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看了她一眼,走上来给她解围。 “你不好意思啥啊?你知道她是谁吗?” “啊?”陈芙兰又懵了,看了看赵雅兰。 梁嘉柏还没说话,他身后的辫子小姑娘蹿上来,手里拿着一个东西举得高高的。 “喏!” 陈芙兰拿过她手上的东西,那是一封信。 展开那封信,陈芙兰逐渐茅塞顿开。 黄明明爸爸主编的岁月日报背后,有一个叫做《乡村女性成长专栏》。经过半年时间,这个专栏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每一期都会收到来自各地的投稿,其中有一个叫雪岩的人,陈芙兰很有印象。 这个作者的文字初看很文弱,描绘的故事也非常日常细小。没有悲苦宏大的开篇,就像日常的农村生活一样,涓涓细流,徐徐展开。然而在某一个两个瞬间,让人感受到笔下人物的异常坚强坚韧,破人心弦。等读者反应过来时,作者却陡然收尾。让人思之若渴,寝食难安,后劲十足,恨不得提笔续写。 陈芙兰亲自参与了那些稿件的筛选,她第一次就注意到了这个人,很想刊登。只是当时黄明明的爸爸觉得,刚开始还是要找一些有名的人。锐利直白的文笔,更能吸引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和唤醒共鸣。 黄明明的爸爸自然是经验丰富的,他所选的几期文章都获得了热烈的反响,也将兰花草的名声越推越广。 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陈芙兰还是坚持用一期的版面,选了这个雪岩的文章。 不过,她的确对读者的把控能力不强。这一期的反响,远不如其他那么热烈。 即便如此,陈芙兰还是很喜欢雪岩的文章。 她还亲自写了回信,鼓励雪岩继续创作,而她一定会为对方争取下一次的版面。 此刻,辫子女孩拿给陈芙兰的,正是一封信。 却不是陈芙兰写的那封,而是—— “我想了又想,这封信,还是想亲手交给你。” 阿岩一如最初那样,沉静地看着陈芙兰说道。她的语气一如她的文字,不惊不喜,平平淡淡,却让人感受到极大的力量。 在信里,阿岩含蓄地表达了对陈芙兰的感谢。还对陈芙兰信中提到的,一些让故事更加吸引人的建议做出了回复。 阿岩说,她很感谢陈芙兰的建议。不过她不喜欢用那些技巧,那样就让她的文字失去了本真。 陈芙兰喜不自禁,“你,你就是雪岩?” 阿岩点点头。她说:“信已经写了,却觉得有些生硬,怕你多想。所以还是来见见你,当面跟你说。谢谢你喜欢我的故事,可我不会改。我的故事写出来不是为了迎合旁人喜欢的,是为了找到喜欢它的人。” 阿岩说话文绉绉的,陈芙兰有些不懂,“可是,如果没有更多的人看到,你怎么能找到真正喜欢你文字的人呢?” 阿岩却看着她,认真地说道:“我已经找到了。” 陈芙兰愣了一下,面对着阿岩真诚的眼睛,突然红了脸:“啊?我吗?” 阿岩点点头。 天哪,陈芙兰快晕过去了。 这是多么可爱的姑娘! 她不会表达,怕辜负了姑娘的真心,又怕自己不会说话,破坏了姑娘心中对自己的形象。 好在赵雅兰和梁嘉柏两个交际能手及时出手,拉开她两人,又是安排落座,又是安排茶水。两张嘴四两拨千斤,把现场安排的明明白白。 梁嘉柏:“人家冯岩可是才女,才不是稀罕那些臭老九的技巧。为了你,人冯岩可是连音乐学院的颁奖典礼都推了,跟我大老远地跑到这个山城小县来!” 陈芙兰受宠若惊,“啊?颁奖典礼?那,影不影响啊?” 陈芙兰的确是个土包子,她只是听到什么颁奖典礼是个盛大的场合,怕影响了冯岩的前途。 赵雅兰哈哈大笑,搂着她的肩膀:“我这个傻女儿啊,一心都是怕给别人惹了麻烦。兰兰,在人家阿岩心里,你这个知己可比什么奖项都重要多了。人家大老远地来找你,你可要好好陪陪她。” “哦,好,好。” “哎,这个大姐姐傻傻的。”辫子姑娘说道,无聊地磕着瓜子:“害我坐了好几天的车跟表姐跑过来,我还以为是多么特别的人呢,真无聊。” 陈芙兰非常尴尬。虽然以往她跟这些有钱人家的小姐少爷待在一起也难免尴尬,可今日是面对着冯岩,不知怎么的,陈芙兰就很紧张。 要说是圈层不同而自卑吧,可面对宋雪津,她也没有自卑啊! 好在从头到尾,冯岩都只是安静地看着陈芙兰。 面对表妹的言论,冯岩回头对她说:“唐玉,你不喜欢这里,我马上让人送你回去吧。” 她说的不是威胁,不是教训,不是商量,而是陈述句。 小小的姑娘,平静的话语,却让人听出几分威仪。 那叫唐玉的小姑娘一听,求饶道:“不要不要,表姐,我不要回去!” 冯岩没有说话。 唐玉顿了顿,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