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感谢了!你小子刚到乙班我就觉得你不一般,以后准能金榜题名,我要是能考上秀才,家里老父也会欣慰的。"肖子烨找李文山就想问问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学习方法,因此兴奋地拍了拍李文山的肩膀。 "肖兄,我只是普通学子,所以岁考,还是要认真读,我认为的重点很有可能不准,因此你要多加努力,你平时学业挺用功的,所以好好复习岁考没问题。" "我知道了,谢谢你的帮忙。" 私塾学子还是挺单纯的,李文山看拿着他给的一些资料让其去抄写。李文山继续开始看书。 现在李文山不需要李铁柱专门来接他,放学后自己搭过往载客的牛车回去,因此自主安排的时间更加灵活。 放学后李文山在白家书铺里,交了这个月抄书的稿子,拿了六两银子。他又接了一套抄书的任务,就等岁考后放假,每天来白家书铺里看书。 搭上老汉的牛车,"小山,今天可碰巧了。" 李文山看到车上是赵家村的里长二儿媳,行礼道:"婶子好。" "不用多礼,这是回家了?" "放学后归家,没想到遇上婶子。" "这啊,我家丫头怀孕了,我去看看她……" "恭喜婶子。" 听了一路,又问他可有定亲,他现在可是刚过十岁,听得李文山头大,好不容易到了村里分开,李文山赶紧告辞。 回到家里,李文山揉揉发胀的脑子,拿着三两银子交给母亲,"娘这是我抄书挣来的。" 张氏看着儿子给她的辛苦钱道:"那这银子你自己留着吧,家里有钱。" "我自己留了一部分,不然你就当给我存考试的钱好了。" 张氏想了想,答应帮忙收着。 李文山吃过晚饭,后天就岁考,考完之后没多久腊八节就要放假,李文山也拿起书开始继续读书。 …… 时间很快到了岁考 周夫子出题题目为"君夫人阳货欲”,写一篇策论。 李文山看着这题目,心里也非常疑惑,夫子怎么会出这种题?这题目不免令人想入非非,这考题绝对让有些学子们写偏题了。 认真想了想原来这是截搭题君夫人出自《论语·季氏》篇最后一句:“邦君子之妻……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后半段出自《论语·阳货》篇第一句:“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知道出处之后,李文山开始答题…… 下午算数题里有一题刁难住不少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意思就是是今有鸡兔关在一个笼子里,上有头35个,下有足94只。问鸡兔各多少?这是鸡兔同笼的问题,李文山快速计算出兔有十二只,鸡有二十三只。 "凌云兄,你考得如何?策论那题夫子怎么能出那种题,真的有辱斯文!" "郑兄,不好意思,这题出自论语,前半段是季氏篇,后半段是阳货篇,请郑兄再重新好好读读论语"余凌云不喜这些巴结他的人。 "完了,完了,我答错了,这可怎么办?" "还好我认真审题,差点也写错了,幸好"另一个学子说。 肖子烨对着李文山挤眉弄眼地道:"文山兄弟,谢谢你让我多读几遍论语,不然我也错了,刚看到题目我还以为夫子是……" "那下午的算数题如何做?我数学计算不行,不知道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