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受伤 更新时间:2014-8-20 14:14:46 本章字数:2219 饶守勤没有想到,自己在女儿的心中,竟然是这样不堪的形象。bixia666.com只是,他真的错了么?难道关心自己嫡亲的侄儿,也不应该么?没错,二弟妹确实是个滚刀肉,但是富贵那孩子还是好的。 “大丫,你二婶是你二婶,你富贵哥是你富贵哥,你不能因为你二婶做下的事情,就迁怒到你富贵哥的身上去!”饶守勤苦口婆心,想要劝说女儿一心向善,宽容待人。 大丫不禁抚饿,无语望天了好一阵。 向东看不下去了:“爹,妹妹没有错!大堂哥不过是去府城参加秀才的考试,即便是从山前村出发,到考试结束,最多也就五天的时间。而且,还是学堂里的夫子带着几十个弟子一起去,能花费多少?依俺看,有个二两银子足够了!那贫寒人家,许多人甚至连一两银子都不用呢!也就是那富贵人家,这才会花用五两银子以上。” 关于这一点,大丫早就请教过集萃楼的苏掌柜的,苏掌柜的大儿子去年刚好考上了秀才。苏掌柜的说,其实穷人家的孩子,去府城考秀才,一般来说最多也就花用个一两左右。 饶守勤不相信的瞪大了眼睛:“二两就够,一两银子也可以?你打哪里听来的?你二婶不是说,最少也得二十来两么?” 见父亲不相信自己,向东也来脾气了:“这是大丫跟集萃楼的掌柜的打听到的,人家的儿子......”哇啦哇啦的,就把从苏掌柜那里打听到的消息,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个一干二净。 没有添油加醋,但是也没有隐瞒半句。 饶守勤的脸色难看极了,嘴里喃喃自语:“你二婶怎么可以信口开河?你二叔,为啥不反驳?明明二两就尽够了,为啥要说谎?” 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心里受了很大的打击。 大丫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为啥说谎?还不是想要借此机会捞银子,而且在白氏的心里,她的宝贝儿子金贵得很,去府城的话得包一辆宽敞的马车,住的客栈也要是最好的。这么一来,恐怕没有十两银子,那是搞不定的。至于余下的十两,白氏自然是要留下来,充盈自己的小金库了。 不过,这话大丫自然不会说出来,免得她那过于憨厚的老爹会承受不住。 转眼,就到了四月底。 集萃楼的苏掌柜的愁眉不展,前几天向东来送香椿芽,就跟他说过,这香椿芽过季了,今年都不会再送来了。没有了香椿饼和各种香椿做的菜肴,这饭馆的生意不得差上许多?而店里的生意好坏,直接关系到他在年底的时候,是否可以当选为葫芦县集萃楼的总掌柜。 葫芦县辖区,共有五个镇,其中山前村所在的镇叫芦花镇,苏掌柜正是芦花镇集萃楼的掌柜。每个镇子,集萃楼都有分店。 “来人,备车、备礼物,我要去一趟山前村!” 店小二长安愣住了,试探的询问:“掌柜的,您这是要去找大丫?” 苏掌柜一瞪眼:“问那么多干啥,还不快去?!” 长安连忙吐吐舌头,一阵风的去了后院。 马车来到山前村,引来了上百道炽热的目光追逐,村民们议论纷纷:“哪里来的贵人?” “是啊,找谁家的呢?那马车,一看就是富贵人家有身份地位的人坐的!” 马车停在了村口的老槐树下,长安下了马车,有礼貌的跟一个最近前的妇人打听:“这位大嫂,请问大丫家在哪里?” 什么?有没有搞错,这贵人竟然是找大丫死丫头的?! 白氏当即翻了个白眼,怪声怪气的道:“哟,是找大丫的啊?你们是什么人?”又扬声高喊:“大家快来看啊,大丫那不要脸的什么时候攀上了有钱的人了?” ----亲爱滴们,恬静已经有好几个完结文了,欢迎大家移步去看一看。谢谢! 第22章 拒绝 更新时间:2014-8-20 14:14:46 本章字数:1631 哼!