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96之我的国企生涯

【权谋+官场】九六年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国企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内部有着巨大的矛盾,以及伴随权力的金钱与美色。关志远从国企小科员做起,置身其中,带领国企重新扬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概不负责。

第38章
    说厂子里现在的这些人没有能力吧,其实也不能这么算,他们的能力不一样。如果说生产的现场管理和生产现场布局,在工厂里一大堆人都懂,即使不懂理论的放在现场干一样干的非常不错。

    你说销售吧,好多人可能不懂销售这些理论,但是实际干绝对比关志远强。至少他们都是能说会道,会来事,能抓住机会,无孔不入的人。

    但这个企业缺的就是关志远这种有着开阔的视野,缜密的思维和新式管理方式思维的人,缺的是不墨守成规的人,而作为刚刚毕业两天的自己,恰恰具备这几点。

    考核方案很难吗?其实不难。

    很复杂嘛?不复杂。

    最起码那个公式大家一看都明白,至少每个车间的统计和主任都很明白。

    难就难在这个公式背后所代表的一个个步骤,包括库房盘点三年查账和三年数据对比,它的核算的基础才是最难的,难点是大量的工作,还有清晰的步骤。这是一般人不具备的,尤其是在国营企业,没有人愿意沉下心两个月来做这些大量的基础工作,最后还不落好。

    当然,可能也有不少人具备这些,但真正敢这么干的,没有。

    这时陈金霞走到五层到六层中间的转弯地方,看到关志远,喊道:“小关,食堂绿豆汤煮好了,给你打不打?”

    “当然打了,姐,你们那边儿空壶腾出来就行了。”

    “小关真好。”陈金霞笑嘻嘻的回去了。

    关志远从屋里提了一只空暖瓶,到楼下的办公室又提了两个暖瓶慢悠悠下楼向食堂走过去。而办公楼里面也有人不断的出来去食堂。

    国营企业的大食堂到大夏天的时候,只要不是阴天下雨,基本上都会煮一点绿豆汤,防止大家中暑。

    一共三个暖瓶,自己办公室的暖瓶让他们特意多加了一点儿白糖。

    回到办公楼下将自己办公室的暖瓶放在办公楼旁边的台阶上,提着另外两个暖瓶给送到办公室,然后就回到楼下提着暖瓶向工具车间溜达过去。

    走出100多米,直接进了工具车间,车间里虽然有强力的电风扇吹着,但依旧很热,一个个员工即使是女员工都汗流浃背。

    “小关来啦。”工具车间的调度抬手打个招呼。

    关志远抬起手里的暖瓶示意一下:“打了点儿绿豆汤,给广元带过来。”

    “你这哥们儿才是好哥们儿。”

    不远处的广元将磨床停机,扯着嗓子问道:“加白糖没有?”

    “加了。”

    “走,抽烟去。”

    两个人都是一个初中毕业的,但张广元比他晚一届,在来五一八之前两人只是看着脸熟。关志远调到办公室后,为了制定考核方案,大量走访一线员工了解实际情况。

    可以说当时非常难,毕竟谁也不认识,而且都是询问一些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看法,一般人都不愿意说,尤其是和陌生人说这些。

    还有许多人态度很不好,说话时的脸上的表情就好像刻着字,你以为你是谁啊?你他妈怎么这么多事?

    只有张广元和李东两个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非常诚恳的向他详细解释这中间的弯弯绕,甚至起草的方案也是先让两个人看过之后才向上提交的。

    那一个多月很艰难,直到六月初机加工车间、精加工车间、新产品车间、成品车间四个车间签订方案,尤其是在签订过程中四个车间使尽浑身解数,但方案一个字没改,这向各个车间统计、调度、车间主任副主任完美展现了关志远的能力,他们在车间见到关志远这才都客客气气的。这一点变化影响许多员工的同时,方案的签订也让许多一开始觉得关志远故弄玄虚的员工,认识到这是一个真干实事的人,也由此赢得了一些尊重,情况才好转许多。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