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

明朝是一个毁誉一身的朝代,也是汉人的最后一个朝代,是他赶走了鞑虏,也是他将江山再一次推给了一个外族。也是这个朝代将华夏再一次推入了深渊,后世的屈辱历史,可以说就是从这个朝代开始的。可是我却最喜欢的朝代,因为他的一项国策,那就是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句话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气节,什么叫做骨气。明朝灭亡时,自杀殉国者,有史载的四千多人,这就华夏的脊梁。

作家 独坐池塘 分類 奇幻 | 195萬字 | 650章
第11章 大戏开场了
  看著地上的魏忠賢我的心裡微微一沉,看來這個人沒有必要在考量了,在他的心裡我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的權力。誰能給他權力,他就會圍在他的身邊,這種人可以用,但是絕不可以推心置腹,或者,這就是明朝宦官的典范吧!  輕輕的抬起手中的劍,緩緩的坐會了椅子上,回頭對著青萍微微一笑,緩緩的道:“斟酒。”
  青萍此時也有些緊張,畢竟她不是那種什麽都不懂的丫頭,也算是飽讀詩書。此時看到天子和魏忠賢的模樣,她就知道,恐怕真的有事情發生了。聽到太子叫她,不由猛地全身一陣。
  喝了一口酒之後,我沒有說話,也沒有讓魏忠賢起來,就那麽看著他。此時的魏忠賢已經全身冷汗了,他知道剛剛的猶豫,讓太子殿下很不滿意。可是自己也不敢做什麽決定,如果就這麽跟著太子,一旦將來李選侍得了勢,自己可就什麽都拿不到了。
  現在的魏忠賢和李選侍有著良好的關心,他相信一旦將來李選侍得了勢,自己一定會被重用。以前,太子朱由校是一個很愛玩的小孩子,對他和客巴巴很是依賴,可是不知道從什麽開始,太子變了。變得有主見了,眼神更是變得很嚇人,最讓人差異的是太子不在對木工活感興趣了。如果不是每天跟著太子,魏忠賢甚至都會懷疑,太子是不是被人換掉了。
  看著太陽有些偏西了,我輕輕的笑了笑,對身邊的青萍道:“去整理一下床鋪,本宮要休息一下。”對於跪在地上的魏忠賢,我沒有在說什麽,甚至都沒有再看一眼。
  見太子走了,魏忠賢頓時堆坐在了地上,額頭上滿是冷汗。似乎忽然想起了什麽,他迅速的爬了起來,向著外面跑了出去。
  人類是一種健忘的生物,隻有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可是能夠失而復得人實在是太少了。此刻的泰昌帝卻體會到了什麽叫做失而復得,輕輕的做了起來,摸了摸有些餓了的肚子,泰昌帝對外面的太監道:“來人,給朕拿些吃的,讓李可灼回去吧!”
  泰昌帝說完之後,就穿上了自己的鞋子,緩緩的在放進裡慢步,最後走到了房間外面。看著有些西斜的太陽,心中無比的舒暢,真沒想到這個紅丸真的真麽有效。自己不過吃了一顆,現在居然好了這麽多,不但沒有疲憊的感覺,而且走路也不用人攙扶了。
  很快,泰昌帝身體大為好轉的小心就傳開了,頓時無數的大臣喜極而泣,這個國家剛剛死了一個皇帝,如果再死一個,很容易人心不穩。
  此時的李可灼可以說是興奮異常,自己終於有機會了,這次的救駕之功肯定會有獎賞,自己很可能就會是皇帝的寵臣了。到那個時候,自己還不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抱著這樣的心思,李可灼走在離開皇宮的路上,可是對面走來的一個人讓他的心猛地一沉,那就是內閣首輔方從哲。
  雖然心裡對著方從哲很是不滿,可是這個時候他還沒有表示不滿的權力,隻能乖乖的施禮。
  方從哲對李可灼這樣的人很是看不慣,可是這人畢竟救駕有功,所以也沒有太過過分,隻是淡淡的道:“你的藥很有效,皇帝賞了你五十兩銀子。”說完便頭也不會的走了,沒有理會發呆的李可灼。
  聽了方從哲的話,李可灼頓時呆若木雞,想要說些什麽卻不知道應該怎麽開口,隻好輕輕的額歎了口氣。他沒想到自己這樣的功勞,皇帝居然至賞賜了五十兩銀子。
  看著李可灼呆呆的模樣,
方從哲眼中閃過一陣不屑,這樣的人也被做官,真是大名朝的悲哀。自從剛剛聽說皇帝病情好轉之後,他就快速的趕到了這裡,同時也通知了其他的內閣學士,六部尚書等重要的官員。他相信皇帝肯定會召見他們,畢竟這一段時間以來很多的軍國大事都壓著呢!  在方從哲等待召見的時候,皇宮中的泰昌帝已經拿起了一顆紅色的藥丸,輕輕的放在了自己的嘴裡。他相信一顆紅丸能夠讓自己好轉,在吃一顆肯定能夠回復如初,想著的十幾個美人,他的心裡無比的火熱。
