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宅子中晃一圈儿。502txt.com 美其名曰,替辛夷照顾着宅子,顺便看看她在不在。 实际上,每次去。不过为了打秋风。 无奈,人在屋檐下,辛夷担心她做的太难看,惹得村中长舌妇们再唠闲话。 索性眼不见为净,任由他们去了。 到了田边,汪清直和刘婆婆递上了手帕。辛夷接过将脸上汗擦了擦。 汪清直十分感慨的说:“没想到,连麦子都种不了的地方,竟然能种出这么多金银花来。老夫走遍了大江南北,也没见过这稀罕事儿。” 刘婆婆拆台到:“你当初还说小主子是砸钱,如今改口倒快。” “哎。你这婆子,那时也不也担心小主子收不回本钱么。” 老小孩儿老小孩儿,果真名不虚传,辛夷用手帕掩唇咳嗽一声说:“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这句话不是白说的,爷爷和婆婆不要再争了,你们就当辛夷耍小聪明就行了。” 这话听着有意思,汪清直重复了遍:“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然后,笑着说,“小姐才是真正聪明的人,亏得老头我当初总担心你吃亏。” 太阳慢慢升高,辛夷登上了马车。好久没干体力活,一停下来,酸软无力的困痛感,让她闭上了眼睛。 青松几人,将篮子中的金银花,抬上了牛车。 四人驱着牛车,载着满满的金银花往村里赶。 辛夷特地交代过,金银花尽量不要被压到,要放的宽松点儿。 进了村子,路人灼热的目光,让牛车上的其余三人纷纷挺直了胸膛。 刚开始他们在荒地开垦时,村中非议颇多,还有人笑话他们是傻子。在村民看来,那地方连麦子都种不了,怎么能种金银花。 还有人说,金银花在村里到处长得都是,就算种活了又有什么用。 然而,不管怎么说,当看到他们真的拉了一牛车金银花回去后,大家还是很眼馋的。 有人心里盘算着,清溪那边的土地是不是变肥了,他们是不是在清溪那边开荒试试。 那边地价那么便宜,万一能种粮食了,到时可就发大了。 青松在三个雇工眼中,代表着东家,其中一人说:“小兄弟,咱们东家是什么来历,她怎么懂那么多,真是神了。” 牛车一直在晃,青松偏过头,想了想答道:“我们的东家啊,是一个很好的人,我还没见到她说的事儿错过。所以,只要按照东家的话做就可以了。” 他这么一说,另外三人露出了心有戚戚的神情。 到了门口,四人跳下车,将篮子一个个往院里般。 青松用扫帚将院子打扫干净,又把早就备好的草席铺上,对剩下人说:“你们把金银花倒到席子上,一定要摊开晾晒。要是没下雨的话,晒到后天上午就差不多能收了。” “那收起来后呢,该怎么办?” 青松拍拍手,笑道:“不用担心,到时我会和东家一起过来的。” 清溪那边荒地种了好多亩金银花,花儿还开的不错,上河村人被这个消息鼓动的心生雀跃。 有一件事儿他们最关心,这些金银花能不能像粮食一样,换银钱花。 听说这地是辛家三姑娘,和她祖父母一起拾掇的。 三姑娘是谁?那可是连山神娘娘都看重的人,她做什么事儿肯定有自己的打算。 不乏有人怀着,能赚钱的话,分一杯羹的心思。 甚至。他们想着,这漫山遍野都是金银花,能卖钱的话。直接去路上摘就行了,何必自己辛苦栽种。 将手头事儿忙往后。青松跟三人打了招呼,回了镇上。 比起旁人,辛有财家更不平静,自从知道辛夷在村里买了五亩荒地后,他们心思就活泛了。 五亩地怎么说也得十几两银子,那两间宅子,也得几两银子吧。 她这孩子买了宅子,宁愿给外人住,也不该自己爹娘用,实在太不开窍了。 王氏想到这里。气的心肝疼,她以前怕辛夷不高兴,不太在村子里提辛夷的身世。 如今气不平,每次跟人唠嗑,都要讲自己当初是如何千辛万苦的将辛夷拉扯成人。言谈之中。还不忘说辛夷自打认回去后,就没往家里来过。 待到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王氏又装作心酸的样子,说自己多想这个孩子什么的。 