什么贵人,俺看是骗子吧?就大丫那木讷蠢笨的样子,这些人如果真的是贵人的话,哪里会看得上她哟!说不定,她说在什么集萃楼卖了吃食方子的事情,多半就是骗人的! 她的脑子忽然灵光一闪:就是她那吃食方子有啥问题,人家打上门来了?! 这么一想,白氏顿时喜不自禁,翻脸比翻书还要快,仿佛没有看见苏掌柜和长安那猛然变得铁青的脸,热情洋溢的笑道:“大丫她家就在村西头,俺带你们去!” 苏掌柜婉言谢绝,白氏锲而不舍,双方僵持不下。苏掌柜认定,眼前这个古怪的妇人,极有可能就是大丫提起过的恶毒二婶。跟她走的话,还不定被她如何赖上或者算计呢! 村长在第一时间赶来,严厉的瞪了白氏一眼,呵斥道:“干什么?还要不要脸啊?就跟疯婆子似的,富贵那孩子的脸面,都被你给丢尽了!你如果不知道收敛的话,日后,富贵哪里还会有什么前途可言?!” 此话一出,白氏脸上的笑容一下就僵住了,想要去拉扯苏掌柜的那只右手,也硬生生的停在了半空中。 村长冷哼一声。果然,这无知又自私的妇人,也就把富贵这个儿子放在心里。每次只要一拿富贵说事,这婆娘十有八九都会低头。这一招,百试不爽。 苏掌柜的跟着村长,来到了大丫的家中。 “大丫啊,大叔求你了,再卖一个吃食方子给大叔!价钱方面好商量,只要不超过一百五十两,大叔就可以做主,今天就把银子给你!”一见大丫,苏掌柜的就忙不迭的道,眼里满是恳求和希冀。 一百五十两银子啊?好多哦,这可是一笔大财,有了一百五十两,可以干好多事啊,家里几年的花用也都有了! 说实话,大丫其实很动心。不过,仔细一想,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算了,做人还是尽量低调一点,免得老宅的人纠缠不休。之前买地建房子,村里就有好些的人眼红,说啥的都有。话里话外,就是大丫在外面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爹和娘的心里,怕是很不好受吧? 发家致富,还是一步一步的来,那样会更踏实一点。这是爹娘没有很明白说出口的想法,大丫也深以为然。 “对不起,苏大叔,大丫不过就是一个乡下的丫头,没有什么见识。馄饨和香椿饼,也是我娘好不容易琢磨出来的,那可是花了好几年的功夫。大丫只能保证,日后如果有了新的方子,一定会先去找苏大叔!” 大丫很坚决的,抵制住了金钱的吸引力。 苏掌柜的无奈,只好勉强笑着道:“好,既然如此,那大叔就不勉强了。日后你有了什么新奇的方子,一定要来找大叔,大叔拭目以待!” 大丫点点头,亲自把苏大叔送到了村口。 目送着马车远去的影子,向西有点不解:“大姐啊,为啥要拒绝呢?”大姐明明还会做好几样美味佳肴。 第23章 心疼 更新时间:2014-8-20 14:14:46 本章字数:1770 “做人要低调一点,如今咱家无权无势,太高调的话,会惹来无数的麻烦。搞不好,还会招来祸患,那可就糟糕了!” 大丫对弟弟如是解释。 “哦,原来是这样啊。”向西伸手挠挠后脑勺,尽管对大姐的话一知半解,但是还是憨厚的笑了。 大丫的担心,果然不是杞人忧天。 隔了还不到半个月,大丫就听说了这样一个传言:府城里有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有一天昏迷之后醒来,忽然变得很聪慧。据说,她发明了好些东西,还满腹诗书,七步成诗。后来,被高僧给识破了,说那小姐是被孤魂野鬼上身了,搞不好会给方圆百里的人带来灾难,必须将那小姐用烈火焚烧,方能解除这一大劫。 大丫听了,不禁背脊发寒,心惊肉跳。 毋庸置疑,那个被烧死的小姐,不是穿越的,就是重生的!幸好,自己不是个贪心的,从没想要高调做人。可想而知,如果苏掌柜的来求自己的时候,她但凡再拿出一个新奇的吃食方子,都会被人给盯上!一个搞不好,小命就要没了! 