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价位的首饰,她们喜欢来宝器轩买,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解一解字谜。解开字谜的话,店家会在木签下方刻上正确的谜题,然后连带首饰一起赠给客人。没解开倒也罢了,一旦给她们解开一两个字谜,就可以与闺中密友吹牛皮了。说出去倍儿有面。他将目光投向了一个一对姐妹。“玉姐姐,这里的字谜我没一个能解的,好难呀。”“妹妹说的是,店家是有功名的秀才老爷,出的题自然难,等闲读书人都未必能解开呢。”“玉姐姐,我家郎君也是这么说,我要是能解开字谜,拿走木签,定让郎君刮目相看。”“痴人说梦。”“哎呀,你讨厌....”两位良家小娘子,朝着木签愁眉苦脸了好一阵子,嘟嘟嚷嚷的碎碎念。她们穿衣打扮都颇为精致,想来家境都是极好的,也受过一定的教育,不然不会尝试解字谜。“两位夫人。”忽然一道雄厚的声音在二人旁侧响起。啊~女子小小惊呼一声,警惕地回过头,退后了几步,看见面孔俊朗,身材壮硕的宁沧后,警惕之色稍稍降低,但没有说话。古时候的女子都注重明洁,尤其是凡间女子,思想僵化,在大街上与陌生男子攀谈,是很失礼的。“二位夫人想必也是想解开字谜吧,我想我可以帮二位夫人,当然了,肯定是有酬劳的。二位夫人买首饰省下来的钱可要给我八成。”听上去只给她们留二成很少。但对于她们这种身价的女子而言,来这里的目的不是省钱,而是解开字谜装逼。宁沧虽然尽可能地压低声音,但宝器轩就这么大。听见宁沧的提议,店家诧异地抬头,认真审视了他片刻,嗤笑一声,不再搭理。这人虽然穿着书生袍子,但只要仔细观察,看体格和肤色,就知道是打肿脸充胖子的货色。你见过哪家的书生体壮如牛,皮肤是小麦色的?而且里面也不是正经的儒衬,仅仅套了个儒衫外套而已。为首的女子端庄矜持,没有明确的拒绝,朝宁沧淡然道:“公子自便,若是真解开了字谜,小女子也不会赖账。”“那请夫人随意选一个首饰吧,至于字谜只能特意地挑。”呵呵,就知道他是水货,算了,能人前显圣就行。“还是你先选吧。”她们决定好了,若是字谜不对,马上跑,一口咬死不认识。呵,居然不信我,我让你挑特意的,是因为我只看了三两个,不代表我只知道三两个。罢了罢了,不与她们纠缠,谁叫我心善呢。宁沧脸不红心不跳,摘下一个木牌递给店家,只见上面写到“池边枝头引蝶来。”“可是,滦字?”两名女子下意识地扭头看向店家,店家瞠目结舌的表情说明了一切。当下,那位年纪小的姑娘便买下了一枚金钗,喜滋滋地拽在手里。看宁沧的眼睛,变得亮晶晶的。呵,女人变脸变得真快!“这位夫人请吧?”宁沧道。宁沧已经从枝头取下一块木牌,上面写到“池头定有右军来”,递到店家手中,“浑。”店家彻底傻眼了,不是,哥们,你这个傻大粗真会啊。两位姑娘挑了心仪的首饰,心满意足地离开铺子。宁沧也握着手中的十两碎银心满意足,其中还有大半都是两位娘子打赏。二十两够啦。他随手又摘下一块木板,递过去,看着一旁店家苦笑的模样,宁沧心里乐开花,“资本家就该治治。”片刻,宁沧心满意足地怀揣着三支金钗走出店。啧啧啧,还剩下两钱,就给心尘买几个素包子吧。唉,我真是个大好人。...........客栈内,三名女子面露忧色的坐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唉,十几天前,他们宁家还是大户人家呢,除了皇族谁敢说能压他们一头。可如今呢,罪犯之身,抛头露面都不行。尤其这里是内城,看守比以往增加了太多太多,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不知道大哥为什么不把我们接出去,内城很危险的。就在她们想得出奇的时候。哒哒~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这不免让她们心头一紧。“谁?”母亲谨慎地问道。“我,你的好大儿。”听到是宁沧回来,心里乐开了花,宁沧已经有好几日没回来了。之前因为忘记时间,修炼了一天多,今天白天又去镜湖书院,满打满算已经两天没回来了。宁沧进门后,长出一口气,只有在家人身边才能放松放松。“吃饭了没啊。”“饿不饿啊。”“外面风很大,最近要穿厚实一点。听见了没。”一进门,熟悉的叨唠声在耳边响起。宁沧连忙扯开话题,“和你们在一起的和尚呢。”母亲说道:“你是说心尘大师啊,他把你弟拉走了,也不知道去哪里。”“你也不回来陪我们,可怜死了。”宁怜雪道,嘴巴嘟嘟,表达不满。“最近情况有点特殊,晚点再陪你们玩。”宁沧安慰道“大哥饿不饿啊,要不要让小二送点吃食上来。这几日累到了吧,小妹给你锤锤肩头吧。”宁怜霜走过来抱着宁沧的手撒娇道。啊,心疼哥哥的好妹妹来了。“不用了,我路上吃了东西回来的。”“不说这个啦,你看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东西回来。”他从怀里摸出一只雕刻“宝器轩”三个字的红木小盒,徐徐拉开匣子,这是一支做工精细的金钗,簪首是雕工精美的花朵,镶嵌珍珠,垂下一道道纤细的金质流苏。不看样式,单是黄金的分量就让一家人侧目。宁怜雪,宁怜霜以及母亲三人直接看呆了,三双卡姿兰大眼睛牢牢盯着金钗。他们也曾辉煌过,即使是那个时候也不是想戴就戴的,更何况现在。母亲以前就有一支雕花金钗,很是宝贝。两位妹妹则一直没有。“娘,这个给你。”“两位妹子别急,都有份。”宁沧又从怀里抽出两份一样的金钗,他这两个妹妹小时候经常因为东西不一样而吵架,非得吵得要对方的。后来父亲,母亲学乖了,干脆买一样的,这就避免了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