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壽命大增長(第二更) “王老七,王老七,新犁還沒做出來?” 五月上旬,京兆府雲陽縣一村子,大早上,就有人跑到匠人王老七家院外吆喝。 被吆喝的人剛剛吃過早飯,平日裡可不敢吃,沒糧。 現如今在製作曲轅犁,工錢多,便加一頓飯。 聽見吆喝聲,他並不急,依舊有條不紊地拿出工具來。 “老七,快些做,收了麥子等翻地種旁的呢。”來人一臉焦慮。 “曉得,大家全等著,耽誤不了你翻地。”王老七慢悠悠地說。 “牛都談好了,怎能不急。”來人歎口氣。 轉而寫滿滄桑的臉又堆出笑容:“借一頭牛,說好了的,一天喂一升豆子。” “有了新犁確實不用借兩頭牛,想出新犁的人,本事可大著呢。”王老頭由衷稱讚。 做一輩子犁的他,居然沒想到過現在的犁。 省料不說,乾活還快。 “誰說不是呢,還有割麥子的簸箕,有人拿來割野草,兜一下,一片草就被兜進簸箕裡。” 來人跟著說起割麥神器,渾濁的眼中露出對生活的向往。 王老七邊乾活邊道:“朝廷還是有能人,你割麥子的做了沒?不如我……” “不用,我找馮鐵匠打了刀,我自己會做。”來人拒絕,割麥子的簡單,不花工錢。 雲陽縣如此,其他二十一個縣亦如是。 今天的李家莊子眾人準備妥當,收麥。 最近幾日陽光充足,麥子提前兩天能收。 之前的十個佃戶,已經重簽了文書。 由原來的佃,變成了附。 他們怕李易收完,不要他們了。 大人再去尋佃戶當,孩子學業怎麽辦? 故此簽下賣身契,每月領工錢,與後來的其他人一樣。 倒是管事、男仆、女婢簽的是死契,主家買來他們,養他們,他們乾活。 主家高興,會賞他們錢。 不過李易給他們例錢,比之旁人,多出幾倍。 一個個的都小有身家。 李易在管事宋德的安排下舉行收割祭祀,感謝老天爺、感謝誰誰誰。 李易心情非常好,他的系統頁面一連串的加一、加一、加一…… 他很滿足,加一不多,但加的次數多呀。 壽命總數為九千五百七十八個時辰,折算成天,七百九十八。 懷著感恩的心,祭祀完畢。 宋德一聲吆喝,莊子上能收麥子的人輪起神器,唰唰唰開兜。 書生學子、孩子、張家村的人、隔壁皇莊的人,紛紛圍觀。 買完醬油叫人把醬油送走的人也跟著看。 大家最初不是很習慣,輪來輪去。 乾著乾著便找到竅門,越來越順手。 李易打頭帶著乾。 圍觀的人看著看著,紛紛找多余的神器嘗試,幫忙一起收。 半個時辰,李易不玩了,累。 “什麽神器都要賣力氣,我要聯合收割機。”李易嘟囔著擦汗,渾身粘乎乎的。 “東主,莊子所有人的租庸調已經湊齊,庸調用不好的絹帛。”宋德等李易不乾活了,小聲匯報。 說話的時候,宋德眼中透著一絲得意。 並非因用不好的絹帛而得意,乃是麥子未收,租庸調已輕松湊齊,有錢,莊子有錢。 “宋管事做事我放心。”李易誇一句,實際上他一點不在乎租庸調。 莊子不止醬油賺錢,五香蛋同樣收入不菲。 長安有錢人還是多,他們吃得不是蛋,是身份。 另有行商,買去醬油和百煮渾圓蛋,到別處去販賣。 是的,五香茶葉蛋,李易起名叫百煮渾圓蛋。 五香和茶葉都不能說出去,別人照名字研究出來怎辦。 “易弟,易弟,我帶人幫你收麥子來了。”李成器的聲音傳過來。 一大群人自帶割麥神器,不用吩咐,紛紛加入到收割行列中。 按照現在的人手,今天晚上天黑前,所有麥子皆能收完。 “多謝大哥,大哥吃了麽?”李易順嘴問一句。 “正要說呢,快把豬耳朵切一盤,咱倆喝酒。”李成器絲毫不掩飾。 李易抬頭看太陽高度,離晌午還有個等呢,這就喝酒? 於是他回自己的廚房,取出鹵的兩個豬耳朵,切成絲,用蔥和辣椒油拌了。 哦,還有地裡剛冒頭的香菜,如今叫芫荽。 倒上兩碗二十多度的好酒,李易皺著眉頭喝一口說道:“大哥莊上安置妥當否?” “自有人打理,無須我管。”李成器喝口酒,哢嚓哢嚓嚼豬耳朵說話。 待他咽下去,又道:“易弟,收完麥子,該脫粒了吧?” 李易明白大哥今天找人幫忙的目的了。 想看水力脫粒。 “大哥,明日一早。我那水力脫粒,亦可人力踩踏用,需耗鐵,一個至少五斤鐵,其余等用木頭代替。” 李易先說清楚,東西是好,不過廢鐵。 李成器夾起豬耳朵:“比之已往如何?” “快,往常家中有石碾牲畜者,以石碾碾壓脫粒。” “無石碾之戶,只能用梿枷拍打。” “我那東西,快百倍不止,但也需木鍁揚場。” 李易說出大家怎麽處理麥子,石滾子也不是誰家都有的。 “百倍?”李成器別的根本聽不進去,一腦袋百倍。 “明日看過即知。”李易不欲多說,眼見為實。 這個技術他沒跟系統買,會。 小時候家裡用過,用腳踩,手拿著一把麥子放上去不松手,讓設備把谷粒打下去。 “好,今夜我與易弟同醉。”李成器一副晚上我也不走了的架勢。 下午五點,太陽慢慢落下去。 張家村子的人看天,見一片晚霞絢麗,便露出笑容,明天還是晴。 地裡所有的麥子俱都割完,一捆捆堆放。 中午吃的炊餅早沒了,乾活的人摘著身上的谷粒、草棍,洗手準備開飯。 飯菜一直有,十二個時辰提供。 做飯的婦人三班倒,見哪樣菜沒了、飯少了,就做飯菜,放到槽子中等人吃。 晚飯最豐盛,紅燒肉燜豆腐泡,沒加任何野菜。 小米飯冒著熱氣,還有煎的鹹魚乾和豆豉醬。 野菜雞蛋湯擺出來,隨便盛。 這不是專門今天做,屬於莊子日常。 有錢,買豬、買豆子、買魚,挨著灞水都沒工夫打漁,太忙。 然後莊子帶動了周邊產業,各村的人挖口感好的野菜、捕魚,送到莊子賣。 看到飯菜,乾活的人不覺得累了,每天吃這麽好,以前怎敢想? “關翼,你的胳膊怎麽回事?為什麽不說?走,找東主去。” 吃飯時,有幫著打菜的婦人看到一個人胳膊流血,衣服上還有一個口子。 直接拽著往李易的宅子裡走。 被拽的人苦笑:“吃飯呢,我怕打擾東主。想等吃完再說。” “東主怎麽說的?有了傷病必須馬上跟他說,你不聽話,還敢強嘴。”婦人訓斥。 其他幾個人跟過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