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著系统来大唐

作家 农家一锅出 分類 奇幻 | 875萬字 | 2918章
第7章 随便当个县令就行
  第7章 隨便當個縣令就行
  “一者為石灰水浸種消毒,二者為複合堆肥堆出來的肥好。”
  李易伸出兩個指頭,一一介紹。
  “有毒?”李隆基與李成器同問。
  “比跳蚤和螞蟻更小的蟲子,很小很小,稻子上面有,不殺死它們,稻子長不好。”
  李易選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說明。
  李隆基二人瞬間理解。
  李易又道:“其他谷子等亦可遵此法施為。”
  “速速寫下。”李隆基沉聲吩咐。
  說完才反應過來,這是人家李易的密法,硬搶是不對滴。
  李成器趕緊說:“易弟,此法可告知與他人?”
  “好啊。”李易比兩個人還著急。
  他又帶兩個人到旁邊,有股特殊的氣味在飄蕩,堆肥的味道。
  他對二人說:“尋常是踩肥,把糞便和榨油後的渣子、骨頭粉末放一起,讓牛踩。”
  “我這個不是,我這個是分層放東西,樹葉子、草棍子也能放進去。”
  “其中也加石灰,很快便能發熱,不但能把蟲子卵殺死,還能讓地更有勁。”
  介紹完堆肥,他領兩個人換個地方。
  此處堆著石頭,是跑船運貨的人有時用來壓船的。
  然後就扔在灞水河邊,有人會拿石頭在河邊砌個台階。
  還有的人修院牆,石頭青白色,也有黑青色。
  李易拿起一塊石頭:“這個石頭我管它叫磷礦石,長安周遭有不少。”
  “這個石頭磨成粉,撒到地裡,能讓稻子麥子和其他的農物生長更快,耐寒耐旱,不易生病。”
  李隆基兄弟倆再次被震撼。
  李成器反應過來,說道:“你的麥子就是用了……林?”
  “農家肥也用了。”李易點頭。
  李隆基撿起快石頭摩挲:“常見,京兆府二十二個縣中,總能看到。”
  “嗯!”李成器附和:“是多見,只是未曾想,此石頭磨粉,還有這般用處。”
  “大哥你那莊子,今年照方抓藥。”李隆基知道大哥弄了一個莊子忽悠李易。
  若可行,明年,不,今年秋收後便推廣整個京兆府。
  轉過頭,他再看李易,怎看怎順眼。
  三人又回去吃串兒,李隆基不時看看他帶回來的石頭。
  “易弟,你想要什麽賞賜?”李隆基覺得白拿人家三個方子臉紅,遂要給予補償。
  “賞賜?三哥是說好處吧?記得給我找人舉薦,明年我差不多能當官。”
  “我都想好了,先弄個縣令當當。”
  “京城周圍的縣,隨便找一個即可,我不嫌棄。”
  李易一副要為人民服務的樣子。
  “咳咳咳……”聽李易的話,李成器被口水嗆到了。
  這個易弟心是夠大的了啊,明年找個人舉薦,直接就是縣令?
  而且還是京兆府的縣令,要不給你長安縣令作?
  或者委屈你一下,換成萬年縣?
  “我盡力。”李隆基也被嚇到了。
  又道:“易弟,那這些法子,三哥我可就找親朋好友傳出去了?”
  “別呀,不能只找親朋好友,認識當官的,讓他們教治下之民。”李易比較急。
  他還指著增加壽命、享受生活呢。
  李隆基再次打量李易,頷首:“可!”
  李成器在旁說:“實不相瞞,我等也是能挨到邊的皇親國戚。”
  “無怪乎啊,你們能弄到黃瓜。”李易恍然,覺得身份對上了。
  “是啊是啊。”李成器暗自松口氣。
  他不想暴露身份,那樣以後相處起來便不開心。
  李隆基亦作此想,道:“往後欲尋我等,可去……”
  “城西六李莊。”李成器給出個地名。
  反正莊子已經有人去操作,起個名而已。
  李易記住這個名字,等有了好吃的、好玩的,就叫人給送去分享。
  日近中午,李隆基二人告辭。
  三百多人依舊在那吃喝,估計平日裡找不到大口吃牛肉的機會。
  好在牛夠大,還有別的串支撐,不然真不夠他們吃的。
  酒也不是好酒,十幾文一斤的。
  李易嘗了一口就不喝了,果然便宜沒好貨。
  要不是弄個牌照太費勁,就自己釀了,然後蒸餾一下。
  不過葡萄酒沒人管,它不耗糧食。
  至於說永業田和口分田需要種植一定數量的麻或桑樹,這個也不是問題。
  因為現在的莊子都是永業田,系統給操作的一系列就是這樣的。
  而且還有糧食增產的方法,以及套養的方法。
  朝廷追究過來,也能擺平。
  李易心中盤算著,他免費提供給四十二個學子房屋住,正常來說要嘉獎的。
  他又給十七個佃戶的孩子辦了私學,同樣要有表彰。
  若哪個官員盯著不放,自己就把事情鬧大了。
  然後繼續獻上農耕的先進技術,說不定一下子就能叫李隆基知道。
  李易琢磨未來要遇到的事情的各種應對辦法。
  往回趕的李隆基和李成器匯合了隊伍,過灞水。
  兄弟二人坐在馬車裡,兩壇子醬油和兩壇子豆油,以及兩小罐牛肉辣醬在身前放著。
  “大哥,若去歲知道李……易弟就好了。”李隆基目露遺憾之色。
  去年的時候李易才過來接收莊子,很多事情就在那個時候開始作了。
  由於今年有閏二月,算起來,晚了足足半年才知道李易的情況。
  “去年知道,也看不出來啊。”李成器倒是想得開。
  李隆基閉上眼睛,片刻後睜開:“哪天晚上過來,住在莊子上,夜裡看沼澤,哦,叫沼氣燈更明顯。”
  “三弟,我總覺得他還有更多本事未使出來。你看他給我們的方子,並不在意,反而盼我等幫他傳出去。”
  李成器分析,從這方面判斷,那個易弟僅僅放出一點東西。
  “確是。”李隆基同樣想過。
  至少那個沼氣池能點燈的秘密他就不知道,忘問了。
  原想著過來問榨豆油、沼氣燈的事宜。
  偏生去了育苗的地方,見識到了其他更神奇的事情。
  “三弟,那個石頭磨粉施肥,是真是假?”
