣了,頓時大喊道:“你們這些人究竟是什麽意思?同不同意表一個態!”說完便猛烈的咳嗽了起來。 下面的大臣卻還是一言不發,對於這些大臣來講,他們剛剛經歷了萬歷的年代,對這些人的士氣打擊不小。已經不是那個朝廷廣開言路的時候了,朝堂上以直取名的後果非常嚴重,很可能會被杖死在宮門前。而且現在站在朝堂上的大多數齊浙楚黨的人,那些以風骨為先的東林黨人還沒有真正的掌握朝廷的言論。 如果此時他們反對了李選侍,將來太子登基,而且年齡幼小,那他就等著被吵架滅門吧!女人一向都不會知道什麽叫做心慈手軟。當年漢武帝不也沒能在太后的手裡保下竇攖一家嗎?那可是聖明的漢武帝啊!當今的這位天子,在他們心裡,最好的結果是一個平庸的皇帝。甚至這些大臣們,更加傾向於他是一個昏君,在這樣的環境下哪有人趕出來反對? 可是要說讚成,這些人也沒人敢,這個時代的大明朝是一個言論滿天飛的時代,就算朝堂上沒人說什麽。可是在士林裡,那就是邀寵獻媚,奸佞誤國了。那可就是頂風臭八百裡,甚至祖祖輩輩都挨罵的事情,這些人也沒有人敢跨國這一步。就算要投靠,那也要等一切塵埃落地,自己在靠過去,這個時候,沒有人會這麽傻。 泰昌帝勉強的止住了咳嗽,看著下面眼問鼻,鼻問口,口問心的大臣,猛地站了起來。伸手點指下面的大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而且泰昌帝的身體似乎在搖晃,眼看就要倒下去了,此時,所有大臣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首輔方從哲的身上。如果他們將皇帝氣死在了朝堂上,那麽他們這些人真的會名垂青史了,可是好壞就未可知了。 方從哲此時也是無可奈何,此時朝堂之上東林黨已經有反攻的趨勢了,自己身為齊浙楚黨的核心,這個時候真的不能陷在裡面。不然這一定會成為東林黨攻擊自己的目標,自己馬上就要致仕了,卻也不能留下一個罵名啊! 回頭對看了一圈,最後方從哲的目光落到了一個人的身上,對著那人使了一個眼色,方從哲就轉了回來。 就在泰昌帝就要破口大罵的時候,一個人忽然走了出來,撩衣服跪倒之後,聲音很是不情願的道:“回稟陛下,臣有話說。” 泰昌帝看到終於有人站了出來,心中的怒氣稍減,緩緩的做了回來,聲音沙啞的道:“孫愛卿既然有話說,那就起來說吧!” 此時站出來的是乃是禮部尚書孫如油,道了一聲謝恩之後,孫如油緩緩的站了起來。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站在不遠處的方從哲,見方從哲微微點頭,孫如油才道:“真乃是陛下的家事,我等身為臣子,並不好干涉,既然陛下想要做,那就做吧!” 泰昌帝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這個孫如油心中的不滿,也不願意深入這件事情, 這才給出了一個這樣的答覆。這些大臣一向都是說皇帝的家事就是國事,隻有在他們不同意卻又沒辦法的時候,才會將家事還給皇上。 雖然泰昌帝對這個結果有些不滿意,但是好在也是通過了,輕輕的籲了口氣,開口道:“眾位愛卿都是這麽認為的嗎?” 此時殿下的大臣互相對視了一眼,他們知道這個時候應該妥協了,現在不就坡下驢,一會兒就下不來了。眾大臣在方從哲的帶領下跪下,口中大聲的呼喊道:“皇上聖明。” 泰昌帝此時心中很是愉悅,這件事情終於定了下來,不枉費自己寵愛李選侍,就算自己有那麽一天,也算對她有一個交代了。 此時泰昌帝不由再一次摸了摸身下的龍椅,不知道自己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在坐在這裡了。他的眼中滿是不舍,抬頭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太子,心中的感情很是複雜, 輕輕的歎了口氣,泰昌帝剛要開口說話,在大殿屏風的後面忽然出來一個人。這個人也沒有對泰昌帝施禮,也沒有理會下面眾多的大臣,而是徑直走到了天子的身邊。 “你跟我來。”拉起太子的手,大聲的說道,聲音中滿含怒氣,似乎心中有無限的委屈。 直到太子和那人消失了蹤影,泰昌帝和大臣才回過神來,不敢置信的看著泰昌帝。可是泰昌帝卻是直搖頭,一句話也沒有,雖然臉色有些不好看,可是他終究是一句話沒有說。 看到皇帝的態度,下面的大臣也都低下了頭,不在說話。 求推薦,看書的兄弟們,給點漂漂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