哎呦,我滴乖乖,日后,还是脚踏实地,一分一毫的挣辛苦钱吧!太打眼的事情,还是不要去做了!至少,在自己没有自保的能力之前,绝对不能高调行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饶守勤闲不住,一心想要上山打猎,为家里添些进项。刘香椿也惦记着山里的野果和蘑菇野菜,打算冒着蒙蒙细雨,跟丈夫一起上山去。 大丫连忙阻拦:“爹、娘,如今家里还有十来两的银子,只要不乱花乱用,接下来的一年之中都不用愁了!下雨天,就别上山了,路滑不说,山里还有猛兽出没呢!那多危险,就留在家里编篮子,做小板凳吧!” 向东向西也来劝说。 饶守勤跟刘香椿之后妥协,孩子们说的也对,这个时候上山,确实有欠考虑。毕竟,家里如今不是一贫如洗了,也有吃有喝了。冒着危险上山,实在没有必要。 不过,家里没有几根竹子了,也编不了几个篮子。 饶守勤就道:“这样吧,你不是想要挖个鱼塘么?反正那雨也不大,我跟你娘就去挖鱼塘好了!” 大丫抬头看了看窗外,细雨如丝不假,不过天气凉得很。她心疼的道:“还是等天晴再说吧,当心生病了!” 刘香椿却热烈附和丈夫的话:“不怕,不就一点小雨么?往年的这个时候,我跟你爹从早忙到晚,风里来雨去,都习惯了!再说了,我也不会编篮子,不如就利用这个时候,去挖鱼塘好!早点把鱼塘挖出来,也好赶在八月节出一批大鱼,那样也可以增加收入不是?” 大丫听得心酸,眼里差点就掉下来。劝说了爹娘好久,他们也不答应,一定要去挖鱼塘。她也就不再多说,等爹娘去了后院挖鱼塘,她就从自己的“小金库”里取了一百个铜板,让向东和向西去买了一斤五花肉和一斤米酒回来。 天气寒凉,在雨中挖鱼塘,那可不是轻省的活计。得让爹娘吃好一点,让爹喝半碗米酒,去去寒。作为女儿,她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第24章 失望 更新时间:2014-8-20 14:14:46 本章字数:1985 向东很快就把肉和酒买了回来,路过赶车的牛大伯家,刚好见牛大伯从牛车上搬了一篓子的姜下来,就又花了二十五个铜板,跟牛大伯买了五斤姜。 妹妹大丫是个大方的,一斤五花肉三十个铜板,一斤米酒二十个铜板,买完五花肉跟米酒,还剩余五十个铜板。余下的钱,妹妹有说过,就让他留着自己花用,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大丫,真是个好妹妹,比落水之前还要懂事、体贴,让他觉得心里暖呼呼的。 看到大哥买回来的姜,大丫很是欣慰,就笑呵呵的去取了一个小小的粗布荷包过来:“大哥,给你,这里有一小块五钱左右的碎银子,以及十个铜板,你拿着备用。” 向东还在发愣,她已经不由分说的,就将荷包塞在了大哥的衣兜里。 “谢谢妹妹。”向东咧嘴笑了。 大丫卖吃食方子所得的三十两银子,买地用了十二两,修建房子用了五两,请人从山里挖荆棘和竹子回来用了一两。买布和日常用品,又用了二两左右。 余下的十两银子,大丫就自己存了起来,作为自己的小金库,并没有交给爹娘。如今,爹娘手中的银钱,也就是卖篮子、板凳,还有野菜的钱了。加起来,也不过二两多,除去买粮食的和日常花销的,最多也就只有一两了。 如今,家里最有钱的,居然是年仅七岁的大丫。为此,爹的心里多少有些不高兴,觉得大女儿私心有点重,这样可不好。 向东的心里却没有半点不舒服,反而为有这么一个聪慧又强悍的妹妹,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欣慰。不过,站在爹的角度,爹不高兴也是常理。毕竟,在这十里八乡,又有谁家小姑娘的手中的银子,会超过十个铜板? 银钱,向来都是掌握在父母长辈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