导致的最终结果,辛夷偶尔在上河村露个面,就要被热心的村民找上门,跟她讲做人不能太没良心。 对此。辛夷万分无奈。 王氏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只有旁人站在她这边,她才能顺理成章的上门打秋风。 长安的亲事已经订好了,等到过了农忙就办亲事。听说三丫头弄这几亩地,到时能卖许多银钱,开春后她还一直在做胭脂。 王氏左算右算。心里想的都是,辛夷就这两个哥哥,等到他们结亲,给未来嫂子见面礼总要有的吧。 “孩儿他爹,你说三丫头为啥走了后就不理咱了呢?” 她心里怎么也想不通。要是三丫头还和小时那么乖顺,她还用这么算计干嘛。 不用她开口,三丫头就会主动往家里送钱了。 这个问题,王氏问了不止一次,辛有财每次都敷衍了事。 今日实在是烦了,他硬邦邦的回了句:“不是我说你,以前就告诉你,对三丫头好点儿。你呢,这么多年新衣服都没给她做过几件。孩子心里有怨气,也是难免的。” 他不说还好,话音刚落地,跟捅了马蜂窝一样。 王氏拽着他胳膊,带着哭嗓说:“好你个辛有财,一家子九张嘴,你就赚那么点儿钱,现在倒说起我心狠了。你要是能赚来钱,我会愿意过这苦日子。” 媳妇儿这么一闹腾,辛有财慌忙认错,连连说他们没错,都是三丫头白眼儿狼,太不应该了。 躺着也中枪的辛夷十分无辜,青天白日的打了个大喷嚏。 她抬头望望万里无云的天空,嘀咕道:“谁又在背后说我了,真是的。” 青松跟在后面,听的分明,偷偷一笑。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金光门那边的宅地,或许现在用花园形容更恰当。 青松实在想不到,原本瓦砾满地一片狼藉的地方,在清理完后,竟能改造成这种模样。 小姐当时花钱,雇人在这里做羊圈时,他们还想不通小姐为什么要做亏本生意。 哪怕这块地荒着什么也不做,也比倒贴钱给别人用强啊。 但是等到春天,看到原本草木不生的荒地上,长出了青翠的草芽。 青松这才隐约觉得,小姐似乎有旁的打算。 小姐到了三月份,跟牧羊人解除了雇佣,收回了地,青松这才明白她到底要做什么。 差不多花了六七天时间,辛夷带着他和师傅师娘,将自家院子里花下分出的幼苗,移植了过来。 不能分苗的,他们费心思扦插枝条。 两个多月过去了,移植的花木大部分都活下来了,并且长势喜人。 路过枫落桥时,辛夷顿了下,若有所思的说:“等到我们银子赚多了,出钱把这里修缮下。留着个缺口,万一天黑,有人掉下去就糟了。” 她说完后,没有多做停留,直接离开了。 仿佛自言自语的架势,青松也没有搭话。 当初林然落水那一幕他仍旧心有余悸,倒不是他对林公子感情多深。只是,青松实在忘不了小姐跳水那一瞬间。他心跳骤然停止的感觉。 那样的场景,每回想一次,就会担惊受怕一次。 幸好,没有出现那个万一。小姐和林公子全都平平安安的挺过来了。 那么冷的天,小姐连伤寒都没得,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吧。 后半路上,辛夷一直沉默着。 走过枫落桥,她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林然。 他正月初七离开,到今天整整五个月了,接近一百五十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骗子,辛夷在心里咒着林然。 她一直盼着驿站能送来林然的信,但是等了这么久。她几乎要望穿秋水,始终没有信送到家中。 有时辛夷会埋怨林然说话不算话,有时又担忧着,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儿,所以才不往她这儿送信。 没有手机没有电话的年代。两个人相隔千里,除了不靠谱的通信,没有更好的方式。 胡思乱想时,辛夷甚至会猜,是不是林然已经寄过信给她了,只是在路上丢了。 