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弓箭手以抛物线方式,掩护前锋部队撤退。 进退有度,看得萧云热血沸腾。 或许这就是战争的激昂吧。 前锋中卫互相交还,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嘶吼声。 那是中卫步兵方阵的怒吼。 伴随与敌接触的一瞬间,战争进入白热化。 看好时机,嬴虔左手军旗挥动扬起,传令官会意,吹响号角连营,铿锵铁骑从后杀出。 沙尘滚滚,骑兵从另一处山坡突然涌出,以不可阻挡之势,朝着崩坏兽侧面发动进攻。 “杀!!!” 万人长啸,天地震撼,叫那崩坏妖兽尽埋藏于此。 战马嘶吼,带着英勇骑士冲入崩坏兽群。 枪盾铿锵,发出无畏步兵视死如归的呐喊。 直至最后一头崩坏兽倒在地上,不再蠕动之时,战场上发出震天撼地的呐喊声。 那是胜利的呐喊,也是人类千百年间,不服输的呐喊。 看着台下一切,仙人符华被这股杀气所动容。 弱小之徒,以千万聚之,行那不可行之事。 曾几何时,她也是如此。 “心之所向,莫要忘了你的初心,hua。” 那日导师以如此言语教导符华,不曾遗忘,也不敢遗忘。 只是,多久了。 那颗冷却的心脏,又有多久没被滋润。 深深吸了一口气,符华被眼前景观所震撼。 或许她一直以来所遵从的孤守法则并不适用,只有团结所有人类,方能面对崩坏。 团结……吗。 符华将目光投放到萧云身上。 仍旧记得,那年春天陈国都城,萧云紧紧跟在自己身后。 不靠近也不后退,似是害怕,却又舍不得。 却没想到,那日的豆蔻少女,此刻长大成人。 其思想见解更为他人所惊叹。 看着她,从年幼再到成长,一身英俊男装,更显光辉耀目。 不知为何,本应摒弃少女之心的她,看着自己的男装徒弟,心中有了异样。 深深吸了一口沙场凉气,符华这才为自己冷静几分。 该是感受到自己师傅的目光,萧云微微转头,见她目光仍在自己身上,萧云不禁笑道。 “师傅,你认为这场仗打得如何?” “漂亮,很漂亮。” 不知是说这场战争亦或是在说着自己,萧云心里甜甜的,十分开心。 “师傅,你也是。” 一句话,符华只觉有些发怔。 这究竟是怎的? 这一天,太虚上仙觉得心里发闷,闷得异常。 —————————————— 秦国一战成名,其成名方式并非与他国作战而取得全胜,而是以国家将士与崩坏妖兽作战,却无一感染。 这等怪事让不少列国诸侯派遣使者拜访秦国,探寻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在哪。 秦国君王嬴渠梁自然不会吝啬,尽管他们对内是敌人,但对外,异常团结。 这就是人类。 复杂而又矛盾。 嬴渠梁将这份秘密无私赠与其他国家诸侯,这份赠与赢得不少名誉。 墨家大为赞赏,认为这份举动符合他们的‘兼爱’。 兵家也称赞不断,因为这次与崩坏妖兽战斗,秦国所用战术异常有效,已经记入兵书里面。 一时间,秦国名声大噪,引得东北列国有贤才之士纷纷将目光投放在此。 史书曾有记载此次战役:孝公年间,梅城兽患,以临四方,孝公逐命兄虔领兵三万,大战兽潮。握太虚神符,驱妖兽千里,立不世之功。 史书的记载,自然是史官的事情。 只不过,这一年却有一事,史官并无记载。 那便是秦国公子嬴驷的事情。 同年,刚过夏收,嬴渠梁深知国不可无后,后不可无知的道理,遂命嬴驷拜‘卫鞅’为师。 这并非命令,而是请求,请求者正是秦国君上嬴渠梁。 那是一天清晨的故事。 嬴渠梁独自一人拜访萧云。 见面时,先见符华,拜为‘卫嫂’,符华脸色微变,为他引路。 待嬴渠梁见到萧云时,说出自己这次到来的目的。 “左庶长啊,这次到来有一事相求,还请不要推辞。” “我家驷儿已经成年,心中亦怀雄壮之心,然而见识不足,这次到来,就是为我家驷儿向左庶长提个小小请求。” “请做我家驷儿师傅吧。” 这天开始,萧云就知道自己的麻烦来了。 第29章. 《道德经》,可曾学会? 公子驷的教学近了。 萧云的失眠症也变得越来越重。 杀人杀妖她可以,教人读书,她又要如何去做。 一日失眠,夜夜失眠。 直到教学的第一天,萧云才慵慵懒懒的从床上起来,打着哈欠,毫无形象的来到公子府上。 “见过君上。” 见到嬴渠梁时,萧云稍稍行施一礼,嬴渠梁自然知道她不爱行礼,也就不怎么在意。 “先生,驷儿一事还得麻烦您了。” 微微一笑,萧云并无作答,只是跟着嬴渠梁一同进入。 只待二人来到后花园,嬴驷已经身穿玄黑长衣,一脸正经的端坐于此。 教书育人容不得马虎大意。 然而,嬴驷年龄不过十三,如何教导,着实是个大问题。 自己师傅曾给予建议,先练体,再练文,这等方式与昔日教导自己别无二样。 然而嬴驷终究是凡人,而且又是君王之后,其教育方式应当有所差别。 故而,对于如何教导嬴驷,萧云心中已有打算。 “今日教学,先从零开始。” 嬴驷正经一拜,道:“谨遵老师之言,驷定会心无旁骛。” “那好,今日教你,并非圣人之学,也非我的法规法律。” 不学圣人之学,也并无不可,毕竟秦国所奉的是实际,什么有效就用什么,而非随着世间大势而流动。 故而才会卫鞅变法这事。 然而,所学之术也不是卫鞅先生的法规法律,这般模样,让嬴驷颇为好奇。 毕竟在上课之前,嬴驷就已经对秦国新规法律背的滚瓜烂熟,却不料,老师不考这一点。 心中有些无奈,却也无碍。 正襟危坐,嬴驷恭敬说道:“请先生教学。” “教学之前,我有一问,请公子回答。” “请先生说。” “如今天下分崩离析,虽有周王朝在侧,然而周天子已成虚名,不复昔日周武帝之威,这是为何。” 嬴驷心中有悟,回答道:“天下分崩离析只因礼崩乐坏,故有孔夫子周游列国,推崇仁义礼义。” “那你认为,平息天下打乱,周礼是否可行?” 嬴驷微微一愣,他对这个问题有些不知所措。 很显然,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已经超纲了。 “周礼可行……不……不可行,但是……” 该是心里发慌,嬴驷开始语无伦次,又怕眼前老师心有不满,不知如何作答。 为此萧云并不介意,她从不认为此刻的秦惠王能够回答得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