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文、杨大宝等人帮他收票,同时也是帮他把关: “哎哎,二婶你也忒精了,这是什么时候的粮票了?上面还印着主席语录呢,老辈东西,现在不能用了……” “这票也太早了,现在也不能用了,大全叔你可不能来占便宜……” “好家伙,这是谁送来的肉票啊?五百斤?这是军队的肉票,咱们老百姓不能用,二瓜你家怎么会有这票……” 四十多户人家,最后收上来上千张的各式票证。 杨建设琢磨着,社员们平时说起家底一个比一个穷,现在真到事头上往外拿票证了,这拿的一个比一个多。 杨学文都给做了统计。 他最后对着账本看统计,发现就自己家里的票证最少! 队里人的票证主要是粮票,另有少量肉票、布票、油票。 在他研究的时候,队里的杨家有凑了上来嬉笑问道:“队长,那个我家这些粮票里有四十斤是满天飞,满天飞值钱,能不能多换点粮食?” 杨建设摇摇头:“够呛,我到时候看看吧。” 旁边嘴里嘬高粱杆的杨大宝奇怪的问:“大有叔,你家里怎么这么多满天飞呀?” 杨家有说道:“我家安全不是去年当兵去了?我和你婶子想明年去探亲,就准备了点满天飞。” “这必须得准备满天飞。”杨学文说道,“我有个初中同学也去当兵了,有一次他爹娘没带满天飞去探亲,结果在火车上根本买不着吃的,饿了一路,下了火车他娘都站不住脚!” 他们正聊着天,最后又有人风风火火的赶来:“啥?粮票以后不能用了?这可咋办?这不是天要塌了吗?” 杨建设安抚他道:“二伯你先别着急,谁说以后粮票不能用了?是南粤省的鹏城这个月不需要粮票就可以买粮食了。” “咱这里没事,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寻思着先帮咱社员去兑换点粮食。” 赶来的人叫杨明,是个很能干活、很能吃苦的好劳力。 他听了杨建设的话后放心的擦了把汗,把手往外一伸说:“好家伙,让队里人传的话把我吓不行了。” “说起来咱队里有啥消息,总是靠社员互相传不大行呀,咱队里的大喇叭啥时候能修好?” 大队委办公室通电了,当时电业局给竖起了一根电线杆,于是杨家兴就去一家厂子捣鼓来一套淘汰的大喇叭广播工具。 这事距离现在快十年了,还是75年的事。 七十年代讲究勤俭节约,社会上弘扬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雷锋式生活观念。 这种社会风气下,工厂淘汰掉的广播工具肯定已经确实是破烂了,是人家厂子是在没法用才淘汰给他们。 杨家兴找人修理了这套工具,让生产队有了大喇叭广播。 不过大喇叭已经不行了,期间隔三差五维修保养着用了六七年,刚进八十年代坏了。 这次他们再找人来修,人家打开喇叭一看,指着里面的音圈说: “线路腐蚀的跟他娘脚底皮一样,还是泡在水里干两天的脚底皮,这能修?拆下磁铁给娃玩吧。” 队里没有大喇叭确实不方便,杨建设琢磨了一下,说:“这趟我去城里,看看能不能买个喇叭回来换上。” 2018年肯定有大喇叭,也有更先进的广播工具。 可他们队里这套广播工具只有喇叭坏掉了,别的还能凑活着用,他舍不得全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