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李東主請說‘能’(第三更) 冬夏輪回凡世間,初雪落塵天。緊裹衣衫不覺暖,流水漚麻寒。 四個人簡單地吃了一頓早飯,王皇后喝牛奶、吃雞蛋,還有一塊放了醬油的瘦肉。 在宮裡的時候,她按照李易寫的營養搭配讓人去天上人間取食物。 到了莊子,她根本不用管,叔叔安排吃什麽就吃什麽。 吃完飯的時候天就變了,飄起了小雪。 宋德找過來:“東主,開始燒暖氣嗎?” “還早,過些日子,石炭儲備夠了?”李易看看天,不想現在用暖氣,屋子裡太熱,上火。 “夠燒到明年這時,連著窯一起。”宋德說起此事,覺得自己做得不錯。 石炭便宜,尋常人家不用,都燒柴火。 莊子雇人去挖、運,只是出人工錢,石炭不要錢。 “易弟,還是再多運來些好,過了今年冬,用石炭的就多了。”李成器想到個事情,對李易說。 “不錯。”李隆基露出笑容:“聽聞少府監已照著易弟你給畫的圖紙,製作了許多爐子,眼下有雪,正是推廣火牆道的好時候。” 李易懂了,自己給兩個哥哥的圖,居然進了宮。 他也想到個事情:“那豈不是都用塊煤?煤粉怎麽辦?” “叔叔是說石炭塊?自是要用塊,粉燒不起來。” 王皇后后宮裡已經有燒了,她怕凍到孩子。 “天哪!”李易拍腦門。 招呼宋德:“快,把堆石炭地方煤粉拿過來,在找工匠,木工好的,帶上幾塊木板,送我這裡。” 片刻後,放煤的地方自然脫落的煤粉被運過來一筐。 工匠按照李易說的製作了一個長方形的框。 煤粉倒上水,變成煤泥。 李易挽起袖子,把木框放到地上,煤泥抱一團扔框裡,兩隻手在上面啪啪拍。 一直拍平,抓著框的兩邊向上提,一個像磚頭一樣的煤坯子出來了。 “大哥、三哥、嫂嫂,看這個,曬幹了,也能燒,或是直接用團個餅子,要麽用簸箕搖煤球。” 李易介紹,他可不想大家跟他一起搶塊煤,自己家用,何必用亮塊煤呢,咱打煤坯多好。 旁邊的宮女端來水給李易洗手,李隆基三個人看著李易,想笑。 他們猜出來李易的意思了,關鍵時刻,馬上有辦法。 問題是,憑什麽別人就非要自己打坯子?石炭去挖又不要錢。 “燒柴要錢,人多礦少,石炭粉堆積,總要用。”李易對三個人說,眼睛看一下宋德。 宋德點頭,表示明白,跑了,去找人大量運煤回來。 李隆基思忖一番:“待之後再看。” 他想找大臣商量,看要不要收采石炭的錢。 “大哥,石炭燒完,可以用來製磚、燒水泥,鋪路也好,正是用石炭渣鋪出一條好路。” 李易又出主意,希望大哥繼續利用身份勸說朝廷。 “竟是如此?”李成器表示記下。 四個人又在小雪中溜達,莊子裡還是忙,總有做不完的事情。 水稻還沒割,螃蟹繼續抓,製作醉蟹的配料購買和製作。 走到灞水邊,一群張家村子的人從淺水的地方往外撈麻。 種的麻,收獲完漚在水裡,等漚差不多了,正好取出來。 接下來要刮麻去殼,漚好的麻還不是麻線。 之前收割麻的過程中劈麻,手就很容易受傷,就是把麻杆的位置掰一下,弄個口子,手順著口子向上和向下一劃,麻皮就下來了。 這個過程中,就像手在紙上劃一樣,一個不小心便是一道口子。 好在劈麻的人會在指頭上纏布。 避免了出問題。 漚完的麻,在濕漉漉的時候就要繼續刮。 一手握刀,刀刃向上,大拇指纏著布壓刀刃,麻呢就從刀刃和大拇指之間抽出去。 張家村子的人一邊從水裡撈麻,一邊站在岸上現場刮麻,小孩子也幫忙。 “呀!”一個十二三歲的大孩子叫一聲,大拇指塞到嘴裡。 “叔叔他手受傷了。”王皇后趕緊說。 不用李易出聲,宮女翠柳跑過來,把孩子帶過來,青松卸下背在身上的醫療箱。 李易抬起孩子的右手看,酒精棉擦拭,孩子一咧嘴。 “沒事,傷口不到一厘米長,不深,不用縫合。”李易說著給纏紗布。 “最近不要碰到水,兩天后拿下來看情況,記得找我。”李易柔聲對孩子說。 孩子卻看著他的眼睛,似乎在作什麽決定。 過了幾息,孩子左手攥拳頭,深吸口氣:“李東主,他們都說你最厲害,什麽都會,是嗎?” 李易搖搖頭:“並不是,會得越多,就發現自己越無知。” “那你能想個辦法,讓我們刮麻更快嗎?每年都有人傷指頭,有的就發熱,然後死掉。”孩子一臉哀求和期待。 李隆基看向李易,等著這個無所不能的易弟說‘能’。 “能。”李易果然說出了李隆基期待的字。 轉頭他向褐岩吩咐:“找工匠,要一個長條的凳子,幾條木頭,兩個刮麻刀片,兩塊光皮革。” 李易再對孩子說:“眼下只能做個簡單的,更好的製作起來麻煩,來不及。” 孩子笑了:“我就知道李東主可以。” 說完他轉身跑向那邊,邊跑邊喊:“李東主有好東西了,刮麻的好東西。” 李隆基三人也露出笑容。 李成器拍拍李易的肩膀,王皇后的手很自然地放到李易的頭上揉啊揉。 “易弟,你果然從不叫人失望。”李隆基感歎。 “有一天也可能做不到。”李易重新系頭髮。 “當定然是老天爺不許,逆天了。”李隆基如此定位。 只要不觸犯天威的事情,易弟皆能做,若易弟做不得,則事不可為,人力有窮時。 不長時間,工匠和東西全被褐岩帶過來。 李易開始指揮。 長凳子兩邊各立起一個木棍,木棍中間劈出口子,口子的一邊放刀片,一邊墊上光皮。 木棍直角連接兩邊木片,木片外面的口子大,一直進到縫隙中。 一縷濕麻拿過來,手抓著麻的一頭,另一頭從大的口子輕松搭進去,然後一拽。 麻從大口進,到小口要經過刀片和光皮,光皮有彈性,緊緊壓在刀片上。 麻一抽出來,硬殼被卡掉。 另一手接過脫掉殼的麻的一段,放到另一邊的口子裡,再一抽,整個一條抽完。 “這個能快一點,主要是不傷手,大家試試。”李易對一群湊上來觀瞧的人說道。 眾人的眼睛亮了,比一隻手在那裡刮省事,主要是刀不傷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