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贫困的我

王真真是个年轻的月光族,突然发现自己的信用指数急剧下降,这将导致她在社会上无法生存。王真真偶然遇到了此前公司联谊认识的周有信,周有信负债累累是个卡奴,但他对自己的债务归还有个非常清晰的计划。在周有信的介绍下,她加入了同样面临财务困境并可能从社会上消失的“消协”(消失者协会),认识了不少跟自己有着相同困境的朋友,渐渐地,王真真意识到负债会导致贫困,而贫困会令人逐渐远离社交,渐渐地会被朋友忽视和遗忘,最终无法扭转财务状况的人将彻底在社会上失去立足之地。这个惊人的现实吓坏了王真真,反思之后她开始努力扭转局面,大家一起想办法对抗命运。

第二章 跌宕起伏的一天 A
早上七点半,王真真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来到了自家门口。
下高铁时才三点,地铁已经停了,王真真并非不想回家,而是实在舍不得手里仅有的那点现金了,所以她在高铁站的 24 小时快餐店里待到了天亮,然后搭乘早班地铁回的家。
人的感情总是难以形容,在一个毫无关系的陌生城市待久了,就会滋生出不知根源的亲近感,而与自己出生并成长的熟悉城市分别久了,反而会有些生疏。出了地铁口,王真真往熟悉的小区走去,道路似乎新修过,拓宽了不少,路边的人行道旁原本熟悉的那些小店,却已经有不少都改头换面,王真真发现曾经最爱光顾的几家小吃店全都换成了新的招牌和老板,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这才几年的工夫,这一带已经变得如此陌生,时间真的能改变一切。当年还在上学的时候, 王真真最害怕的就是一眼能看到头的未来,最害怕一成不变的生活,可现在,她太渴望安定和安全了,如果连故乡都会改变,那还有什么是不会改变的呢?
还是那个熟悉的家门口,这是个已经有四十年历史的老小区了,王真真还没出生时,爸妈就住在这里,他们结婚前买了这套二手房作为婚房,虽然有点老旧, 面积也不大,好在小区所处的位置在市中心,出行和购物都很方便。然而二十多年后,曾经的市中心已经变成了被逃离的老城,远在七十公里外,新的市中心崭新的矗立起来。为了这套老破小,爸妈还了二十年的贷款,前几年才终于全部还完。家里的防盗门也是买房之后换的,一直用到了现在。十年前家里进了贼,老爸才舍得换了指纹密码锁。现在,指纹密码锁早已过时,不是虹膜扫描就是指静脉扫描。
王真真伸出食指,在自家门锁上摁了一下,门没有动静。
可能是手指头有点脏,扫描不出来吧。王真真赶紧把手往衣服上蹭了蹭,又试了一下,还是没有动静。
嗯?怎么回事,难道家里的锁坏了?王真真正纳闷,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伙子刚从楼道里过来,望着王真真站在门口也一样的纳闷:“请问,你找谁?”
“我?我回家呀,这是我家。”王真真莫名其妙。
“你是王叔的女儿吧,我听他说过你,咱俩一样大。是这样,这房子租给我了,王叔他们不住这儿。”小伙子抬手喝了一口刚买的豆浆,另一只手上是一袋包子。
“你说什么?租给你了?”王真真觉得更奇怪了,从没听爸妈说过呀,为什么要把自己住了那么多年的房子租出去?又为什么不跟自己打个招呼。
“我有王叔的地址,你需要么?”
王真真想了想,点点头,又不放心地问道:“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把房子租给你吗?”
