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末为王

长平之殇,邯郸之后,天下大势已然定局! 重回两千年前的李卫,却站在了雁门关前,他成为了出击匈奴赵军中的兵卒。 国破家亡即在眼前,他又该何去何从?

作家 末日游侠 分類 奇幻 | 25萬字 | 84章
第82章:燕军来袭
  當然,還有一句話李衛沒有說。
  自始至終,李衛就沒打算去尋求邯鄲的幫助。
  並非是逞強,而是燕軍太弱,李衛還有一些別的想法要實現,求援的話,會將本屬於中山郡的利益分攤給其他人,這是李衛不想看到的。
  他不會再為任何人做嫁妝了。
  接下來,李衛的大帳內多了一副地圖。
  本來是想搞沙盤的,但是沒那個技術,搞不出來,李衛隻好按照傳令兵的描述,大致的繪製了這幅地圖。
  毫無精確度可言,但對於李衛接下來的排兵布陣卻很重要。
  雖然燕軍不太可能會在這個時候出動,但李衛還是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去偵查消息。
  同時傳令各縣,做好撤退百姓的準備。
  拿到了新裝備,士兵們紛紛露出質疑的表情。
  不是他們太挑剔,而是一寸長一寸強。
  趙軍先前的裝備為弓、殳、矛、戈、戟。
  最短的也有兩米左右的長度,而現在最長的為槍,只有兩米六左右,磨刀也僅僅只有兩米,其中刀柄二尺長,將近五十厘米,刀身帶有一定的弧度,並不明顯,但肉眼可以輕松看到。
  重刀就不用說了,刀柄一尺,刀身四尺五寸,前窄後寬,重二十一斤,折合後世十點五斤。
  除此之外,保留了弓。
  換裝之後,這三千人的裝備被一分為二,其中一個旅五百人配備陌刀,稱之為陌刀旅。
  其裝備為陌刀一把,長槍一把,弓一把,箭二十。
  余下的兩千五百人,裝備則為重刀一把,長槍一把,弓一把,箭三十。
  之前將近三個月的體力訓練,這個時候終於凸顯出了好處,一個普通的將士,全副武裝,使用陌刀劈砍,最少可以連續劈砍一百三十次,若是到了戰場上,就算是只能對半砍,也差不多了。
  重刀部隊則比陌刀旅好一些,畢竟一把陌刀的重量就是重刀的兩倍。
  但李衛將力氣最大的士兵全部抽調到了陌刀旅,所以兩者間的差距,也並非是成倍的。
  “造甲!”武器裝備有了,李衛的第一反應便是製造鎧甲。
  沒有鎧甲的保護,這三千精銳會在戰場上損失過大。
  況且李衛並不需要太細致的戰甲,鋼鐵打造的護甲,好處在於青銅武器未必能輕松刺透。
  李衛來到中山郡已經三個月了,但三個月來,卻隻讓中山郡增加了一萬余百姓。
  雖然不少,但這個成績卻並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南邊有大河攔著,北邊則是有燕軍阻撓,百姓過不來。
  對此李衛也很無奈,並沒有什麽更好的辦法。
  隨著邯鄲支援的兩千兵匠到來,裝備的製造速度明顯的提升了幾個等級,加上兵士的幫忙,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三千人所有的裝備已經到位。
  李衛打算用一個月的時間,在打造三千副戰甲。
  “陌刀兵的戰甲要比重刀兵厚一些,前面厚,後甲可以輕一些,還有……”
  “報……”
  一聲報,打斷了李衛的安排。
  “報郡守,燕軍有異動……”
  燕軍,異動?
  李衛立即扔下手中的事情,踱步來到那副差不多被完善的地圖面前。
  “斥候在武遂,徐水,增兵約萬人,霸縣增兵約五千,具體人數暫時無法探知,斥候正在加緊刺探其他地方的燕軍兵力情況。”
  武遂,徐水,霸縣!
  李衛一眼便掃到了地圖上的這三個地方,
一南一北,有兩個武遂,北邊的武遂屬於燕國,南邊則屬於趙國,兩個武遂相距不遠,但卻是戰略要地。  攻佔了武遂,就等於將直接面對燕國的長城防線,而在長城下一字排開的幾座城,不僅會被從中間切斷,而且還會徹底失去他們的作用。
  三個地方,增兵兩萬五,加上原本就有的守軍,目前這三個地方的總兵力保守估計也差不多有四五萬人。
  燕軍若是動,絕不會只在這三個點上動,而是會全面出擊,暗中集結主力一點突破,從而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
  “燕軍主帥是誰?”鞠連忙問道。
  “未知!”
  “燕還有何人可用?”李衛尷尬的笑了笑,答案他已經知道了:“劇辛!”
  劇辛何許人也?燕國的牛人,大功臣,雖然名氣沒有商鞅那麽大,但劇辛在燕國的作用,幾乎就等於商鞅在秦國的作用。
  若不是劇辛的變法圖強,現在的燕國,只會更弱。
  歷史上這一仗的趙軍換將,是將李牧換走,換上了劇辛的老熟人龐煖。
  於是劇辛覺得自己對龐煖太熟悉了,這才心生大意,下令冒進,結果被龐煖打的哭天喊地,還丟了腦袋。
  龐煖沒來,但來的卻是自己這個毛頭小子。
  劇辛或許覺得,自己初來乍到,甚至比起龐煖還更加不如,所以忍不住了,也更加輕敵了。
  “主上……”鞠猶豫了下,想要勸說李衛上報邯鄲,請求援軍,但話到嘴邊卻又收了回去。
  “傳令各旅,立即到兵匠坊報道。”
  “傳令兵匠坊,三天內,按照要求打好三千副戰甲,只要前甲!”時間太短,一整套戰甲自然是不可能了,李衛只要退而求其次,先把前面保護下來再說。
  “傳令各地百姓, 立即往安平撤離,三日內必須啟程,違者以間者論處。”李衛緊接著下達了第三條命令。
  “傳令前線各師,城內隻留少量物資,一旦燕軍有進攻跡象,立即撤退至武垣,同時派人傳達左右,撤兵兩日內,必須回到武垣。”
  “主上,不可!”聽聞燕軍有異動,陳餘連忙放下手中的工作跑來,剛走到帳外,便聽到李衛接連下達的這一番命令。
  “主上,未戰即退,此乃兵家大忌,有損我軍士氣,萬萬不可。退據武垣,更是毫無意義,一旦放棄了前面,武垣和南武遂就是一座孤城,燕軍只需要封鎖大河,不攻便可餓死我主力部隊。就算是退,也當退至安平,那裡對於燕軍來說,誘惑力更大,就算是退,也不能未戰即退,可讓前線先行觸敵,假裝不敵再撤。”陳餘連忙勸阻道。
  李衛的思路是對的,但是做法就錯的太離譜了。
  他放棄了天塹大河屏障,卻又固守武垣,意義何在?李衛直接斷掉了自己的後路,一旦不敵,被集結過來的兩三萬部隊,逃都沒地方逃。
  直接撤退,這讓前線將士如何想?況且還是去孤地,士氣還要不要了?
  “我心中有數,傳令吧……”李衛很自信的拒絕了陳餘的建議。
  不是不能接受,而是這個時候不能接受,身為主帥,真正帶領部隊打的第一場硬仗,李衛不希望出現任何差錯,他更不希望,把這一場仗打成鏖戰。
  劇辛看不起李衛這個毛頭小子,而李衛這個毛頭小子,就看得起劇辛這個年近七十,自信滿滿的老將嗎?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