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

注意明朝小官人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115,明朝小官人主要描写了生活日常文本文又名:《我家的表哥数不清》李三娘只想要一桩省心的婚姻,没想到杨九郎给了她所有。未婚夫嫌弃李三娘不缠脚,搂着娇滴滴的三寸金莲小娘子私奔了。李三娘一脚蹬开未婚夫,明朝小官人,没...

分章完结31
    着干等也不是事儿。w61p.com“

    李大伯亦道:“没错,二弟,要么你现在去和嫡支划清界限,从此不相往来,要么你就听三娘的!“

    李乙看看一脸笃定的大哥李大伯,再看看跃跃欲试的儿子,最后看向李绮节:“三娘,你真想好了?“

    李绮节点点头,淡笑道:“阿爷不必担心,实在不行,咱们搬到武昌府去好了,那边比县里繁华热闹得多,说不定咱们还能在码头买几间铺子做生意呢!“

    李乙无奈地叹口气:“好,不过你得先答应阿爷一件事。“

    “什么事?阿爷只管说。“

    “如果杨、李两家还是闹起来了,不管咱们搬不搬家,从此以后,你不许再随意踏出家门一步。“

    李乙的话一字一句,说得郑重认真,显然是他在心里想过无数次的。

    李绮节愣了片刻,直直盯着李乙的眼睛。

    李乙的眼神有些躲闪,别开脸,颤声道:“你想清楚了,再回答阿爷。“

    李绮节心里一沉: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她早就明白,因为她幼年丧母,家中没有主妇教导,所以才能无忧无虑,到处闲逛。李乙不忍过多苛责她,也由着她去。但随着她一日一日长大,李乙终将不能容忍她的散漫自由,他希望她能够遵守三从四德,做一个文静乖巧的小娘子。

    李绮节并没觉得有多失望,早在几年前,她就知道自己终将会面临这一天,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总会出现分歧和矛盾,这不奇怪,也不突然。

    因为她自己才是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异类。

    她躬身向李乙行了个全礼,肃容道:“阿爷,女儿答应你,如果事情不能妥善解决,我会老老实实待在家中,再不会随意在外边行走。“

    李大伯、周氏和李子恒几人互望一眼,面面相觑。

    待李乙出门,李子恒扯住李绮节的衣袖:“三娘,阿爷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他是不是生你气了?“

    李绮节淡淡道:“没什么,阿爷只是怕我出事罢了。“

    “喔。“李子恒摸摸后脑勺,“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办?“

    “咱们先回城。“

    “噢。“李子恒点点头,又啊了一声,“回城,可咱们才出城啊?“

    李绮节不说话,兄妹俩一前一后出了李家门,进宝已经把老牛牵到江边饮饱水,正在门前套车。

    一个头戴生纱儒巾、身穿松花色大襟长袖纻纱直裰的少年,在一旁帮他打下手,防止老牛撅蹄子。

    李子恒忙道:“孟表弟,哪能让你做这样的活计!“

    不由分说,上前把孟云晖轻轻推到一边,代替他喂老牛吃草料。

    孟云晖拍拍手,笑道:“无妨,我在家常下地劳作,插秧、锄草、放牛,我都会。“

    几日不见,孟云晖换了一番装束,穿一身纻纱直裰,提前戴起头巾,看起来比从前更显相貌堂堂。别说李子恒,就是李绮节,看他穿着这么体面的衣裳去伺弄老牛,都有些替他心疼——不是心疼孟云晖,是心疼他身上的衣裳。