“你等会儿,我先把地址写给你。”小伙子多打量了王真真一眼,开门进屋去了。
王真真从门缝里看着屋子里边的家具电器摆设什么都没变,不同的是屋里还有个戴眼镜的姑娘,穿着宽大的孕妇裙,她的腹部高高隆起,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宝宝。
不一会儿,小伙子拿着一张手写的便条递给王真真,“你家离妇幼医院挺近的,住这儿方便,王叔人特别好,我们也合得来。”
“好的,可我想知道,我爸妈为什么要出租呢?”王真真尴尬一笑。
“具体的我不知道,他们现在租住的地方相比这里的租金,有每个月一千五百块钱的差价。”小伙子大咧咧地笑笑,摸了摸跟太太同样隆起的肚子,“一个月一千五,一年一万多呢,不是小数字。诶,不过我看你应该发展的很不错啊, 北京的工资应该很高吧。”
王真真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她在小伙子的眼镜反光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金色光圈。这个该死的光圈,都已经无法使用 VIP 了,居然系统还没有给她关闭,在这个采光不好的老式走廊里,愈发醒目和刺眼。
王真真尴尬地笑笑,找了个借口赶紧离去,心情十分复杂,这个小伙子说跟自己一样大,然后自己的家居然租给了他,天呐。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回想起这个小伙子的样子,他竟然已经当了爸爸。刚毕业那阵子,王真真特别介意自己的年纪,无论在职场上还是在社交场所,甚至是商场,她总觉得所有人都比自己年纪大,所有人看她都把她当成不懂事的年轻人,这令她感觉似乎永远不会被别人重视和认可。可现在,同龄人都已经有孩子了,虽然这个小伙子肯定算是早婚的,可他毕竟是一家之主了,再也不会有人看轻他,而自己呢?她虽然不再是初出校门的大学生了,都已经工作两年了,可依然没有人重视她,在别人眼里,她依然是个一无是处的年轻人,而个人信用破产令王真真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自己除了一无是处,还失去了社会上赖以生存最基本的资格。
换了两路公交车,共计四十五分钟,王真真来到了便条上写的位于市郊的小区。小区门口有不少赶早市来摆摊子卖菜的人,三轮车和各种尺寸的箩筐相映生辉,空气里都有蔬菜和水果的新鲜味道,王真真看着这久违的场景,感觉穿越到了十多年前。这样的地方,房租肯定是便宜的,以她现在北漂的租房经验来看, 已经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个小区贵,哪个小区便宜。
老爸老妈喜欢早晨散步顺带买菜,一来早上的菜新鲜,选择余地大,二来这种路边摊的菜价也比超市的便宜。王真真没记错的话,以前老爸似乎经常早起半个小时去附近的其他早市买菜。现在倒好,直接住在早市边上了。
已经快九点了,王真真在买菜的人群中转了两圈,并没有看到爸妈。现在早市卖菜的也差不多都快收摊了,爸妈肯定早就回去了。王真真没多想,按便条上的地址寻了进去。
敲开了门,王真真终于见到了久违的妈妈。
“真真,你怎么回来也不打个招呼?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妈妈正在厨房里煮着馄饨,身上还系着围裙,满脸的惊讶。
王真真鼻子有点酸,环顾四周,这是个不大的屋子,算起来其实是个带厨房卫生间的开间,家具也全是多年前的时兴款,现在看起来已经非常过时,像是从二手市场买的便宜货。只是墙上还挂着几张从家里拿过来的全家福照片,这令王真真多少还有点亲切感。
“妈,我就是想你了嘛,怎么,回来看看你不行吗?”实在没法一开口就说自己的事情,王真真的声音已经有些哽咽。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妈妈欣慰一笑,却笑出不少鱼尾纹。
王真真隐瞒了突然回家的原因,妈妈也绝口不提搬家的理由,母女二人没敢看对方的眼睛,气氛有些尴尬,空气中有淡淡的心酸弥漫开来。
“妈,其实我突然回家是因为昨天我生日,我可能是长大了吧,突然想起来,您当时生我肯定吃了不少苦,就马上想回家来看看您了。”王真真搂着妈妈的肩膀,笑了起来。
妈妈有些惊讶,拍了一下头,“瞧我这记性,怎么能忘了呢?对不起啊,真真,妈妈居然把你生日都给忘了。”
说话间,妈妈的声音有些沙哑,王真真立刻就发现了,“妈,您病了?”
