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待我那老友修养几日,再让他传你一些剑术!”望着李默身上散出的淡淡气息,王昌龄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自家主公现在单从内力来说已经是妥妥的六品中期,只不过内力还需配合武技才有一战之力。其实六品武者在王昌龄这种高手眼中只能算刚刚起步。只有到了突破七品,内力真气从淡白色转为淡青色才能称之为江湖高手。八品武者的丹田真气是淡红色,九品高手的真气为淡紫色。虽然是同样的武技,可因为真气等级不同用出来的威力也不尽相同。九品武者可以在举手投足间碾压所有八品武者,并不存在越级挑战的可能。只有同级的武者才会在武技上分胜负。“多谢先生!”闻言,李默当即对着王昌龄躬身一拜。此番要是没有王昌龄,估计自己这辈子可能都与武者无缘更不可能有机会学到顶级的保命手段。李太白的剑术闻名天下,绝非等闲。“主公这是何故....为主公做事乃是老夫分内之事。”王昌龄一躲,并没有接受李默一拜。“主公,都是自己人,何须见外.....”一旁,薛嵩亦是开口道,“对了,主公,今日我与先生可能还要继续为太白先生护法,酒楼和抄本的事情恐怕还要麻烦主公.....”转头看了一眼主房,薛嵩又道。动用了这种秘术虽说只需两个月就能恢复如初,但前几日还是稍微有些虚弱,不容有失。青莲居士做事讲究,他们更不能怠慢。“嗯!这里就交给薛大哥和先生了。”李默点了点头。承人恩惠,这份情义他肯定会报答只不过不是现在,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多赚银子,提升自保之力。且李太白一时半会也不会走,他有的是时间报答。就这般,三人又闲聊了片刻,李默迈步前往了偏院。按照约定,再过一会,宣和庄的人就会过来取西游释厄传全本,自己必须盯着些免得出岔子,完事还要继续回酒楼讲书,一刻也闲不下来。气势一松,李默又恢复了之前文弱书生的状态。昨夜李太白还传授了他一个隐秘的运气之法,只要运气便可调动丹田气息使出六品武者的战力,若是不调动真气便和之前一般无二。属实不错。.......宣和庄庄主柳平很守时,小半个时辰后,他带人来到了云天庄门口。见到庄园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比之前苏景经营的时候还要好,柳平忍不住又是一番感慨,不过他将所有的功劳都算到了义薄楼之主薛嵩头上。一番寒暄,李默带着柳平来到了偏房。望着里面摆放整齐的抄本,柳平惊诧之余急忙拿起了其中一本翻看了起来。印刷版的西游记字迹比手抄本更加清晰,观阅感受极佳,看了片刻竟是有些舍不得放下,如此更让柳平佩服不已。“郎君,你这秘术....真的..厉害!若是...”“都是雕虫小技!不知柳老板对书可否满意?”李默摆了摆手,岔开了话题。他能看出柳平的想法,不过活字印刷术他并不打算外传,后面还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要出,怎么可能轻易将活字印刷术弄出去?“满意!绝对满意!”柳平神色一暗,刚刚生出了一丝想法也被彻底压了下来。李默猜得没错,他方才还真的在想要不要给李默一大笔银子将这秘术买下来,如此,宣阳纸坊不但可以卖西游释厄传还可以卖一些其他的抄本,但现在看到李默态度只能作罢。“这里一共是一千本,还请柳老板清点!”“嗯!”柳平也不含糊,当即命小厮清点了起来。在商言商,一切按照规矩来办。大约过了半柱香时间,清点完毕,柳平命人抬进了一个箱子,里面装了五百两现银。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卖书真的很赚钱,一千本的成本算上白麻纸也就五十两银子左右,眼下卖出五百两,净赚四百五十两,比义薄楼每天的进账还要多。“郎君,这是这次的书钱,不知郎君明日还能出多少本?”顿了顿,柳平正色问道。“柳老板这么急?一千本难不成不够卖?”闻言,李默有些疑惑。话说西游记虽然在东都的名声已经传开,可这次一下子就拿出了一千本,应该能卖几天。“不瞒郎君,这一千本老夫打算只留五十本在东都,其余的会先一步发往西都!”柳平没有隐瞒。将自己的想法讲了一遍,在他看来....东都只能算是小市场,西都那边才是大头,接下来他还要将印刷本发往扬州等富庶之地,千本远远不够。“原来是这样,若是柳老板的白麻纸能充足供应,这边可以保证每日两千本保底。”盘算了一番,李默报出数字。眼下印版已经弄好,大不了再招些伙计便可,反正他这边是一手交书一手拿银子,西都也好扬州也罢,与他无关。“好!那就这么定了!明日老夫再差人来取书。”柳平重重点头。此番,他压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无论怎么样都要大赚一笔。“嗯!”.......时间一晃,转眼快到午时,和往日一样,义薄楼门前已经被一些文人秀才围得满满当当,大家都在等着李默开讲。不过这个时候,一条消息却是引得不少文士有些蠢蠢欲动。“你说什么?西游释厄传出全本了?”“嗯!”“真的假的?”“真的,是宣阳纸坊那边放出的消息,他们的掌柜说.....宣阳纸坊已经和李郎君这边达成了协议,西游释厄传的全本只有在他们那边能买到。”“我的天....如果是真的我肯定要去买一本,李郎君这边讲得固然精彩奈何老是吊胃口。”“就是,每天为了抢里面的座位真的是费劲了心思。”“对了,没听说一本多少钱?”“好像是一两银子。”“一两银子?也不贵,相当值!”“没错,别说一两银子看全本就算是二两银子我也愿意。”“那.....要不去瞧瞧?”“别急,先问问李郎君真假。”于是,片刻之后,有文士挤进了内堂,问起了二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