    一个梳小髻的小童跑到孟云晖身边,抽出一张帕子,拍拍他衣襟下摆上沾上的尘土,“少爷,东西都收拾好了。“

    孟云晖点点头。

    李绮节道:“孟四哥要进城去?“

    孟云晖还未答话,李子恒道:“正好我们也回城,孟表弟和我们一道走吧。“

    孟云晖飞快地瞥了李绮节一眼,见她没反对,笑道:“恭敬不如从命,正想请大表哥顺路捎带我一程。“

    他略顿了顿,“我爹……要去访友,下午回县城。“

    他现在说的爹,应该不是他的生父孟五叔,而是孟举人。

    李绮节走到李子恒身边,压低声音道:“没序过齿,大哥怎么晓得孟四哥年纪比你小?“

    李子恒把袍角塞在腰间,道:“我是元月梅花开的时候生的,他是春社日水芹菜冒尖的时候生的,自然是我年长。“

    一行人收拾妥当,回到瑶江县。

    牛车驶入葫芦巷时,杨家小厮阿满立即迎上前,似是想对李绮节说什么,看到同车的孟云晖,脸色一变,抽身又往回跑了。

    孟云晖低声问李子恒:“刚刚那个是杨家九郎的伴当?“

    李子恒点点头:“孟表弟认得杨九?“

    孟云晖眉头轻皱,随口道:“听说过。“

    到了孟家门口,孟云晖和小厮下车,小厮前去叩门,里面半天没人应声。

    李绮节进门前,见孟云晖和小厮还站在孟家门外傻等,犹豫了半刻,向李子恒道:“孟婶婶可能出门去了,请孟四哥到咱们家坐坐吧。“

    孟娘子当然没有出门,李绮节出门前还听到她在院子里骂丫头。孟云晖独自回家,孟娘子心中有气,多半躲在家中,不让丫头为他开门。

    只能等孟举人回家,孟云晖才能进门。

    李子恒把孟云晖主仆请到李家堂屋稍作,宝珠煮了鸡蛋茶给几人果腹。

    不多时,门外几声叩响,门房打开门,认出来人,招呼道:“表少爷来了。“

    杨天佑神色匆匆,他原本在为李家的事奔忙,听阿满说孟云晖回城,怕他说自己的坏话,这才撂下手上的差事,即刻赶来李家。

    听到堂屋里的说话声,他面色微冷:“孟四在里头?“

    门房道:“间壁没人在家,大少爷请孟四少爷过来说说话。“

    杨天佑冷笑一声,都火烧眉毛了,还有工夫和孟四谈笑风生?他就奇怪李家的院子里怎么会晾着一件秀才的衣裳,果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让孟四赶在前头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是防盗章,大家别买啊,明天20点前会准时替换的。

    ☆、第43章

    杨天佑进了李家堂屋,一眼先溜到孟云晖身上,见他穿着比往日不同,心里更是警钟长鸣。

    另一头,孟云晖正和李子恒说话,余光瞥见杨天佑进门,笑容渐渐凝结在眼角眉梢。

    二人对视一眼,又心照不宣地各自移开眼神。

    杨天佑径直走向李绮节:“我已经派人去武昌府了。“

    李绮节站起身:“有一事想请九表哥帮忙。“

    说着话,朝孟云晖示意,带着杨天佑走出堂屋。

    杨天佑回头看一眼孟云晖,狭长双眸中尽是提防之意。

    孟云晖直视着他略带警告意味的眼神,嘴角含着一抹挑衅的笑容。

    李绮节把李子恒带到院中,桂树下已经支起桌椅板凳,桌上备有笔墨纸张。

    宝珠斟了两杯滚白水送到院子里,吃过茶,李绮节问道:“滩涂那边的二十亩地,表哥预备拿来种什么?“

    杨天佑道:“朱家的债主急着脱手,价格低廉,我买来也是准备再转手的,没打算自己种粮食。“

    李绮节点点头,这和她打听来的消息差不多,杨天佑名下几乎没有任何田产房屋,他是杨家庶子,无权继承家产,这几年基本靠变卖各种产业,赚取其中的差价来盈利。

    “如果我要从表哥把那二十亩地买来,表哥出价多少?“

    杨天佑一怔,“你要把地买回去?“

    李绮节翻开桌上一本账册,翻到最新的一页,写下日期数目,头也不抬道:“放心,不会让表哥吃亏,在商言商,表哥原定的价钱是多少,就是多少。“

    杨天佑看着李绮节头顶上盘起的漆黑发髻,心里颇有些作痒,很想上手捏一下:“你是不是想把田地送给你家那户远亲,然后息事宁人?“

    不等李绮节回答,他道:“若是如此,我直接把田地拱手让给李家就好了。“

    李绮节抬起头,面露诧异,小气磕巴如杨天佑,什么时候变得大方起来了?

    杨天佑眉眼一弯,脸颊边的笑涡若隐若现:“如果能妥善解决杨、李两家的纠纷,不让表妹名声受损,区区二十亩地算得什么。表妹想要什么,只管说,我全都给你。“

    瞳孔里像烧了两团火苗,亮晶晶的。

    李绮节觉得脊背一寒,胳膊上炸起一层鸡皮疙瘩,低下头,合上账本:“无功不受禄,表哥不出价,就算了。我把紧邻的二十亩地买下来也是一样的。“

    杨天佑双眼微微眯起,盯着李绮节看了片刻,知道她不是在说玩笑话,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一亩八两银。“

    “八两?!“

    李绮节一脸讶色,怀疑杨天佑是不是故意压低价格以向她示好。

    元末社会制度败坏,生产力极度低下,唐宋时期的许多技术知识几近失传,以至于田地荒废,民不聊生。自明朝立国以来,朝廷奉行轻傜薄赋的国策,鼓励老百姓们置房办产、开垦土地。县里的人赚了钱钞,多数会攒起来买田置地,潭州府的田亩价格逐年增高。直到嘉靖年间,畏于繁重的徭役,普通老百姓不敢多买田地,田地价格才下跌至一亩五六两。

    眼下,按市价算,山地从一亩一两到一亩七八两的都有,而水田向来供不应求,一亩水田少说也得十两银。

    滩涂的地虽然容易遭到洪水侵蚀,但恰恰是每年的洪水,给沿岸土地带来丰沛的营养物质。潭州府最肥沃的田地,几乎都集中在湖泊周围。江边稻田产的稻米,米粒圆润饱满,品相优美,是湖广地区品质最好的上等稻米。

    杨天佑竟然说一亩上好水田只要八两银?

