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梟帶著典韋出了院子,很快就來到齊王的書房外。典韋在外等候,劉梟上前敲門,片刻後,房門嘎吱一聲打開,劉梟邁步進入。 房中,齊王劉承身著華服,面容嚴肅的端坐在主位上。 劉承四十開外,保養得極好,雖說上了年紀,但絲毫不顯老。他一雙劍眉入鬢,天庭飽滿,鼻梁高挺,頜下三縷短須,相貌極為儒雅。 這是標準的中年帥哥。 可惜看到劉梟進入房中的瞬間,齊王眼中便掠過恨鐵不成鋼的神色,一副很不滿意劉梟的神情。齊王身旁,崔氏也端正坐著。而劉陽坐在下方,面露期待神色。 劉梟目光掃過,心中清楚。 劉陽在城門口吃了大虧,自己沒能力報復,便回家向崔氏告狀,然後崔氏又在齊王面前告狀。 劉梟行禮道:“父王!” 齊王面色陰沉,怒目圓睜,大聲的呵斥道:“孽子,還不跪下?” 劉梟卻沒有下跪,神色平靜,淡淡的說道:“兒子剛回王府,不知犯了什麽錯,竟惹得父王大怒,請父王明示。” 他回答時,掃了劉陽一眼,眼神輕蔑不屑。劉陽想用這種手段來對付他,那真是找錯了對象,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崔氏插嘴道:“梟兒,在你父王面前,你還不跪下?難不成,你父王的話不管用了。” 話一出,齊王怒火更甚。 齊王身子微微前傾,一巴掌拍在案桌上,面頰都略微紅漲,呵斥道:“孽障,還不跪下?” 劉梟梗著脖子,直視齊王。 他沒有任何懼怕。 劉梟理直氣壯,再次問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是父王的兒子,父王要我下跪,甚至要殺我,我都無話可說。但我剛從廣縣回王府,父王一不關心,二不詢問情況,就不說緣由的一陣呵斥。敢問父王,兒子究竟犯了什麽錯?” 他就是不跪。 即使眼前的人是齊王,是他的親生父親。但在劉梟腦海中的記憶裡面,齊王除了幫助崔氏懲戒他,再無深刻的印象。 齊王見劉梟忤逆,氣得身子都輕微顫抖著,勃然大怒。 曾經的劉梟,他只需要一句話,就能嚇得劉梟戰戰兢兢,然後俯伏在地上求饒。如今劉梟去了一遭廣縣,擔任了廣縣的縣令,翅膀就硬了。 這令齊王很不高興。 崔氏看在眼中,心頭大喜。 她已經做好了煽風點火的準備,看現在的情況,劉梟強勢的頂撞齊王,已經令齊王大怒。不需要她開口,齊王就會憎惡劉梟。一旦雙方爭執起來,即使劉梟是齊王的嫡長子,以後也別想再繼承王位。 崔氏眼珠子轉動,不再點火,而是勸說道:“大王,切莫生氣,平心靜氣說話。畢竟,都是一家人。” 齊王大怒道:“這逆子翅膀硬了,還把這裡當做家嗎?” 崔氏又道:“大王息怒。” 齊王看向劉梟,怒氣越來越大,惡狠狠的道:“你既然質問本王,說你什麽錯,本王便告訴你。陽兒今日一早,便出城接你。他一番好意,你倒好,竟然喝罵他一番。” “你是你做為大哥的態度嗎?” “兄友弟恭啊!” “陽兒對你這個兄長,恭恭敬敬,極盡尊重。但是你呢,可曾對陽兒有半分的友善,竟然不識好人心,反過來針對陽兒。” “你返回臨淄,本王想著,你都這麽大的人了,不需要派人接你。是陽兒心善,主動到本王的面前提出,要接你回府,為你接風洗塵。” “可你呢?” “不僅不領情,還咄咄逼人。” 齊王冷著臉,憤慨說道:“本王壽宴,也不準備讓你回臨淄的,也是陽兒主動勸說,說你是本王的長子,在外也不容易,讓你回來一趟。你的弟弟如此純善,如此敬你。可你肆意妄為,對得起陽兒的一番苦心嗎?你太讓本王失望了。” 劉梟心頭冷笑。 齊王真是愚不可及,他怎麽就攤上這樣的父親呢? 劉梟深吸口氣,盡量讓自己保持平靜,說道:“兒子自始至終,都沒有咄咄逼人,也沒有不領情。在城門口,是二弟拂袖離開。父王聽信二弟一面之詞,兒子冤枉。” “你冤枉?” 齊王仿佛聽到天大的笑話,完全是一副不相信劉梟的神情。 崔氏心中很得意。 自小到大,劉梟在齊王的心中都沒有分量。劉梟越是辯解,反而越讓齊王憤怒。 劉陽也是心中得意。 他主動請求去城門口迎接劉梟,是崔氏提出來的計策。在崔氏的計策中,就讓他先一步回府,然後在齊王的面前告狀。 如今看來,計劃成功了。 劉梟道:“父王,在城門口時,二弟迎接我,我沒有針對二弟。甚至於,我還替二弟隱瞞了些事情,避免王府的名望受損。” 齊王仍然不相信,呵斥道:“劉梟,本王對你很失望。曾經的你,雖然膽小怕事,擔不起事情。但以前的你,不會說謊。到廣縣短短月余,你就學會了巧言令色,可惜了。” 劉梟心中一片冰冷。 他對齊王本就沒有任何的好感,如今聽齊王口口聲聲說話,更不報希望了。 如此關系,可謂是父不父。 劉梟解釋道:“父王不信任兒子,就用證據說話。我和二弟談話的時候,城門校尉就在不遠處站著,他知曉我和二弟的談話。兒子建議,請國相趙商來王府,再請趙國相下令,調城門校尉來王府詢問。是非過錯,自然能查證清楚。” 崔氏眼眸眯起,劉梟哪來的膽量,竟然敢把國相趙商卷入進來。 莫非,劉梟要故意鬧大。 崔氏心中,一時間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該作何抉擇? 劉陽卻是不怕,他認為趙商不可能站在劉梟一邊。畢竟,王府的情況一目了然,誰都知道齊王不喜劉梟,寵溺他,趙商不可能偏幫劉梟。 劉陽有了決斷,當即說道:“父王,兒子讚同大哥的建議。懇請父王請趙國相,讓趙國相調城門校尉來王府詢問。” 崔氏見兒子急吼吼的表態,眉頭微蹙。只是劉陽已經提出建議,便沒有了回頭的余地。她開口勸說道:“大王,為證明陽兒的清白,請大王下令。” 劉梟心頭大喜。 他不怕對峙,等把趙商請來了,有崔氏母子後悔的時候。 劉梟道:“請父王主持公道。” 劉陽也道:“請父王主持公道。” 齊王見雙方都讚同,他的本意是想息事寧人,但見兩個兒子堅持,還是選擇了查證,吩咐道:“來人!” 秦余進來道:“大王。” 齊王吩咐道:“你拿著本王的帖子,去一趟國相府,請趙商來商議事情。” “是!” 秦余恭敬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