  李成器糾結新弄的莊子上要照學的事情。
  李隆基兩手握在一起:“定然是真,易弟又不知我們前來,何必作假?”
  “是矣!”李成器認同,他覺得李易很有意思。
  居然想要通過投帖的方式,弄一個縣令當,還是京兆府二十二縣中的一個。
  莫非當京兆府的縣與其他地方的縣一樣?這是京畿道。
  稍微遠一點的,也屬於關內道,京師重地。
  你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你知道縣令怎麽當嗎?
  “三弟,易弟要當縣令。”李成器笑著說。
  李隆基也笑:“呵呵呵!不過,看其打理莊子,民心可用。隻半年,佃戶便忠心如斯。”
  “他是給佃戶的孩子做新衣服,還給文房四寶,讓寄宿學子教授課業。”李成器道。
  “為何別的莊子不如此做?”李隆基問到關鍵處。
  “旁的莊子,又有幾個可燒窯?他燒得還是磚瓦窯,又能改成陶瓷窯。他的窯也不一般啊。”
  李成器說著,突然想到了重要的事情。
  那是什麽窯?想燒磚瓦就燒磚瓦,改動一點,就燒陶瓷。
  李隆基經提醒,也反應過來:“正是,窯乃立業之本,一窯養一村,易弟在莊子上可隨意燒窯,未請其余幫工、能匠。”
  “他會?”李成器都不敢確定了。
  燒窯製磚和燒灶做飯是兩回事。
  一個村子裡,有能工巧匠幫建個窯來燒,這個村子的人都找到活幹了。
  而易弟著急忙慌地建個窯,燒磚給學子和佃戶蓋房子。
  接著沒動靜了,窯不燒了?
  是覺得買磚瓦貴,所以才自己燒?
  不應該繼續燒下去,然後賣磚瓦嗎?
  “大哥,尋人去易弟莊子買醬油,他今日助學子招待同窗,所費頗多。”
  李隆基突然想起了錢的事情,李易這個弟弟似乎沒多少錢了。
  沒錢就沒辦法去做其他的事情,不做其他的事情,哪有新東西出來?
  “確該如此。”李成器應下。
  然後兩個人直接回皇城,把從李易那裡拿回來的禮物一半送給父親。
  剩下的一半,自然是李隆基留下,反正李成器最近悠閑,還能去李易那裡拿。
  ***
  翌日早,不等李成器找人去李易莊子買醬油,已有許多長安城中酒店派人到莊子求購醬油。
  他們能來,全賴昨天參加詩會的才子們。
  他們看過沼氣燈,趁宵禁之前,每人帶一小壇一斤裝的醬油匆匆趕回城。
  有人帶回家,有人轉頭跑去平康坊。
  平康坊是大唐紅燈區,有妓也有伎。
  到平康坊他們便開始顯擺醬油,並吟出很多關於醬油的詩。
  他們帶的醬油自然被分享品嘗。
  一時間,哪家店若沒有才子攜醬油而來,都覺得低人一頭。
  他們不但給出免費的優惠,連歌女都貼上來。
  這下子可了不得了。
  果脯蘸醬油、魚乾蘸醬油、大蒜蘸醬油、把醬油倒酒碗裡……
  瘋了,一夜之間,平康坊全瘋了。
  等天蒙蒙亮,宵禁五更一解除,一群人擁出去,直奔通化門。
  李易莊子早上吃昨天剩下的東西製作的雜碎醬拌面時,好多人抵達莊子外面,要求買醬油。
  李易本打算大家吃完飯再賣。
  但管事宋德抗命,招呼一聲,眾人扔下筷子去取醬油。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