“没事,前几天有点感冒,慢性咽炎就犯了。”妈妈赶紧让王真真进屋,又忙乎着给她找出杯子,倒茶。
“我爸呢?”王真真往屋里瞧了一眼,一眼就能看到底。
“你爸他 他在医院。”妈妈声音小了许多。
“我爸病了?”王真真更惊讶了,要不是这一趟自己突然回来,还什么都不知道。
妈妈叹了口气,“其实你爸这个病已经四五年了,怕你在外面惦记,一直没敢告诉你,是慢性肾病,需要长期做透析,透析的费用很高,医保报销一大部分费用,还剩下一小部分也不是小数字,每年得一两万,所以除了省吃俭用,就得开源节流了。原本咱家不是两居室吗,你一年也回不来一次半次的,你的卧室长期空着,也没派上用场,所以我和你爸就商量换个地方租住,正好把租金差价拿来补贴医药费。现在呀,还跟原来一样吃穿,生活水平也没有降低,钱呢也正好了,你千万别担心。我们在这已经住了两年了,门口就是早市,比咱家那里还方便。”
“不对啊,去年过年咱们一家人不还是在自己家里过的吗?”王真真不解的问道。
“我跟你爸早就跟租房的人说好了,每年过年他们都要回父母家,正好你也只有过年才回来几天。所以我跟你爸提前几天收拾布置好,每年都还是回自己家过年,一直到你离开家去北京后,再换回来住。”妈妈苦笑着叹了口气,“我们怕让你担心,我们知道你一个人在北京,不容易,工作的事情肯定就够你累的了, 我们自己还能行。你工作上的事情我们也帮不上忙,能不给你添麻烦就不错了。” 妈妈细细地打量着王真真,也看到了王真真身上的金色光圈,她满意地点点头,“看来我们真真生活得不错,妈妈对你呀——放心!”
王真真从来就不是个擅长隐藏情绪的姑娘,二十四小时内遇到的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化作复杂的情绪倾泻而出,令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妈妈轻轻地搂着她,拍着她的背,就像小时候真真在幼儿园受了委屈一样, 一边假装从真真身上抓走某个看不见的坏东西,一边安慰着她,“不哭不哭,我们把哭丢——丢~”
真真被妈妈这套哄孩子的安慰法搞得又有点想笑,不知说什么才好。
“你别说,咱家老房子特别旺呢,那小两口生了第一个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现在又怀上二胎了。”真真妈倒是很爽朗的样子。
“我知道,我都看见了,那个小伙子据说跟我还是一年的呢。”
“对,他结婚早呀,不过你也别着急,我们真真一定要找个自己喜欢的又靠谱的对象,可千万不能委屈自己,我跟你爸都商量好了,都不催你,你慢慢找, 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你过的开心最重要。你等着啊,还有一会儿你爸就回来了, 我再去买点菜,给你做点你爱吃的。”真真妈一边说着,一边帮王真真捋了一下头发,满心满眼都是温柔。
王真真看着妈妈身上穿着的还是十年前自己在上中学的时候她就穿着的旧开衫,还有这件屋子里,一切透露着古旧和衰败气息的物品,突然觉得有种前所未有的罪恶感。茶几上,放着妈妈的手机,那还是十年前的款式,当年性能号称宇宙第一的折叠屏国产华为 METE X,现在的北京,这样的手机已经是老古董了, 就连收旧手机的平台都不愿意接手这个笨重硕大的玩意儿,而妈妈却依然在用。
爸妈都是特别节俭的人,只不过以前王真真从来没有注意过,王真真的目光环顾四周,在这个陌生的家里,随处可见她小时候购置的日用品,暖水瓶、茶杯、老款的液晶电视机、老式电风扇 不知道为什么,以前从没有对东西定价的概念,但今天,她的眼前突然弹出一个又一个数字,这满屋子东西加起来,或许全部的价钱也没有王真真现在负债的数目高。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