毕竟,这里没有那么多邮局。靠的不过是来往路人捎带。 不知不觉,又想到了林然,辛夷猛地摇摇头,将他影像驱除了脑海。 想那么多也不用,她要努力赚钱,等林然回来。一定要擦亮眼睛,看看她这个新晋升的土豪。 郁郁苍苍的花园出现在眼前,篱笆外面,种了十几棵杨树苗,如今欣欣向荣。全都活了下来。 花园旁边搭了间简易的小屋子,这是辛夷特地请来的人,帮忙照看园子。 花儿娇贵,若是照顾不周,或者被人攀折了,损失就大了。 雇一个人也花不了多钱钱,她不缺这点儿。 跟看门的青伯打了个招呼后,辛夷跟青松穿过篱笆,走到了花圃中央。 小径清净整洁,能看出青伯平时照顾的很周到。 昨日刚看了五亩长势喜人的忍冬,今日再看到这一园子花木,辛夷的心情十分愉悦。 也许花木多了,鸟儿也进驻在园中,在暮春时节叫的格外欢畅。 辛夷走过及膝高的蔷薇,用手拍了拍叶子说:“蔷薇长得不错,今年兴许就能开了。海棠明年也差不多了,真想快点儿看到花香满园的景色。” 她嘴角噙着笑,明媚动人。 青松此时已经拿起剪刀,修剪起花株上多余的枝杈。在听了辛夷的话后,由衷的接到:“也就小姐有这份儿七窍玲珑的心思,像我们这么样的粗人,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出。” 任谁被恭维都会心生喜悦,辛夷哈哈一笑,扯下了一片叶子放在鼻尖嗅了下,神秘的说:“那你能猜出来,我下一步要做什么呢?” “下一步?”青松手下的剪刀停了下,然后试探着说,“等花园里的花开后,拿来做胭脂?” 现在,青松对辛夷做胭脂一事,已经见怪不怪了。 虽然不知道她小小年纪,从哪儿学的手艺,他对于辛夷的本事仍旧十分叹服。 在辛夷指导下,他现在也能做些简单的胭脂了。 一个大男人做胭脂,青松却不丝毫不觉得受了委屈。 这么久来,一直吃辛夷的喝辛夷的,即使辛夷发话让他绣花,他都不会拒绝。 听了青松的话,辛夷故作深沉的说:“孺子可教也,不过,我还有一个打算,你能猜出来么。” 青松低下头想了很久,这才抬头老老实实的回答:“想不出来,还请小姐明示。” “嗡嗡嗡,想到了么?等到花开的时候,我们就在这里,这里,放上几排蜂箱。”辛夷穿着花团锦簇的襦裙,在绿叶中旋转着,好似一只美丽的蝴蝶。 她模仿蜜蜂的行为,惹得青松低下头,闷声笑了起来。 辛夷扯了下嘴角,停下幼稚的行为,翻了个白眼说:”很好笑么,哼。“ ”不是,咳,想到将来有蜂蜜吃了,所以开心。“ 跟辛夷待久了,连青松都学会了睁着眼说瞎话。 不过,他打心底里佩服着小姐。种花做胭脂,还不忘养蜂采蜜,他突然想起小姐让他做掌柜的事儿了。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他做掌柜,也不不可能的事。 小姐的胭脂越做越好,前些日子,县里都有人来问价了。 王记胭脂铺,在镇上已经成了生意最红火的店铺,羡煞同行。 青松仰视着站在树荫下歇息的辛夷,这一切,全都靠着她一双巧手,和聪慧的脑袋。 他家小姐,真的不是一般人呢。 ps: 这个月结束了!谢谢绯玲的打赏~ 呜呜,差一块钱,这个月就有40块打赏拉~~有木有人打赏呐,求订阅,打滚ing ☆、第一百六十章 突然到来的士卒 浓淡绿叶映日光。 辛夷推开轩窗,眺望着外面的风景。 清风吹拂,宣纸掀起一角, 、她用青石雕成的纸镇将宣纸压住。 研磨好的墨汁,在一旁放着,辛夷提起笔,眉头微蹙悬笔难绝。 良久,她才写了十二个字。 “春将归去,与汝同车,低声细语。” 坚持练字近一年,辛夷丑陋的字终于得到拯救,至少能用娟秀来形容。 当然,谈不上名家风骨。 连欢姐儿都嫌她字丑,辛夷想到这里,练字的决心更加坚定。 等林然回来,一定会感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怎么又想起他了,辛夷看着宣纸上的字,脸颊一烫,昭然若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