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郭阳虽也并不知道,司马昭愿不愿意与她白首不相离;但至少他跟懦弱的郭单完全不同。他敢为了她屡次三番忤逆自己的亲生父亲,忤逆那个在朝堂之上位高权重,在司马家更是说一不二的男人;他还敢为了救她,在众目睽睽之下的立后大典上毅然站出……光这些,就值得她去赌一把了吧。 至于郭单和郭家满门男丁的死,现在走投无路的她,也只能选择逐渐遗忘。而且这一切,好歹也不是司马懿直接造成的…… “嗯,”她最终轻轻朝他点了点头,“阿晋,那日立后大典之上若没有你,我早已被圣上下令斩杀,我知晓你对我的心意。若此番我真能出宫,司马家也愿意接纳我的话,我愿意……愿意嫁你……” 这个结果虽着实出乎了司马昭的意料,但却让他敏锐地察觉,她心中果然一直都是有他的。因为即便这只是她走投无路之下的选择,可如果她心中完全没有他,依她的性子,也断然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想到这一点,他嘴角的笑容便更加荡漾起来;也不顾此时他身板还小,张开双臂便用力抱住她,语气之中难掩激动:“姐姐答应便好。” 只有她安稳留在他身边,他才可以护她一世周全。 而此时他虽然过于年幼,甚至比她还小了三岁;但也不知为何,在这清冷肃杀的牢房中被他这么拥着,她那颗一直忐忑不安的心竟突然安定了下来,浑身上下也都感受到了入宫这几个月来,难得的安全与舒适。 不管这样的感觉能维持多久,她却只愿深深贪恋,这一刻的美好。 * 可就在司马昭牵着郭阳的手,一步步走出廷尉之际;让他们俩都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一出来,迎面就撞上了平原王曹叡。 今日的曹叡身着一袭雪白缎面长袍,上面用白色丝线绣以繁冗的花纹,简约之中透着精致。乌黑的发在他头顶用玉冠固定住,梳得一丝不乱。白袍和乌发衬托着他那如冠玉般白皙的面庞,颇有一种不沾染一丝尘埃的高贵清华之感。 他并没有带多少侍卫来,身后只跟着四五个带刀随从。但即便这样,由于年龄的关系,他在司马昭面前也显得分外高大而成熟,颇有气势。 他毕竟是平原王,司马昭和郭阳一看到他,还是立即放开了彼此的手,就有些慌张地双双跪在他面前:“学生/奴婢拜见平原王。” “都免礼吧,”相比之下,曹叡的语气就显得随意多了。他抬手让他们俩都站起后,目光在郭阳身上扫了两眼,开口:“郭姑娘这几日在廷尉,受苦了吧。” 这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句问候,可从曹叡口中说出来,便颇有几分深意了。 其实方才在牢中,司马昭说司马懿已同意向圣上请求放她出宫之时,她便有想过,平原王曹叡会不会出来阻拦,毕竟当初她是被曹叡点名收进宫中的。 不过当时这个念头,只在她心中一闪而过而已——即便当时的确是那样,但她进宫后好几个月,曹叡都对她不闻不问,甚至都没来看过她一眼。想来当初点名要她进宫之时,不过只是这个王爷的一时兴起,后来兴致没了便忘了她。这几个月在宫中见惯了白头宫女,她知道这种事是常有的。 可即便这样,她对曹叡也非但全无半点怨言,心中还唯有感激。毕竟之前若非他冒着违背圣意的危险,修书给圣上为郭家求情,那郭家女眷绝不会被保留下来。只是他堂堂王爷,今日亲自驾临廷尉这种地方,还屈尊来问她区区一个奴婢,着实有些反常。 由于低着头,她很轻易便瞥见了旁边司马昭按在地上的双手紧攥成拳,似是在竭力忍受着什么。现在他恐怕已经猜到了曹叡的意图,但她却没本事猜到,也不好问他,就恭恭敬敬地回答曹叡:“奴婢一切都好,多谢王爷记挂。” 接下来就是长久的沉默。郭阳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她总觉得周遭的气氛愈发焦灼,直到曹叡的声音轻飘飘地从她头顶上方传下来:“既然一切都好,那回去便收拾收拾,直接去王府吧。” 他这句话就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般,让郭阳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了,蓦地抬头直盯着他那略显冰冷的双眸,完全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本王念你心思缜密,行事周全,便让你来王府做本王的贴身婢女,你可愿意?”曹叡这虽然是在问她,但语气却无比强硬;显然已经拿定了主意,容不得她拒绝。 郭阳不知曹叡为何会这样安排。她下意识地刚想拒绝,旁边司马昭却突然迫不及待地开口:“王爷,皇后娘娘朝服之事虽并非此婢女所为,但也是她疏于查验,才会让浸有小灵猫香的缂丝掺于娘娘朝服之中。她也有罪过,并非心思缜密,行事周全之人。学生以为,以她的能力不能再留在宫中,亦不能去王府。家父已答应学生向陛下请旨,让她出宫……” 他如此反驳曹叡,即便语气委婉,也足以让旁边的郭阳听了心惊肉跳。但她不过只是区区一个奴婢,想来曹叡应该也不会太在意;更不会为了她,而让一直忠心于他的司马家心生芥蒂吧。这么想着,她纷乱的心情才能稍稍平复些,低着头,静静等待着结果。 可谁知曹叡非但寸步不让,那骤然提高的声音里还夹杂了丝丝不悦:“你是叫……司马昭?你觉得,如今陛下是会听司马懿的,还是听本王的?” 言下之意,若是司马懿去向曹丕请旨放走郭阳,那他便也会去找曹丕;他不介意与司马懿在御前一争高下。 司马昭听出了曹叡的怒意,更明白司马懿是绝对不可能会为了区区一婢女,而与曹叡闹到御前的,他宁可选择失信于他。更何况就算真闹到御前,那非但会让圣心不悦,对郭阳也极为不利。曹叡总归是曹丕的儿子,曹丕也绝对只会偏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