  六個時辰之後,九月初一凌晨,一位太監形色匆匆的來到了內閣,看到方從哲等人都在,頓時送給了一口氣。
  還沒等方從哲等人開口,太監以及急不可待的道:“眾位大人,請你們入宮主持大局。”
  聽到這句話的大臣們全都驚呆了,他們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麽,皇帝駕崩了。老皇帝死了一個月之後,新皇帝也駕崩了。
  稍微愣了一會之後,內閣裡面頓時雞飛狗跳,所有人都向一個地方跑去,那就是泰昌帝的寢宮。
  此時跑向皇宮的有十三個人,這十三個人都是有資格參與這樣的事情的人。
  第一個來到皇宮的乃是一個不應該參加的人,那就是楊漣,他是被泰昌帝召進宮的,在皇帝死之前,最後見的人。這個身份讓所有人都不敢小覷他,因為他是顧命大臣。此時來到皇宮裡的這些大臣,心裡都在打鼓,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死了並不是在換一個那麽簡單。這裡面牽扯無數的東西,利益、官位,權力這一切,都會改變。
  隨著時間的推移,又有幾個大臣來了,他們是禮部尚書孫如油,禮部尚書周嘉謨以及左都禦史張問達。
  看著已經早早等在這裡楊漣,三人都是一愣,他們沒想到居然還會有人比他們先到這裡,而且還是不應該出現這裡的楊漣。
  看著走進來的三人,楊漣對著三位施了一禮道:“見過三位大人。”
  “你在這裡做什麽?”禮部尚書孫如油看著楊漣,眉頭微皺,都沒有客氣,直接問道。
  “回大人,剛剛皇帝召見,下官在這裡等諸位大人。”聽了楊漣的話,三人神情微變,這個楊漣此時就是顧命大臣了。
  “下官人微言輕,不知道幾位大人有什麽打算?”楊漣此時心裡很沉悶,卻也知道此時不是客氣的時候,想了想也直接開口道。
  禮部尚書孫如油的眉頭皺得很緊,他是楚黨的人,而楊漣乃是東林黨的人,二人的根本利益並不同,這也就導致了這個很多時候明知道不對,也隻能反對。
  聽了楊漣的話,孫如油的心裡微微一松,楊漣雖然是東林黨的人,看來也知道以大局為重。輕輕的點了點頭,緩緩的道:“皇帝的喪事雖然是國喪,先帝的三個月的喪期還沒過,很多東西都還能用,這件事情反倒不用太過擔心。等到方公來到之後,自然也就有他主持。”
  見孫如油不在開口,楊漣微微皺了皺眉頭,看來還是不相信自己,黨爭真是害人不淺啊!略微沉吟了一下,楊漣道:“不知道大人對皇位繼承為題怎麽看?”
  “皇位的繼承沒有什麽懸念,太子朱由校乃是陛下的長子,且先帝有過聖旨,冊封太子朱由校為皇太孫,雖然還沒來得及舉行真是的冊封儀式。皇太子的地位卻也名正言順,本官擔心的是太子的撫養問題。太子年幼,親生母親也不在了,我覺得應該在宮裡找一個人照應他。西宮的李選侍乃是陛下寵愛的妃嬪,將皇太子交給她剛剛好。”禮部尚書孫如油將自己的想法拋了出來,在他看來這個辦法就是最好的了,說完便將目光投向了一邊的左都禦史張問達和吏部尚書周嘉謨。
  看到孫如油詢問的目光,二人都微微沉思了一下,最後也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微微的點了點頭。
  楊漣見三人無視自己, 心裡卻沒有什麽不舒服,畢竟自己的地位擺在這裡,不但官位不高而且很年輕,資歷尚淺。可是三人的議論卻讓楊漣很不滿意,這是什麽說法,將太子交給李選侍撫養。這些人還真是屍位素餐,不堪重用,他們的眼睛都是瞎的嗎?
  “三位大人是這麽想的?”楊漣知道自己必須開口了,不然這件事情就會被這麽定下來了,此時這個屋子裡已經陸陸續續的進來了一些大臣,有幾個人聽了孫如油的話,都在暗暗的點頭,這讓楊漣意識到自己必須開口了。
  “眾位大人,秦皇一統,僅歷二世而忘,漢朝建立。大漢之強盛相信諸位大人都知道,可是強如大漢,卻又呂後專權,如果是不是後來漢朝有幾位明君,恐怕大漢也就一世而亡了。曾經的大唐是多麽強大,卻也有武則天專權,竊取帝位,眾位大人身受君恩,身穿紫袍,惶惶然的立於士大夫之列。可是此時卻說出了這樣的話,大明乃是朱家的天下,如果出了呂後武媚,諸位大人可對得起先帝?可對得起太祖爺?諸位大人還有什麽臉面惶惶然列於士大夫之列?憑什麽身穿紫袍?下官自知官職低微,人微言輕,可是卻也知道忠君愛國,此時下官遠仗義死節,哪怕身死也要輔助太子登基。難道諸位大人都忘了那日大殿之上的事情了嗎?諸位大人真的想遺臭萬年,罔顧君恩?”此時的楊漣真是出離憤怒了,也過顧不得許多,將心中所想全部說了出來。
  看到楊漣怒目圓睜的模樣,大殿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安靜。
  推薦,求推薦!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