    大概是李绮节的表情太过震惊,和她平时的模样很不一样,杏眼瞪得圆圆的,少了些冷淡,多了点稚气,杨天佑忽然觉得有些高兴,摸摸鼻尖,哼了一声:“不瞒表妹,出手八两,我也能赚不少。“

    李绮节很快算清数目,心里暗暗估了一下价格,既然八两也能赚不少,那杨天佑买地的时候,价格说不定只有六七两甚至更低,难怪李家会认为他在买地的时候动过手脚了。

    当下议定价格,只缺保人,李绮节让进宝把花相公请到家中,拟定了契书。

    到衙门办理转让文书时,因杨天佑的身份,衙门的差役不敢故意拖拉、勒索,利利索索盖了印戳,只按着规矩收取了税钱。

    下午未时一刻,孟举人骑着一头毛驴,回到葫芦巷。

    孟云晖的小厮一直守在门前,连忙跑回李家,喜道:“官人回来了,少爷,咱们能回去了。“

    孟云晖和李子恒辞别,临出门前,叹了口气,道:“我曾和杨家九郎有些过节,他那人出身不好,性子乖戾,不是个好相与的,大表哥平日里得多留意他的举动,三娘心实,我怕……“

    他话说到一半,似是顾忌着什么,忽然又顿住,没再接着往下说。

    李子恒明白孟云晖话里的未尽之意,笑道:“多谢你提醒,我心里有数。“

    等李绮节和杨天佑从衙门归家,李子恒一把将李绮节拉到房里:“三娘,买地的银两,少说也得一百几十两,那么多钱,你从哪里借来的?还有,杨天佑那小子是不是在哄骗你?“

    李绮节掏出一份契书,递给李子恒看:“那是我的私房钱。“

    契书上除了几名保人的签字,最醒目的,是花相公的私印,上面罗列了许多条款,大致的意思,是花相公的货栈每盈利一文钱,李绮节能十中取三。

    李子恒把契书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又一遍:“你什么时候和花相公合伙做生意了?我怎么不晓得?“

    李绮节抽走契书:“你晓得话,阿爷就晓得了,阿爷晓得了,我还能继续和花相公合作吗?“

    李子恒目瞪口呆,傻愣愣站了半天,喃喃道:“怪不得你总往花家跑,鼓捣出什么新鲜玩意儿,就派人送给花相公……怪不得花娘子明明是长辈,却认你做师傅,怪不得花家逢年过节就往咱们家送礼送吃的,比亲戚家的礼要丰厚得多,花相公还总在阿爷面前夸你……“

    他一连说了一大堆的怪不得,然后猛然一抬头,几步跑到门前,警惕地看看门外四周,又跑回到李绮节身边,做贼似的,压低声道:“你老实跟哥哥说,私房钱攒多少了?“

    李绮节嘻嘻一笑:“无可奉告。反正都存在钱庄里,稳当得很!“

    不待李子恒追问,转身走了。

    李子恒眼看着李绮节走出房门,不由跌足:他还以为妹妹整天无所事事,要么待在家中绣花玩耍,要么出门去县城闲逛,要么回乡下李宅清闲,原来妹妹私底下早已经干出一番大事业了!

    看来,孟表弟的担心是多余的了,杨天佑根本不可能诓骗到三娘,说不定三娘还能从那个吝啬鬼手里占到便宜。

    这倒是李子恒多想了,李绮节根本没想过要占杨天佑的便宜。

    她回到自己房间,将文书地契收好,下楼把杨天佑和李子恒叫到一处,道:“李家嫡支那边,说来说去,分成四派。一派是族老,固执守旧,不会动摇。一派是利益熏心的贪婪之人,想抢回滩涂的二十亩地。一派是年轻气盛的矮辈子弟,被人一煽动,就抄起家伙跟着族老走。剩下的,不过一帮乌合之众,喜欢凑热闹,想趁机浑水摸鱼,不管是杨家还是金家,他们都敢打上门。“

    李子恒还在云里雾里,杨天佑已经看出李绮节的打算,皱眉道:“二十亩田地,用来引诱贪心的族叔一辈和那些想浑水摸鱼的人,剩下两派人怎么解决?“

    李子恒看一眼李绮节,再看一眼杨天佑,挠挠脑袋:“什么几派人?“

    李绮节瞟了大哥一眼,接着道:“年轻子弟交给杨天保,李家嫡支有他交好的同窗,等他明天回县里,让他一个接一个去说服他们。“

    杨天佑一挑眉,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些心疼自己的五表哥。

    “至于那几个族老……“李绮节笑了笑,“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